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统战若干问题思考

2010-08-15 00:48倪晓林
滁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弘扬民族

倪晓林

(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文化统战若干问题思考

倪晓林

(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加强文化统战研究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新特点的需要。文化统战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创新。新时期加强文化统战工作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努力挖掘和弘扬民族团结文化,积极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文化,积极倡导和发展阶层和谐文化,并正确引导宗教和睦文化,积极建设和发展海内外联谊文化。

文化统战;创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具有新时代的很多新特点。研究文化统战,正是为探索新形势下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一、文化统战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进一步创新

文化统战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统战是指基于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理念结构体系,利用文化的功能或相同或相似的文化理念,促使一定的社会力量形成有机的整体联盟,来促进共同利益目标实现的一种统战手段[1]。文化统战更是利用先进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纽带功能团结人、塑造人、教育人、鼓舞人,推进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文化统战作为文化传播与文化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重和谐、讲协商、尚兼容、谋创新、求实效的独特表现形式和鲜明特色,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对新世纪新阶段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二、加强文化统战工作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新特点的需要

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任务、新问题,具有很多时代的新特点:

其一是空前的广泛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在我国不断出现,统战工作的对象也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一国两制”的实施,团结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统一战线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其二是巨大的包容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起来,求同存异,共同奋斗,统一战线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其三是鲜明的多样性。社会各方面成员在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呈现出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利益要求,选择性、自主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多样性。

其四是显著的社会性。统一战线由政治领域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由大城市拓展到中小城市,由公有制单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单位,参与统战工作的部门和组织日益增多,统一战线具有显著的社会性。

其五是很强的知识性。当今我们正在信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传播手段越来越现代化。统一战线工作要掌握大量的信息和丰富的知识,否则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统一战线有很强的知识性。

新时期统战工作的这些新特点,要求我们创新统战工作的方式方法,以适应这些新特点的需要。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文化统战,正是为适应这些新特点进行统战工作方法的创新。即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其合理的、进步的思想内核、传统美德、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等等,使文化转化为社会主体的精神力量,成为维系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从而进一步推动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

三、新时期文化统战的主要内容

新时期的文化统战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至少有以下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一)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新时期的文化统战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汇集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二)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历史的认知及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渗透并作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每个中华儿女内心都怀抱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与敬意”,以至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国度里,都能转化为一种炽烈的爱国情怀,正是由于这种挚爱之心,促使每个中国人都对今天的中华民族充满了豪迈的信心。我们统一战线工作要抓住这根筋,把好这个脉,用好这份情,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融于统战工作之中,不断推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的顺利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文化重人伦,重道德,尊君重民的民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团结人、培养人、尊重人、引导人的统战理念,不断强化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的优势,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主张自强不息、勤奋刻苦、刚健有为、鞠躬尽瘁的拼搏精神,发挥统战整合社会力量的作用,动员和组织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的成员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为建设强盛、富裕、现代化的祖国贡献力量。

第三,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引导各阶层人士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分裂祖国行为,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

第四,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和合”思想,实现统战工作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各界的和谐,形成最广泛的团结工作局面。

第五、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尊重、博爱、诚信、包容的道德精神,正确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等等,求同存异,以正视、承认并尊重差别存在为前提,进而通过不同要素的不同力量之间的整合,实现社会各界、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与合作,实现统一战线整合社会、巩固基础、扩大参与、促进民主、强化协商、建设文明的执政方略。特别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日益成为我国社会中一支有活力的力量,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爱国、敬业、诚信、守法、贡献、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三)努力挖掘和弘扬民族团结文化

民族团结文化是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各族人民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准则[3]。我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直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动力,也是我们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民族团结文化则是文化统战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把挖掘和弘扬民族团结文化作为文化统战的核心任务。具体做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抓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常识,宣传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政治形势。二是抓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的开展。坚持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为载体,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团结文化的优良传统。三是挖掘宣传历史民族英雄人物,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文化的亲和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四是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推进优秀民族文化产品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

