论李大钊对中国图书馆学的贡献——以1919年《演说辞》为中心

2010-08-15 00:48范逸清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李大钊图书馆

范逸清

(苏州图书馆 研究部,江苏 苏州 215002)

李大钊集学者、职业革命家于一身,把学问、生命和国运民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仅在从事实际革命活动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上筚路蓝缕、开启未来,也在图书馆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就,其真知灼见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1918年1月,应蔡元培之邀,李大钊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适逢受苏俄十月革命之影响,李大钊参加《新青年》编辑部工作;其后,在1919年“五四”运动中,为使北大图书馆成为进步青年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活动舞台,在“深研政理”、“求达于真理”的同时,李大钊思考着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和意义。他的《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演说辞》)就是一篇语言平实、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的图书馆学经典文献,对创立中国20世纪图书馆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李大钊在《演说辞》中指出:“图书馆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和社会教育更有关系”;“想教育发展,一定要使全国人民不论何时何地都有研究学问的机会”,“想达到这种完美的教育方针,不是依赖图书馆不可”。[1]23这仅依靠过去那种限于保存书籍的藏书楼是不行的。20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图书馆建设正处于初创期,一些留学欧美日的学者在考察国外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时,惊异于西方社会经济的发达,科技教育的先进,在他们看来,“国民知识之进步”,受教育程度之高,人才之众多,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如中国第一位留美学习图书馆学的图书馆学家沈祖荣在归国演讲中,对图书馆的社会性、全民性与公益性及与教育的关系作了有说服力的表述:“查美国教育如此发达,而犹不能使尽人入校受业,……惟图书馆则职业余暇,皆可随意诵习。是可知教育普及问题,非图书馆不足以竟全功。”[2]19

这种认识,曾负笈日本的李大钊深有感触。李大钊“致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的殷汝耕,请他代为了解该校图书馆管理情况,请赴英留学生刘复了解英国图书馆管理方法,请留学美国的袁同礼了解美国大学图书馆,成立图书馆协会……该会的宗旨是图谋北京各图书馆之协助互益,主要活动为图书互借和互换出版物……”[3]62由此可见,李大钊对于掌握日本、英国和美国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尤其重视,为的是将国外建设图书馆的新理念引入中国。

李大钊任北大图书馆主任间,认为当务之急是普及民众的新文化,于是参加《新青年》编辑部,投入新文化运动,编辑进步图书,如《新时代丛书》。编此丛书之目的是让许多无条件进学校读书或连自习时间都没有的普通民众得益于知识的传递。他在《〈新时代丛书〉编辑缘起》中提到三点,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经济。李大钊说:“想节省读书界的时间与经济。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不但进学校读书的权利不是人人都有,就连看点自修书的时间和经济,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这个丛书的又一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一般读者,只费最短的时间和最少的代价,去得较高的常识和各科学的门径。”[4]363这个贴近现实的思考实际是想使这一丛书起到推荐阅读的作用,节省读者的时间和经济,缩短受教育以及获取知识途径的贫富差距,这是将现代图书馆从形式向内容的进一步延伸,以充分达到其社会教育功能。

李大钊还提出建立新思想研究专题阅览室的设想。经与蔡元培校长商榷,将北大西斋宿舍的两间宽敞屋子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学术的“亢慕义斋”。崇尚社会主义新思想的读者在这里聚集,李大钊提升现代图书馆事业,将图书馆学的内涵延伸到哲学范畴的道义,即“道德与义理”[5]243。他一面引进图书馆新理念,一面救济贫困的学生读者,将每月的一百二十元薪水,多一半接济贫寒的学生。他以图书馆主任的身份与青年读者接近,似师生又如兄弟。其长子李葆华曾在回忆录里写到:“父亲关心青年,青年也乐意和他接近。他每月有一百二十元的薪水,多一半接济了贫寒学生。父亲比周围的学生也就年长七八岁,一见到小兄弟们奋发向上,很高兴并给予鼓励,大家都把他当作老大哥看待。”[6]206他在培养学生读者阅读志向时提出:“以破坏与创造,征服与奋斗为青年专擅之场,厚青年之修养,畅青年之精神,壮青年之意志,砺青年之气节,鼓舞青年中华之运动,培植青春中华之根基。”[7]181这足以说明李大钊不仅将图书馆优秀书籍编为《新时代丛书》等推荐给读者,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读者担负了重大的教育责任。

二、教育改革与图书馆管理方式变革

李大钊认为,教育改革和图书馆管理方式改革要同步进行。比如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要添设“图书馆专科”,使管理图书馆者都具有图书馆教育的知识。他:“图书馆的历史,在中国和西洋,都是很久。老子曾经当过柱下史,这就是现在管理图书馆的人。可是古代图书馆和现在的性质完全不同,古代图书馆不过是藏书的地方,管理员不过是守书的人。他们不叫书籍损失,就算尽了他们的职务。现在图书馆是研究室,管理员不仅只保存书籍,还要使各种书籍发生很大的效用,所以含有教育的性质。……图书馆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和社会教育更有关系。贵校是研究教育的,所以我希望贵校添设图书馆专科,或是简易的传习所,使管理图书的都有图书馆教育的知识。……这是关系中国图书馆前途的事情,也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前途的事情,请诸位注意。”[8]132他提出现代管理员不应仅做个守书人的角色,而是要提高到会做分析、会教育的程度,体现图书馆与教育的密切相关。

