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世封刺史原因初探

2010-08-15 00:49李治勤
关键词:长孙贞观功臣

李治勤

唐太宗世封刺史原因初探

李治勤

作为一代明君的唐太宗在执政时期不顾众臣反对执意世封刺史,其原因一是为了能确保李氏江山能够永世相传,国祚长久;二是使天下士人增加对王朝的归属感,以扩大统治基础。

唐太宗 ;世封刺史;国祚长久;君臣和谐

世封,即世袭封建。封建,许慎《说文解字》将之释义为“封邦建国”,这是三代,主要是周代通行的一种社会政治制度,现在我们将其笼统地用来表示自始皇称帝至清帝国覆亡的古代中国社会制度,本文中封建一意为古义。唐太宗世封刺史,主要是指唐太宗经玄武门之变即位后不久即提出欲仿效三代,将诸兄弟、皇子以及功勋重臣分封并使之子孙世袭,以求藩屏中央、镇慑地方[1]6037。此举遭到魏征等大臣的极力反对,但太宗仍于贞观五年(631)下令有司起草相关条例,并定等级,欲将之付诸实施。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年实施,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年正月太宗刚分封了一批幼弟幼子为王,而且在前一年彻底平定了为患多年的强敌突厥,但最终由于分封诸王大多年幼,年纪最长的皇子蜀王恪也不过十二三岁,此时出镇显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再加上大臣们多不附议,故暂时作罢。到了贞观十年(636),诸王均已长大,就连最幼的晋王、纪王也已八九岁,按照定例,诸王需要归国,即之藩所封地域,但由于长孙皇后崩逝,遂推迟至次年(637)六月,太宗皇帝下诏荆州都督荆王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都督刺史,咸令子孙世袭,拉开了唐初世封刺史的大幕。几天以后,又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刺史,亦令世袭;并规定非有大故,不得黜免[1]6130。由此世封刺史政策全面展开,但由于以魏征、李百药为代表的大臣们纷纷上疏切谏,反对这一违背历史潮流的做法,魏征认为当时离隋末大乱不久,百废而待兴,遽起而瓜分之,会不利于国家的大一统,并由此提出了“五不可”之说[5]卷九十七《魏征传》;李百药则从春秋时期诸侯不仅没有藩屏中央,反而无视王室,相互兼并,社会动荡来否定世封,马周认为封建会导致社会动荡[6]卷三114—117。而以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为代表的受封功臣们也经过艰难的努力,达成共识,上表不愿受封离京,并极谏:“在兹一举,为损实多”,最可忧者是“后世必婴其祸”[2]卷六十五《长孙无忌传》。为此,长孙无忌甚至让自己的儿媳、皇帝最宠爱的嫡长女长乐公主出面游说,贞观十三年(639)二月太宗不得不下诏停止这一不合时宜的行为[3]829—830。“世封刺史”政策虽被废止,但唐太宗仍对之念念不忘,以致在多年后撰写教导太子如何做好皇帝的《帝范》一书中还将“封建亲戚”认为是实行王道仁政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4]593。但纵观历史,自始皇一统,废封建而行郡县,后世各朝虽稍有反复,但中央集权这一大趋势是不变的,争论只在于是否需要辅以分封,且以宗室诸王为主。当然也有例外,如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北周静帝封杨坚为隋王,但这些都是由于皇帝幼弱,权臣当政,而且不久即被篡代。汉初高帝刘邦虽也曾分封异姓王,但那是时事所迫,在江山稳坐之后便基本将其翦灭代以同姓子侄。而唐太宗此时正值盛年,且皇位稳固,并没有权臣掣肘与他,也没有地方势力需要安抚,那么作为一代明君,他为什么还要不顾大多数大臣们的反对而执意行封建之举呢?