(四)积极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文化

多党合作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国各民主党派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党派文化的主旋律。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努力。中国共产党要从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高度来做好文化统战工作,营造宽松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真正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做统战工作的“大统战”格局。

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目标是追求“和”,并讲究“和而不同”。继承和发扬多党合作文化应该做到:一是“求同”“存异”。由于我国民主党派是独立的政党,因此,这种“同”主要是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同,而不是组织上的同;又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性质不同,这种“同”主要是志同道合、共同奋斗,而不是性质和职能上的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就是要在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上,在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奋斗目标上求同和趋同,而在性质、特点和职能的作用上存异。如果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有同无异,就没有必要合作,也没有存在的价值,也就不会有趋同的问题。各民主党派之间要在政治方向、履行职能上求同和趋同,而在组织发展、成员构成和自身特色上存异。二是要从“政治协商建言者、国家政权参加者、和谐有序监督者、社会发展推动者、政治交接实践者”五个方面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三是要组织广大成员,尤其是从事科教文卫、新闻出版等文化领域工作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明确文化统战对于建立统战文化,建设国家软实力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文化统战的推动者,为进一步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五)积极倡导和发展阶层和谐文化

阶层和谐文化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中新社会阶层不断涌现愈加值得关注的重大课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各阶层人士对正确处理互相间关系、以及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共识十分重要。各阶层人士应当根据“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树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谅互让、互帮互助、诚信友爱的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守法、公平竞争、勤劳致富、富而思进,自觉承担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努力营造全社会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活力、稳定有序的和谐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六)正确引导宗教和睦文化

宗教和睦文化是在宗教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为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所接受的,对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的认知和行为准则[3]。宗教和睦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开展文化统战的重要工具。

正确引导宗教和睦文化。一是要大力弘扬爱国爱教的传统。二是要充分挖掘和弘扬宗教道德中的积极理念,如宗教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淡泊名利等弃恶扬善内容。三是发挥宗教文化对信教群众的心理慰藉、稳定情绪等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四是引导宗教组织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益、慈善活动。五是研究和发掘融入宗教中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文学、哲学、医学等优秀成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当然,不可否认,宗教中也有很多腐朽的、糟粕的东西。肯定宗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宗教,而是要正确引导宗教文化,使已经存在的宗教,更好地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服务。

(七)积极建设和发展海内外联谊文化

海内外联谊文化是在港澳台和海外统战工作的实践中形成的,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所接受的,对祖国、对故乡的认知和情感[3]。世界上有5000多万海外华侨,3000多万港、澳、台同胞,都是炎黄子孙,他们“根”在中华,与祖国人民血脉相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联盟。过去30年中,华侨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许多人都“逃离”大陆。而今,大多数华侨开始承认,中国领导人在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他们自然就对北京产生了某种自豪感,许多人已经回过头访问这个“新”中国。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一谈到孔孟老庄、“四大发明”、京剧等,便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自豪;一谈到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国功夫,他们便为祖国的壮美和神秘津津乐道。建设发展海内外联谊文化,要以“大一统”精神支柱为依托,以“根”文化为桥梁,一是要广泛团结联系。只要是爱国者,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要团结起来,为祖国统一服务。二是要增强感情认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虽然远离祖国,但他们对同祖、同宗、同文的认同根深蒂固。增强他们对同祖、同宗、同文、同缘的认同,能更好地推进祖国的完全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三是要“请进来、走出去”地开展海内外联谊活动,不断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熊必军.关于文化统战的几点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3]余姚市统战文化网[EB/OL].http://www.tzb.yy.gov.cn/.

G05

:A

:1673-1794(2010)04-0033-03

倪晓林(1958-),男,滁州学院机关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生产力等。

2010-04-28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弘扬民族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我们的民族
民族团结之歌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