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与经验

2010-08-15 00:52:47黄礼彬曾学龙林细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形势广东政策

黄礼彬,曾学龙,林细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

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与经验

黄礼彬,曾学龙,林细莲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广东 广州510225)

文章通过总结广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中教学管理规范、内容丰富、组织形式灵活、师资来源广泛等特点,指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确立和坚持课程的必修课地位、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和领导的参与垂范等。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提出加大检查与指导力度、切实推进特约报告员进高校,加强专兼师资队伍培训等建议。

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1]。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受政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受国外各种思潮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引导也更加重要。自1987年原国家教委明文决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中设置《形势与政策教育课》以来,广东高校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落实该项政策,在近三十年的教学和探索中,形成了一套可操性强,教育效果显著的课程建设办法。根据课题组成员于2010年1月至5月对广东省近四十所高校进行的调研,总结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和经验如下:

1 广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

1.1 教学管理规范

在接受调研的近40所高校中,除极个别的高校外,几乎所有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设置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并且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下称“13号文”)要求,将《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列入各专业学生的每一学期教学计划中,编入课表,明确学分,全校性统一学生的课程考核方式,将该课程成绩列入学生毕业成绩表中。

在学分安排上,除极个别本科学校存在本科生只计1个学分外,几乎所有接受调查的高校均按本科生2个学分,专科生1个学分进行安排。在课程教学备课组织形式上,绝大多数的高校表示根据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教学要点,采用集体备课,分散教学的组织方式。在教学工作量计算方面,多数高校由于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减轻了大部分任课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而且由于采用大班教学已经相应提高了教学工作量的计算系数,因此没有采用特别的工作量计算办法,而是采用与其他课程相同的工作量计算方法,只是适当给予集体备课中的原始备课人一定的额外补助。在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方面,几乎所有接受调研的高校均表示通过网上评教、成立督导小组、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其他课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被调查高校基本均采用考试与专题作业论文相结合,而且多数高校的课程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 (个别高校采用“网考”),学生的考试成绩普遍达到优良档次。而在课程成绩的登记上,分学期记录和毕业前一次性记入学生毕业成绩表的高校几乎各占一半。从上述多个课程管理环节可以看出,广东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管理比较规范。

1.2 教学内容丰富

在被调研的多数高校中,《形势与政策教育》授课内容除了根据教育部每年两期教学要点和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及《时事》VCD等辅导资料进行安排外,还结合本地或者高校自身热点或特色,组织具有本地和高校自身特色的教学内容。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廖仲恺的精神”专题,嘉应学院的“梅州社会经济与客家文化”专题,广州美术学院等多个高校的“广州亚运”专题,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容桂之路,中国发展镇域经验”专题,等等。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既是“13号文”的精神要求,也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的必然之义。在接受调研的各高校相关部门领导和教师中,大家往往认为:这些富有地方和高校特色的专题,因紧扣地方和单位实际、针对性强、内容形象而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大学生学习相关专题时积极性比一些常规内容更高,师生教育和学习的实际效果也更加显著。

1.3 组织形式灵活

在调研中发现,广东各高校基本上将课程交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统一负责教学组织,由教务处和学生所在院系党总支(分党委)配合。各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基本均采用多媒体专题报告,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党团组织生活、专题班会、专题座谈会、热点问题辩论、观看录像或影片、校内电视或广播等形式进行。也有如华南师范大学的“两课在线”,南华工商学院“形势与政策”专网,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专栏”等网上教学,高校在教学中采用宣传栏协助教学等形式。此外,有些高校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教育,进行校内理论教育和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总的看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高校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而丰富生动的教学组织方式也让学生有了更多更好的学习选择,让学生在互教、互助、互学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形势与政策专题内容。

1.4 师资来源广泛

当前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虽然都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负责,但实际参与教学的教师来源却非常广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和院系辅导员、党务部门学生工作者成了这门课程师资队伍的主要力量,学校和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业高层、社会各条战线先进典型成了课程师资的特约报告员[2]。事实上,特约报告员成了这个课程师资队伍的关键补充。通过笔者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各类特约报告员参与《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非常欢迎,也对特约报告员寄予比其他老师更高的期望。笔者调查发现,大学生特别喜欢特约报告员的原因在于:(1)他们是政策的直接制定者、研究者或者执行者,解释和宣讲形势与政策最有权威;(2)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责任决定他们有条件更多、更全面地收集信息,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也将更全面准确。甚至特约报告员的“内幕”暴料也可满足大学生的“猎奇”心理;(3)许多特约报告员本身就是大学生们心目中的偶像。由于师资队伍的广泛来源,教学内容显得更加充实,教学效果自然更加显著。

2 广东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主要经验

2.1 确立和坚持《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必修课地位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在广东省高校的开设已有20多年的时间,课程已有明确的学科归属,即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范畴之内。“13号文”为高校确立《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必修课地位提供了法规依据。在调研中,除极个别高校还没有将该课程纳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明确其必修课的地位外,绝大部分高校都在校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设置其为必修课。明确课程的必修课地位,既有效提高师生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认识,消除师生中现实存在的“非正规课程”的意识,也有利于提高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课程建设的投入。

