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观的超越
——评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中对宗教问题的处理

2010-08-15 00:43许鲁之
关键词:林纾译文理论

肖 萌 许鲁之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功能翻译理论观的超越
——评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中对宗教问题的处理

肖 萌 许鲁之

(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林纾和林译小说的价值一直是译界争论的话题,“五四”时期林译小说受到极大贬低,这种贬责是否得当,至今仍然是见仁见智。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林译《黑奴吁天录》中对宗教问题的处理,探讨林纾在探索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道路上所作的努力和尝试,可以反映出林纾当时翻译时的目的、方法,可以对林纾的翻译做出更加客观、更加合理的评价。功能翻译理论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黑奴吁天录》;林纾;宗教;目的

一、引言

林纾是中国近代大规模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人。他不懂外文,却译出了一百八十多种外国小说,不仅拓宽了当时中国人的眼界,也促进了当时中国文学的革新。林译小说时,先请懂外文者口授,然后自己笔意,能“耳受手追,声已笔止”。其译作中虽有不少错漏、删节、添加甚至改写,但从总体来看所译内容和体裁,基本上忠于原作。不少现代评论家从译语文化本位的观点出发,认为林纾完全是为了迎合译语读者的价值取向才做以上选择的。那些批评林译“不忠实”原作的人,基本上是基于译文语言对应和译者主体性发挥等层面上的考虑,他们忽视了译文的历史接受环境以及译者的目的性。《黑奴吁天录》是林纾与魏易合作翻译的作品,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分析,林纾对原作中关于奴隶制和宗教文化内容以及原作的叙述结构所作的删减或改写是由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目标读者群的影响。

二、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源于交际理论,其核心是目的理论(Skopostheorie),Skopos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目标、目的。该理论认为,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基本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1](P27)目的决定方式,目的原则就是“以一种方式翻译/口译/讲话/写作,使得文本或翻译在使用的情景下发挥作用,恰好是想使用它的人期待它发挥作用的方式。”[1](P29)1971年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在她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先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要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角度评价译文,从而建立了功能翻译理论的雏形。此后,她的学生汉斯·威密尔(Hans Vermeer)在上述理论基础上又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来定。稍后,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又建立了行为翻译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之一,德国马格徳堡理工大学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教授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发表了《目的性行为——析翻译功能理论》一书,系统概括了功能翻译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该理论,提出了翻译过程中的“忠诚”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诠释,并对如何翻译提出指导性原则。它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理论。功能翻译理论以其对译文的功能、接受者、交际情景和交际媒介等因素的重视,对“译文要忠实于原文”这一传统概念提出了挑战,以目的理论为核心的功能翻译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把通常的翻译程序倒转过来,以语用为起点,以翻译为目的,译文的功能为标尺,来确定翻译的策略,并且对原文中的材料选择性地传译到译文中去。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翻译程序。译者一旦明确了翻译目的,就会很快确定对原文的取舍和翻译手法,会使得翻译行为更有目的性、更规范和有据可依。因此,功能翻译理论所强调的翻译的标准就是译文是否实现了原文的功能,或者是否达到了翻译的目的。林纾在处理《黑奴吁天录》原作中有关奴隶制、宗教文化以及原作的叙述结构时,所作的删减或改写是由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并受到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和目标读者群的影响。功能翻译理论所倡导的目的论很好地诠释了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时对宗教问题所作的大胆尝试。

三、林纾译本《黑奴吁天录》

《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由魏易口授、林纾笔译合作完成,于1901年出版。魏易为译本的第一版写了序,而林纾除了序以外,还写了《跋》和《例言》。原作Uncle Tom’s Cabin是一部反对奴隶制度并带有宗教性质的小说。该书1852年出版后,当年就售出三十余万册。反响之巨,在当时的美国史无前例。故事以汤姆为主线,描写了他虽然正直、诚实、勤勤恳恳又忠心耿耿,但却难逃被凌辱、奴役,最终被迫害致死的厄运。作者哈里叶特·比彻·斯陀夫人(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创作意图即控诉黑奴制的罪恶,唤醒人们的良知,为废奴而战。斯陀夫人在美国内战期间访问白宫时,曾受到林肯总统的接见,被林肯称为写了一部小说却挑起一场大战的小夫人。

