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对读者与市场的迎合
——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的雅俗共赏性解读
张艳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在天主教小说创作中多方体现了对读者、市场期待的迎合:为读者创作“层次小说”,注重小说的雅俗共赏性,吸收借鉴畅销书因素等,赢得了世俗及学界的双重认可,进而加强了文学关注人生的社会效用。
戴维·洛奇;天主教小说;读者期待;市场期待
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是一位非常注重包容性与客观性的学院型作家,他清醒意识到小说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在批评领域洛奇明确提出小说的商品性,认为“小说从产生之日起就在艺术中处于一个模糊的地位,既是艺术品也是商品”[1]。在个人创作领域,他同样非常重视市场和读者。洛奇小说中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实验和创新手法的尝试,以及小说对大众热点话题的关注、语言的谐趣幽默、情节走向的喜剧性等,很大程度上是对市场与读者的合作。前者吸引学术化深层研究,后者则适合普通大众的阅读趣味。他自称创作“层次小说”,期望达到“雅俗共赏”[2]。伯纳德·伯冈兹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对读者既是挑战也是娱乐。”[3]
洛奇小说创作中深受现代、后现代观念影响,不再如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那样把创作重点置放于刻画人物心理、营造曲折线性情节等方面,而是更注重传达人物的普遍性与事件的偶然性特征,注重读者、消费市场的阅读期待。
洛奇天主教小说从《电影迷》到《治疗》,虽然有较为连续、丰富的情节叙述,但情节走向总取决于小说表现人物思想、宗教思考以及小说结构、美学风格等的需要。为此,作者不惜打断故事的自然发展,自由插入与拼贴人物、故事与现实事件乃至对其评价、议论。《电影迷》的二元结构几乎成为压倒一切的小说元素;《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在基本构思上对《尤利西斯》亦步亦趋;《走出庇护所》的“庇护所”、“走出”、“走出庇护所”三大场景成为小说结构布局、叙事的根本框架;《你能走多远》以主要人物群体若干次团聚为主要叙事原点,每一故事的线性叙事让位于宗教观念的若干集中展现;即便以故事丰富性见长的《天堂消息》与《治疗》也大量掺杂对宗教、哲学的长篇思考,且二者的结构框架或追随基督教朝圣或模拟精神分析治疗流程,展现了与传统迥异的情节观、小说观。基于这种现代甚至后现代小说观念,洛奇小说人物甚少深层的心理挖掘,与人物的个性、特殊性相比,他更注重的是人物的普遍与庸常,注重表现人物的代表性特征。小说人物多具有概念化、抽象化特征,牺牲了人物的心理深度,某种程度上也牺牲了文学作品打动人心的感性因素。换言之,读者从洛奇小说中见到的人物并不是某个人、而是某类人的人格象征。然而,出于对雅俗共赏性的考虑,洛奇并不愿把这种现代性思考用典型的现代性方式表现,即完全的抽象化、象征化,因此没有像卡夫卡那样直接为人物冠名为彻底丧失具体性的 K,彻底抽离其日常生活经验特征。
洛奇非常在意读者的期待心理,他对主人公一向宽容大度,对他们的缺点大多止于诙谐幽默的调侃,而从不忍心讽刺挖苦,更不忍心让他们永远倒霉,总是在结尾处设置一份意外的欣喜。典型者如《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主人公亚当·艾普比一天中可谓是历尽波折、受尽心理折磨,最后不但得到一份意外的工作,妻子也没有如担心的那样怀孕,烦恼之源尽皆解决,皆大欢喜。《天堂消息》中的伯纳德·沃尔什也是如斯幸运。这位前神父在解除神职之后,无家无业倍加凄惨。故事开始于伦敦希斯罗机场,伯纳德杂在一群观光客中陪年迈的父亲前往夏威夷去探望离散多年的姑姑。一路上老沃尔什笑话百出,且刚抵目的地就因英美交通规则差异而被尤兰德的汽车撞到。伯纳德奔忙于姑姑与父亲所在的两家医院之间,奉献着无私的关怀与爱,同时又因车祸与尤兰德相识、相爱。到了最后,姑姑解开了心结、安然辞世,伯纳德则双喜临门,不但得到了一笔足以成家的财产,而且得到了心仪伴侣的天堂来信。《治疗》同样如此,主人公墩子饱受精神、肉体折磨之后,身心都获得了康复。
洛奇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需求,是无奈也是主动。在西方欧美国家,以大规模商品消费为特征的消费社会大致出现在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二战之后,欧美国家随着技术创新、现代管理体系以及各种资本运营模式的成功运作,经济实力迅猛增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消费社会,即后工业社会开始逐步形成。它颠倒了以生产为主导的社会结构,将消费和消费行为置于主导地位。“消费社会也是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社会驯化的社会——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整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化模式。”[4]也就是说,消费社会里的消费不单单是指个人的一种随意行为,更是一种积极的存在方式,显示出人与物、与集体、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与消费社会模式呼应的文化形态就是消费文化。概而言之,消费文化是刺激消费欲望或制造消费欲望、指导消费欲望的文化,是为消费行为寻找意义和依据的文化。
