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福建 福清 350300)
关于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
赵 丹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福建 福清 350300)
基于物理化学的课程特点及目前学时较少的现状,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对非化学类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化学;非化学专业;教学
物理化学主要是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从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研究物质化学运动的普遍规律的一门科学.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而被称为“化学的灵魂”.物理化学不仅是化学及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理论基础课程,也是材料、生物、医学、药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
在我校,除了应用化学专业外,像环境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非化学类专业也开设了物理化学这门课程,这些专业与化学紧密相关,相互交叉渗透,因而,学好物理化学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化学基础.目前,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学时数不断减少,这使得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有限的课时讲好理论性很强的此门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就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几点看法.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与学双方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的选取无疑显得很重要.目前,物理化学教材众多,许多教材内容相当丰富,理论水平也很高.对于大学本科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学时有限,物理化学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他们只需要掌握物理化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从而为他们的本专业服务.因此,那些内容深度和难度比较大的教材就显然不适宜.
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等编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其一,教材内容“简明”,着重阐述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以“开窗口”的方式适当增加了一些学科发展中有重大应用前景的新内容,这样便于学生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内容,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1].其二,该教材编入了较多的例题.每一个例题都紧密配合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而且很多例题还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作用[2].其三,该教材叙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便于学生自学.因此,《物理化学简明教程》是一本适合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教学的好教材,几年来,我们一直沿用该教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安排有48学时,基于有限的学时,以及学生的基础和该课程在专业课中的应用要求,授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溶液理论,化学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而对于相平衡、统计热力学、动力学中的复杂反应等内容就不作介绍.
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素质基础和专业要求来确定,突出基础性,应用性.首先,降低理论深度,弱化公式推导,把重点放在阐明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上.物理化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的理论与公式推导,太多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中除了重要公式的推导外,对于一般公式的推导过程可略去不讲.例如,讲解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对于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可删减,留有兴趣的学生课外自学,而将时间分配在稀溶液的依数性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应用上,如解释“北方的冬天公路上除雪为什么撒盐?”,“临床上使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为什么是0.9%”等生活现象.其次,注重与专业知识的衔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做到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例如,对于生物专业,在化学动力学部分的教学中,介绍催化反应特征后,可以着重讨论生物体内的催化作用——酶催化反应特征、酶反应动力学以及影响酶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生物专业的学生对酶催化反应有较详细的理解.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在讲到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时,可以介绍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大小、方向和形式,以及“生物量金字塔”、“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等生态学规律[3].再次,要避免与无机化学内容的简单重复[4].如部分化学热力学、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的内容在无机化学课程中已有基本涉及,这样相重叠的教学内容就可以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巩固提高,再用较少的课时加以总结,使已学的知识系统化,从而达到“温故知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引入一些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如L B膜,氢氧燃料电池及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等,使学生了解当今的科技现状,拓展学生知识面.
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普遍存在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该课程理论抽象、公式多、逻辑性强,学生觉得难学,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多煤体课件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现已广泛用于各高校的课堂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其优势在于,它能同时将图片、声音、文字整合在一起,使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多彩,富有情趣[5].物理化学是一门概念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抽象,公式推导过程繁杂.由于学时少,如果利用多煤体的图、文、声、像等表现方式,一方面,可使抽象难学的物理化学内容形象生动,易于被学生接受;另一方面,能节约大量的板书、画图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然而多煤体课件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件的演示较快,信息量较大,可能导致教学内容线条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法记笔记.因而,课前教师可将所要讲的内容提纲或某些重点内容提要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对授课内容一目了然,又便于记录.此外,对于物理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公式推导,不能完全依赖于屏幕展示,也可采用传统的板书加讲授的教学方式,将推导思路一步一步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跟着教师的板书进行逻辑思维,从而使理解更深入,记忆更深刻.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使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对于理论性强的物理化学课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在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大信息量的灌输,然而,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对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充分理解,不善于自己思考问题.因此,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讲授法,多采用启发、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师生间的教、学互动,在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比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依据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疑问,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讲授多组分体系中物质的偏摩尔量概念时,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一定温度、压力下,为什么将100cm3乙醇与100cm3水混合所得乙醇水溶液的体积是小于200cm3?随着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思考,多组分系统的某热力学量并不等于各物质在纯态时该热力学量之和,而存在着偏差,为此需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偏摩尔量.在学习热力学定律及其应用时,可以提出“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打开冰箱,让冰箱工作足够长时间,室内温度会降低吗?”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既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自我价值的展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物理化学课程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若在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那样会使学生误认为这门课程没有实际应用价值,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原则,注意用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自然界中气泡,小液滴,肥皂泡为什么都是球形的?打湿了的化纤衣服为什么比全棉衣服易干?锄地保墒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朝霞晚霞为什么是红色的?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由于这些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学生又不能很好地解释,因此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导入这些实际的问题,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真正感到物理化学理论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总之,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非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结合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1〕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罗文谦.一本适合师专物理化学教学的好教材——试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J].安康师专学报,1996(1):97-101.
〔3〕郭晓霞.物理化学与环境科学[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2):16-18.
〔4〕白光月,马占芳,王玉洁.重视物理化学与无机化学的联系,提高物理化学教学质量[J].大学化学,1995,l0(1):15-17.
〔5〕雷宇,李勇.多媒体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20(3):122-124.
〔6〕沈文霞.物理化学核心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G 642
A
1673-260X(2010)12-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