林译《黑奴吁天录》,其目的就是警醒国人,以黑人为前车之鉴,不做亡国奴!虽然林纾在翻译此书时作了明显的删节、增添和改写,在形式上造成了与原作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对等,但译作所展现的主题意义与原作是对等一致的:要平等、自由,反对歧视、压迫,要觉醒并为自由平等而战斗!《黑奴吁天录》一书的出版正值反美华工禁约之际,风起云涌的反帝爱国运动更增添了这部小说的现实解读意义,小说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激起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唤起了他们自强、自足的意识,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反帝决心。同时,它还使知识分子清楚地意识到该部小说可作为教育和宣传爱国思想的重要工具。

四、林纾对宗教内容的处理

在翻译研究进一步深入的今天,翻译研究的发展把翻译看作是目标文化的既定事实,加以描述性的考察,翻译被定义为一种受一系列社会文化规范及意识形态和诗学制约的进行文化操控的改写行为。

(一)译本中关于宗教内容的处理

《黑奴吁天录》是一部以宗教和政治为主题的小说。小说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但并非出自作者本意。斯陀夫人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从小在基督徒的兄弟友爱与献身精神的教育中成长。她在为奴隶制的残暴而愤怒的同时又希望通过和平、感化的方式来争取奴隶的自由。原著主人公汤姆温良软弱、逆来顺受,但在作者笔下却成了黑奴的榜样。原著宗教内容繁多,处处可见作者借叙事者之口抒发自己的宗教情怀,宣扬宗教的力量,与读者进行交流,期望与读者产生共鸣。林纾和口授者魏易认为,基督教是帝国主义的先锋,二者相互呼应,企图雄霸天下。在他们看来,基督教以和平渗透的方式在中国拓展其文化霸权,帝国主义则靠强权暴力直接入侵中国,这有可能带来亡国灭种的灾难。因此,他们在翻译《黑奴吁天录》时采取了审查和颠覆的作法作为抵抗策略。林纾就此作过解释:

一是书专叙黑奴,中虽杂收他事,宗旨必与黑奴有关者,始行着笔。

二是书为美人著。美人信教至笃,诸多以教为宗。顾译者非中人,特不能不为传述,识者谅之。

三是书言教门事孔多,悉经魏君节去其原文稍烦琐者。本以取便观者,幸勿以割裂为责。

由此看来,译者一方面深谙翻译的职责;另一方面,出于对译文读者的考虑,又删去某些“烦琐”的细节,即与主题不大相干的内容。《黑奴吁天录》原作中有许多有关宗教的议论,这些在林纾他们看来都无关宏旨。因此,原作中有关宗教的议论大都被省去,而关于社会(特别与中国有关联的)的议论大多保留了下来。如原作第十八章中,这样的议论共七处,其中关于宗教的三处和人性的一处林纾在翻译时都省略去了,关于奴隶问题的三处都保留了下来。因为当时美国实行排华政策,许多过去为开垦美国西部做出贡献的华人当时却受到歧视,或被遣返回国,或在美国得不到安全保障。讲述黑奴的惨状会联系到在美华人受到的待遇,这可以提醒国人“引为殷鉴”,否则“将来黄种苦状,正难逆料”。林纾还常常通过人物之口增加有关中国的议论,所谓“名人救世之言,余稍为渲染,求合于中国之可行者”。[2](P270)译本第二十七章写到夜娃死后家人的悲痛时,突然出现“设彼身民主,欲以全力生此国民,其得生也,当毋须枪炮之征诛而得”。[3](P144)这样的译文看似毫不相干,实际却暗合了维新派观点的议论。第十一章哲而治说到自己只想获得一个普通人的权利时说“I’ll fight for my liberty to the last breath I breathe.You say your fathers did it;if it was right for them,it is right for me.”[4](P110)林译为“盖吾之自由,必与持压力者抵死争之,必胜而后已。且美国之自由,美国同英伦力争而得。今吾之自由,必当力与美人争之。”[3](P52)林纾把“your fathers”译为“美国”,并加入“今吾之自由,必当力与美人争之”。当时的读者读到此处时,就会联想到华人在美国的境遇,“黄人受虐或更甚于黑人”,将“吾”换成“华人”,“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耳。”抵抗情绪也就油然而生了。从以上可以看出,林纾作为一位文学翻译者,在当时的情形下,更象一位替天行道的政治宣传员。研究者发现,译者对小说宗教内容的处理远比序言中给人的印象来得微妙。香港学者张佩瑶认为,译者删节了不少有关中心人物的信仰的描述,以及某些人物受汤姆言行感化的描述和反映作者热衷坚持道德力量的内容。在《黑奴吁天录》里也见不到斯陀夫人为表达创作目的而写的前言。[5]林纾的序言对斯陀夫人的前言只字不提,而说的是自己的翻译目的“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悲怀”,又鉴于“今方嚣讼者已胶固不可喻,而倾心彼族者,又误信西人宽待其藩属,跃跃然欲趋而附之,故翻译此书,以生儆醒之效。”由此可见,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斯陀夫人的创作动力源于人道主义精神和宗教力量,那么,林纾的翻译则是出于政治上的忧患意识及爱国保种的情怀。作者和译者彼此目的不同,情操各异,也必各有所求。