文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创作活动,它的生产机制包含了创作主体、出版媒体、接受者的趣味、批评者的反馈等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消费社会之前的文学创作,在生产机制上更多侧重于创作主体的主导力量,接受者大多无法左右文本。然而,到了大众传媒阶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伊格尔顿认为:“艺术可以如恩格斯所说,是与经济基础关系最为‘间接’的社会生产,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也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它像别的东西一样,是一种经济方面的实践,一类商品生产。”[5]商品化愈来愈侵入文学生产方式的各个环节,文学市场的运作日益明显,文学生产必须和市场需求挂钩,才能有广泛的接受市场,最大限度拓宽利润空间。文学的接受者成了消费者,而在消费文化中,消费者就是“上帝”。于是,在这个商品化市场中,文学受众的地位日益得到突出与强调,大众的趣味愈来愈主导了文学的生产和存在方式,知识分子曾经居高临下指导大众的精英地位几乎完全颠覆。
在强调消费者第一的文学市场中,创作主体为迎合受众趣味而做的自我炒作、自我包装以及文本的客体表现,都成了必然选择。他们或是根据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或是自身制造一种趣味,然后按照这种需求或趣味去控制文学的生产、制作、发行乃至接受。畅销书三大成功法宝:性、暴力、猎奇,无疑正是消费社会某种肤浅生活态度与审美趣味的集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坛,由于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冲击,小说几乎丧失了读者。然而到了八十年代,随着马丁·艾米斯等新派小说的出场,小说又重新有了买方市场。更新传统小说那种日常化、心理化的题材以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的手法,让性、暴力、血腥、金钱等大众话题进入小说,成了在新的现实境遇下获得买方市场的主要手段。有媚俗的嫌疑,却有现实的胜算。这几种因素在洛奇小说里几乎都有反映,每部小说都涉及到金钱、两性关系、哥特式暴力想象等。
出于整体统一的喜剧性笔触,洛奇一向把小说中的暴力作喜剧化处理,被喜剧化的暴力严格说来已经不再具有暴力的恐吓,只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在叙述亚当寻访作家手稿的探险之旅时,描绘了一个阴暗的地下室、几个凶横的暴徒,为一个本不含任何威胁的所在营造了一个近似哥特小说的恐怖气氛。《天堂消息》开篇营造出一幅现代社会的可怕现实——三个不同的恐怖组织宣称要对不久前发生的坠机事件负责——但这一叙述联系于旅行社职员宣称要渡送旅客去天堂夏威夷的打趣,侧重于其与宗教性彼岸世界的对比功能,无形中减弱了其暴力刺激。这种被喜剧化处理的暴力性描写,常展现为人物的某种“猎奇”心理,而“猎奇”又往往混合了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传奇”,为一种大众性话题、一种感官刺激赋予了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性”又被多种因素复杂化,要么裹上了“情”的外衣、要么致力于灵肉对立、成长过程等。《电影迷》中男女主人公在灵与肉的对立、冲突中逐渐逆转各自性与信仰的立场;《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的性与天主教徒严肃的婚姻生活合二为一;《走出庇护所》中的性成为少年主人公成人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你能走多远》诸色人等各自的性欲与性行为几乎都相连于对宗教教义的质疑、思考……在这些文本表述中,性这一生理行为被赋予了宗教、婚姻、教育等各种文化因子,已经不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感官行乐、原欲放纵,承载了鲜明的社会、历史、文化功能。到了《天堂消息》和《治疗》,性甚至成为主人公疗救病患的良药,是主人公拯救自我、确认存在的必要途径,这种生理行为又成为作为医疗手段与形而上思考的心理分析与哲学思考。凡此种种都使得这些畅销文学的改装版不再流于庸俗、浅薄的生活之流,不再流于表面低级的感官刺激,而是拥有了某种丰富的文化内涵、细腻的情感因子以及严肃的道德诉求。
与俗文学的靠近并没有导致洛奇文本失去深度,洛奇的宗教疑虑虽没有激进为礼崩乐坏的末路之感,但也体现在对宗教教义律条的戏谑调侃中。洛奇把善与恶放在当代世界物欲横流、精神危机重重的现实环境里,自始至终都有严肃的伦理道德取向。可以说,对现实的人文关怀是洛奇创作的主线,所以,无论他采用了多少游戏笔墨,都不会削弱这一点,反而由于其对趣味性及各种新潮创作手法的强调,赢得了世俗及学界的双重认可,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文学关注人生的社会效用。
[1]David Lodge,The Practice ofW riting[M].London:Secker&Warburg,1996:13.
[2]John Haffenden,Novelists in Interview[M].London:Methuen&Co.Ltd,1985:160.
[3]Bernard Bergonzi,David Lodge[M].Plymouth:Northcote House,1995:60.
[4]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73.
[5]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84.
I106
A
1671-6469(2010)05-0045-03
2010-09-02
张艳蕊(1975-),女,河南兰考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欧美文学。
(责任编辑: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