2.2 开放性教学组织方式

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的开放性表现于开放的教学形式、开放的师资队伍和开放的教学内容三个方面。使用社会实践、课堂讨论、党团组织生活、专题班会、热点辩论、观看录像等生动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开放的教学形式的具体表现,它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模式,让当前思想观念解放、获取信息途径丰富的大学生,在实践和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习、体会形势与政策,既活跃了教学又有利于提高实际教学效果;运用专兼职结合、聘请特约报告员等的开放的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方式,可以利用集体智慧的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正确的思想与理念,更多的甚至更权威的形势与政策信息及其分析,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也保证了教学队伍的先进性。特色和地方内容的充实,是开放的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它源于我国的地缘广阔和地方发展的不平衡等实际情况,让学生更了解自己所处的大小环境,通过民族风情、地区特色、历史典故等渊源性的知识,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增进对相关形势与政策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洞察能力。

2.3 领导重视并垂范

领导的重视与垂范是做好许多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本次调研,笔者了解到仅在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频繁深入各高校,为大学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报告。他们主要包括:2009年10月15日下午,省委汪洋书记到中山大学作《广东始终清醒坚定把握“危机”》的形势报告;同日,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到暨南大学作题为 《正确认识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再创广东发展新辉煌》的形势报告;2009年11月26日上午,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到华南理工大学作题为《深化国企改革,推进重点建设,促进广东迈上科学发展的新台阶》的形势报告;2009年10月21日上午,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到广州大学作《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2009年10月22日下午,广东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胡泽君到华南师范大学作《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大学生的希望》为主题的形势报告;2009年10月13日上午,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雄到华南农业大学为师生作主题为《广东经济社会转型与文化建设》的形势报告;2009年10月13日,民建中央副主席、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到南方医科大学作《转危为机谋发展,科学办校创辉煌》的形势报告。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到高校作为特约报告员对师生开展形势与政策报告的同时,部分高校、部分地区的党政领导也带头参与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工作,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党委正副书记均参加毕业班学生的专题形势教育工作等。此外,广东省教育厅与高校共建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等措施,也都体现了领导对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视,这当然也是广东高校该课程建设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广东高校因应广东经济大省原因,具备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也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教学手段实现提供了客观条件。

3 对于加强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建设的建议

3.1 加大检查与指导力度

在课题组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有极个别高校没有按“13号文”的要求将《形势与政策教育》设为校内各专业的必修课;部分高校对师资队伍分工过于机械,没有将专兼职教师的研究特长与教学分工结合起来;部分高校的相关部分领导和教师存在对课程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将“形势”当“形式”等情况。针对这些现象,课题组建议省教育厅加大对课程建设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调研组织专项活动,用检查引起重视,用指导推进课程建设。

3.2 切实推进特约报告员进高校工作

调研显示,特约报告员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课师资,他们的教学效果往往也最为显著。因此课题组建议通过扩大党政干部进校园人员和范围安排(让更多的党政干部进校,进更多的校园);通过行业协会和工商管理手段推动企业高层校园为大学生开展专题报告;通过制定相对较低的特约报告员接待、薪酬标准降低高校教学成本,提高高校引进特约报告员的积极性。用更多的特约报告员专题报告提高广东高校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3 加强专兼师资队伍建设

调研中,我们发现广东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校内专兼师资普遍存在年龄相对较轻,兼职的学生工作人员专业背景较为复杂等现象。因此课程组建议通过省、校多级投入和组织培训,通过省校多级加大专题科研立项,促进课程队伍建设。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基地评审结果的通报[Z].粤教思函〔2010〕4 号.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 of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and Situation Education in Guangdong Universities

HUANG Libin,ZENG Xuelong,LIN Xilian
(Information College,Zhongkai Agrotechnical College,Guangzhou Guangdong 510225,China)

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i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and Situation Education in Guangdong universities,such as normative teaching managements,abundant content,flexible organization.It also conclud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construction,which is to set and insist its position of compulsory course,open teaching organization,and participation and examples of leadership.It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inspection and guidance in cours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and Situation Education in Guangdong universities,to put forward special rapporteur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steadily,and to enforce the training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teachers.

Guangdong universities;policy and situation education; course construction

G642

A

1674-5787(2010)04-0097-03

2010-06-18

本文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点项目 “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的经验及其特点研究”(编号2008ZZ013)研究成果之一。

黄礼彬(1971—),男,广东揭阳人,讲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

责任编辑 周丁力

猜你喜欢
形势广东政策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8期)2022-10-09 06:19:34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22年6期)2022-06-16 01:28:40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金桥(2020年8期)2020-05-22 06:22:54
助企政策
政策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11-17 08:25:07
广东舆情
大社会(2016年3期)2016-05-04 03:41:11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法学(2015年1期)2015-06-05 12:21:34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东南亚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 08:30:45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
辽河(2011年3期)2011-08-15 00:49:13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