(二)林纾翻译的社会背景

林纾的翻译活动,正值我国清末国势衰弱之际,外侮频仍,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成为当时人们最紧迫的要求。当时我国福建、广东等地都有大批贫苦农民被外国资本家骗到美洲等地做苦役,这些华工在美洲地位很低,受歧视、被驱逐,甚至被惨杀。19世纪末,美国更因经济危机掀起了排华浪潮。为缓解劳工矛盾,资本家拿华工作替罪羊,说华工抢去了当地工人的饭碗,煽动美国民众对华人的仇视,使被拐骗到美洲做苦役的华工,遭到了惨绝人寰的迫害和屠杀。林纾自小生活在福建沿海,当他听到美国严禁华工,把数百名远来的华工关押在木栅内,像关押囚犯奴隶一样,他愤怒地责问:“将谓我华有国度耶?无国度耶?”[6](P79)林纾翻译这部小说出于明显的救国救民的动机。林纾在《黑奴吁天录》的《序》中写道:“其中累述奴惨状,非巧于叙悲,亦就其原书所著录者,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耳。”[3](P1)译者的翻译目的显而易见,他是想以黑奴的悲惨命运来警示读者:莫做亡国奴!否则“黄种将亡!”在《跋》中他对“黄人受虐,或加甚于黑人”的悲惨遭遇深为同情,对清使者馁慑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不敢与争”的软弱态度极为痛心。他说:“余与魏公(易)同译是书,非巧于叙悲以博阅者无端之眼泪,特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不能不为大众一号。”[3](P206)

由此可见,林纾在五四运动期间与新文化运动者的冲突中包含着其挽救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的良苦用心,对文中宗教问题翻译时的处理,是带有一定目的性的。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热情的翻译家,林纾想通过翻译《黑奴吁天录》,开启民智,激发国人反帝的爱国热情。

五、结语

从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的视角来看,林纾对原作中关于奴隶制、宗教文化内容以及原作的叙述结构取舍删减甚或改写,是由其翻译目的所决定的。林纾译作对原作的不忠实并非由于其翻译能力的低下,也非由于他随心所欲的操作,而是由其翻译目的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和目标读者群所决定的。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重新审视林译《黑奴吁天录》中对宗教问题的处理,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对林纾的翻译目的及翻译方法进行合理的解读,对林纾在五四时期的角色进行新的定义,对他在探索中国文学和文化发展道路上所进行的努力和尝试做出更客观、更合理的评价。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中进行考察,为翻译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有助于使文学文本的多种译本“合法”化,有助于理解不同译本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以及功能文本翻译中目的决定手段这一客观现象。

[1]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剧研究卷[C].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林纾.黑奴吁天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Stowe,Harriet Beecher.Uncle Tom’s Cabin[M].New York:Bantan Books Inc,1981.

[5]张佩瑶.从话语的角度重读魏易与林纾合译的《黑奴吁天录》[J].中国翻译,2003,(3).

[6]孔庆茂.林纾传[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7]薛绥之,张俊才.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林纾研究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山东省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杨译鲁迅小说中美学特征的认知解读”(编号:10DWXJ10)。

肖萌(1977-),女,文学硕士,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许鲁之(1956-),男,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研究。

猜你喜欢
林纾译文理论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译文摘要
林纾当众烧借据
回望林纾:孝道、爱道与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