李大钊还提出图书馆应分为社会和学校两种:“图书馆有两种:一是社会的,一是学校的。社会图书馆的对象是社会一般人民;学校图书馆的对象是学生。”[8]132他认为图书馆不能仅限于“保存书籍”或成为“藏书的地方”,而是“要使各种书籍发生很大效用”,一言以蔽之:“图书馆是研究室”。他引进现代图书馆理念,根本区别于古代藏书楼之观念——书不仅为藏也是为用,后来人们便称其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他的图书馆管理与教育同步改革的理念至今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仍有显著体现:“要配合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9]43事实上,李大钊其时得到蔡元培校长的支持,在北大图书馆倡言研究、推进学术,在改革图书管理与教育方面开风气之先,并身体力行。在此同时,他撰写了许多研究论文、讲演、报告作为研究成果,其思想、睿智、研究方法至今仍不失其价值,成为学界的榜样。

李大钊的重视学术、强调研究的主张与北大“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并行不悖,它必然动摇旧学根基,也必然随之引发学校教育和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改革。学校教育改革必然推动图书馆管理方式的改革,要求图书馆馆藏有完备的参考书。正如李大钊在《演说辞》中指出:“现在图书馆已经不是藏书的地方,而为教育的机关,所以和教授法有密切关系。教授法若是变更,那么图书馆也不能不变。以前旧教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现在不满意这种制度,在教科书和讲室以外,还由教师指出许多参考书作学生自学的材料。按这种新教授法去实行,若没有完备的图书馆藏了许多参考书,决不能发生效果。”[8]132

三、图书馆专业队伍培养

李大钊在《演讲辞》中反复强调,图书馆和教育、社会教育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它对普遍提高全民族文化水平、教育水平、研究水平如此重要,“要使全国人民不论何时何地都有研究学问的机会”。[8]132面对这样一种普遍性、迫切性、全民性的社会需要,那么设置专门的图书教学研究机构及人才培养机构的任务就提到日程上了。李大钊提出添设“图书馆专科”,利用假期“办一个图书馆教育传习所”,以培养和训练图书馆专业管理人员为主要任务,“使管理图书的都有图书馆教育知识”,这确是很有远见卓识的考虑。他再三强调,此举“是关系中国图书馆前途的事情,也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前途的事情。请诸位注意。”[8]132

在对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李大钊借鉴美国等先进国家的培养理念和方法。李大钊在《美国图书馆员之训练》一文中例举美国图书馆对馆员的训练,大体分为四类:“各校的课程略有出入,但归结为四大类,甲、行政类:包括图书馆行政立法,图书馆运动、借书课、研究室等。乙、技术类包括分类索引字母顺序及书类整理等。丙题解类。参考事务(政府文书)、图书馆史、印刷术史、外国语、商业题解、国民题解、问题题解等。丁、批评类。小说鉴别、儿童文字[学]、盲人用书、书籍选择与注释。戊、杂类。时行问题、图书馆界的调查、打字术、实习与参观。此外,还有图书馆讲演会及谈话会及师范学校内的训练等办法等。”[10]336李大钊重视借鉴美国图书馆对馆员培养的做法,把古代以守书为主要职责的管理员角色提高到一个从事现代图书馆管理和研究的高度。所以,图书馆界称李大钊为“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是名符其实的。

李大钊《演讲辞》发表至今将近一个世纪,中国社会以及图书馆事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继承和发扬人类先进文化,促进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以裨益社会、造福人类成为现代图书馆的责任。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从初创、启蒙走向发展,李大钊居功至伟、影响深远。他曾呼吁,“劳工聚集的地方,必须有适当的图书馆、报社,专供工人休息时间阅览”[11]25。他将图书馆读者对象由学生扩展到社会平民,将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推及到社会图书馆,这对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质来说,是真正有益的思考。

[1]李大钊.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M]//中国图书馆学会.百年文萃:空谷余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2]沈祖荣.在报界俱乐部演说图书馆事业[M]//中国图书馆学会.百年文萃:空谷余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

[3]焦青.李大钊对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影响[J].兰台世界,2006(2).

[4]李大钊.《新时代丛书》编辑缘起[M]//李大钊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金炳华.哲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6]李葆华.怀念父亲李大钊[M]//我的父辈与北京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李大钊.《晨钟》之使命——青春中华之创造[M]//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8]李大钊.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图书馆二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辞[M]//李大钊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马启花.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

[10]李大钊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李彦芝,刘士霞,宋向伟.论李大钊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卓越贡献[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8,17(5).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李大钊图书馆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寂寞与喧嚣:当代图书馆学研究现状剖析
中国图书馆学之当下:反思与瞻望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