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玲
(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PBL 教学法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丁新玲
(赤峰学院医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具体问题查阅资料、组织讨论,最终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学生多元认知和整体思维能力,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同时能促使学生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组织表达能力;PBL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它符合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和现代教育改革的理念,是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PBL;人体解剖学;教学法
PBL(Poblem-BsedLearning)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o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创立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1].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因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欧美及澳洲等国80%以上的医学院采用这一模式,教学效果良好.我国最早是由上海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在1986年引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这一模式的学校越来越多,如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等[2].目前,国内高校的部分专业的教学均采用PBL教学方法,并且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借鉴其他学科的PBL教学经验,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情况,对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尝试,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向PBL教学方法过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医学的要求也急剧提升,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界的当务之急.“高等医学教学一直沿袭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1].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对旧的医学教育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更快而全面地获取知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改善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其中包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精神、坚定的信仰和意志,以及充满人本关怀的人文素养,等等,是医学教育界首要关注的焦点.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在目前课时较少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掌握足够的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就不得不针对培养学生如何联系临床的需要而对人体解剖学的教法进行创新,使人体解剖学真正成为临床的基础.根据21世纪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和人体解剖学的课程特点,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进PBL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人体解剖学运用PBL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PBL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自觉性和责任心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这种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学习只能跟随老师的思路为学知识而学习,不能发挥学生的探索性和主动性,也不能提高他们的责任心;而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学生通过讨论、查资料等多种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和高度的责任心.
2.2 P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多元认知和整体思维能力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来组织学生学习的,它要求学生通过或围绕问题进行学习,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培养综合思考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引导;而且解决问题的途径打破了学科界限,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探索、解决,不但获得了多样知识,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培养整体思维的过程[3],整体思维能力是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必备的条件,防止以后面对患者时,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误区.
2.3 PBL教学法能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精神
PBL教学法是课程开始老师就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兴趣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参与和探索,学生要经过对知识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及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通过多种思维和认知方式才能获得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学生逐步获得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3].
以往的教学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学习个体,学生对课堂传授内容的掌握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学生之间无协作学习的必要性.然而医学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过程,既强调良好的基本技能训练又强调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技能训练需要2人以上配合方能完成.如外科的手术,急诊科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病人等等都要至少3人合作才能完成.PBL教学方法授课的情况下,小组学习是主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以学生小组为单位10-13人1组进行小组学习,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后,学生相互切磋学习,各抒己见,最终给出一个经讨论后的答案,然后教师更正和讲解错误或者不规范的原因或者要点.通过上述教学互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学习理念,并且有助于学生建立协作共事的关系.
2.4 PBL教学法能使学生灵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组织表达能力
2.4.1 PBL教学以“问题”为核心,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必须围绕问题的解决来展开,同时实现新知识的建构.而解决解剖学问题的方法途径不会是单一的、纯专业的,而是涵盖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人类在几万年进化过程中各器官、形态功能的变化,现如今人体的正常和异常现象,也包括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过程等等,这种学习情景要求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体、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源,同时还要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现状和最新进展,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娴熟的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有效打通学科之间的自我封闭,实现知识的充分整合,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
2.4.2 在PBL教学实施中,“解决问题”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问题最终的结论显得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在围绕“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解决问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外,还必须掌握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阐述清晰透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组织表达能力.
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问题本身不但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要贴近生活又要联系临床,要求任课教师在备课阶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出若干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学生提出,同时寓教于乐,控制好课堂节奏,所以备课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查阅相关教材、文献等,来充分解决课上讨论不一致的难点.最后教师对本节重点和学生回答模糊的问题作出小结.下面以学习体循环的静脉这一节粗略谈之.
3.1 授课前提出问题“静脉与动脉相比,由于结构、功能、血流方向不同,具备哪些特点?”要求学生根据所提问题充分预习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后,课上分组进行讨论,在带着这个问题学习的同时又回顾了以前学过的动脉的特点,对学知识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3.2 授课过程中对学生也有较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准备资料开始,就要复习旧的知识结合提纲、病例去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与其他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得出最佳结论.学生应用了学过的知识,参与讨论的热情倍增,学习的主体性被很好的调动起来.所以静脉的特点基本得出至少六个特点,进而可以在课上提出问题“临床上根据静脉特点有什么应用”?贴近生活又联系临床的问题医学生很快产生共鸣,在讨论后都产生了表达的愿望,积极的谈了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使知识由抽象为形象,由枯燥为生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信息传授的效率和品质,增强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力.
3.3 最后教师针对焦点问题,理解不到位、模糊不清的问题,因势利导,归纳总结,得出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课后可以提出问题“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什么很多人缠着绑腿”?应用本节内容拓展知识面,把所学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实际现象,打破医学生根深蒂固“理论永远是理论,实践永远是实践”的思想误区.其次,课下学生也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思考、参与讨论和信息回馈,从而实现师生互动,发挥教学中师生的双主体性.
第一,我国在校医学专业的学生几乎全部是来自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升入大学后课程内容及所需思维方式与中学时相差较大,而且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交流合作与搜寻资料和过滤信息的能力,又要把跨学科知识整合运用,对于医学的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第二,医学知识博大精深,PBL教学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的知识体系与结构,突然转变方式为灵活教授,这需要一套完备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4].授课之前师生双方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搜寻资料,容易脱离教材重心,因此,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授人以渔”显得十分重要,PBL的教学法在这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第三,PBL课程的内容含量少于传统课程,在有限的时间内覆盖的知识量、信息量少.
当今社会,一般书架型、工匠型的人才已经不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则更适应时代的激烈竞争.所以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向以学生学习、强化个体实践、增强信息交流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PBL的广泛应用可以促进这一教育改革思想的真正实现. PBL教学法在解剖学教学过程当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学生的自学、分析以及自身终身教育的能力,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要手段.因此,引进并实施多种形式的PBL模式是必然的趋势.PBL教学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将提高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素质教育融于一体的极其有效的途径,是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可靠手段.
〔1〕汪雪兰,朱小南.中国式课堂PBL的实践与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13-16.
〔2〕朱月春,况英敏.PBL教学法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13.
〔3〕崔炳权,等.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7-8.
〔4〕刘杨,樊鑫.浅谈中国医学教育中的PBL教学模式[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3-35.
G642.4
A
1673-260X(2010)11-02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