首先,唐太宗此举是为了能确保李氏江山能够永世相传,国祚长久。这一条在他的诏书即与侍臣论对中多次提及。《旧唐书·萧瑀传》记载:“太宗尝谓萧瑀曰:‘朕欲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其理如何?’瑀对曰:‘臣观前代国祚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逾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太宗然之,始议封建。”[2]卷67《新唐书·萧瑀传》也记载:“贞观初,帝问瑀:‘朕欲长保社稷,奈何?’瑀曰:‘三代有天下所以能长久者,类封建诸侯以为藩屏。秦置守令,二世而绝。汉封王子弟,享国四百年。魏晋废之,亡不旋踵。此封建……之有明效也。’帝纳之,始议封建。”[5]卷114《资治通鉴》虽记载较略,但其意类似:“上问公卿以享国长久之策,萧瑀言:‘三代封建而久长,秦孤立而速亡。’上以为然,于是遂有封建之议。”[1]贞观元年条以上史书记载内容虽有所不同,但其关键着眼点均在于如何能使“子孙长久”、“社稷永安”。这一点在太宗答复长孙无忌等上表反对世封的诏书中也有表述:“割地以封功臣,古今通义,意欲公之后裔,翼朕子孙,长为藩翰,传至永久。”[2]卷65《长孙无忌传》享国长久之策,是历代统治者所关心的头等大事,因为这关系到能否能千秋万代、永保社稷,虽然大家都明白朝代的兴衰更替乃历史必然,但如果统治者政治清明、行政措施得当,亦可延绵国祚。《贞观政要》中对此也有精辟表述:“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亡,吕后欲威刘氏,终赖宗室获安,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6]卷三113古夏商周三代均封建亲戚而享国长久,尤其是宗法制度完备的周代由于分封制的实行,虽然后期引起诸侯割据、王室衰微,但国祚却长达800多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代自始皇一统,彻底废封建而行郡县,诸公子无尺土之封,在国家遭遇危难时,不能有所作为,只能任人宰割,终致二代而亡。西汉自景帝平息七国之乱后开始削弱各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 “推恩令”后,各诸侯王的势力更加衰弱,但仍是郡国参建,保留分封,故能在王莽篡汉后由宗室疏属刘秀中兴,延续汉室江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太宗行政的鉴戒的隋炀帝刚愎自用,猜忌过度,由于隋炀帝是通过陷害长兄才夺嫡成功的,故其兄弟五人,除了三弟秦王杨俊开皇末已卒,其余三兄弟或被杀害或被幽禁,堂兄弟蔡王智绩、滕王纶与卫王集均被猜忌贬斥,因长子皇太子杨昭大业二年(606)即病卒,幼子赵王杲年幼,唯一的年纪较长的儿子齐王暕也因猜忌而被幽禁,以致于宇文化及兵变时父子俩竟第一时间都认为是对方所为。这样在炀帝征辽失败、龟缩江南之后,留守两京重地的竟然是两个稚龄幼孙,他们在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各地势力蠢蠢欲动的动荡岁月中根本不可能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太宗亲眼目睹了兴盛一时的大隋帝国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便土崩瓦解,这对当时年轻的他是多么大的震撼,势必会对他以后的执政措施产生深刻影响。

其次,唐太宗意欲仿效三代,不仅分封近支宗亲,对功勋重臣也进行分封,树立榜样,使天下士人增加对王朝的归属感,以扩大统治基础。《贞观政要》对之表述的非常明确:“分封同姓异姓,亲亲贤贤,褒表功德,示天下以至公也。 ”[6]卷三《封建第》112这样既可以表达他本人对功勋重臣们的深厚情感,使之为天下尽公,又可以表明他绝不会以私废公,示天下以至公。这一点与其父唐高祖巩固统治的做法大相径庭。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并能在短短四个月便顺利入主关中,除了

自身所具有的卓越的政治韬略和所任太原留守经营有方的有利条件外,其子女宗族的贡献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隐太子建成和秦王在起兵中重要的辅弼外,其嫡女、后来的平阳公主在关中收服各零散反隋势力,攻州略县,为义军顺利入关中建立重要的基地做出了贡献;其驸马柴绍作为右军大都督长史兼马军总管也为义军的顺利入关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高祖的从父弟、淮安王李神通和四女婿段纶等也据所在地起兵响应,聚众亦达万余[1]卷184。故高祖对“自己人”那是没的说,甫一即位,便以“天下未定,广封宗室以威天下”为由,封从弟子侄多人为郡王,后来又多次分封,以至于当时“皇从弟及侄年时孩童者均得以封王”[5]卷七十八《淮安王传》。 而且高祖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笼络功臣、招降纳叛时最常用的也是“赐姓、封王”,大家熟知的吴王杜伏威、定襄王李大恩(本姓胡)等便是明证。而太宗则与之不同,他的目的是“欲与三代比隆”[5]卷七十八《宗室传·赞》并不愿让人以为他“以天下为私”,在贞观元年与右仆射封德彝的论对中说:“朕理天下,本为百姓,非欲劳百姓以养己亲也。 ”[2]卷六十《淮安王传》再加上他是通过政变方式上台的,在争夺储位过程中,由于正统观念和隐太子性格温和敦厚并且在辅政过程中没有什么明显的过错,作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宗室诸王可能更倾向于他,因此与高祖相比,太宗更加信任数从征战、与他休戚与共的功臣们。这在武德九年定房、杜、长孙无忌等功为第一,素为秦王派的淮安王李神通提出异议时,太宗的回答是:“……叔父与国至亲,诚无爱惜,但以不可缘私与勋臣同赏矣。”[6]卷三《封建第八》112因此,甫一即位,便听从尚书右仆射封德彝的建议,“降宗室率以属疏者为郡县公,唯有功者数人不降”,这样既可以避免“私其亲,不示天下以至公”的形势,又可以“减少力役”,减轻人民负担[2]卷六十《淮安王传》。 而且太宗尽力避免前代“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重现。贞观六年(632),太宗在总结汉高帝政治时说“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萧何、韩信功业既高,萧既妄系,韩亦滥黜,其余功臣黥布之辈惧而不安,至于反逆”,并表示自己“不敢恃天下之安而骄纵,常思安危以自戒惧”[6]卷十《慎终第四十》315。除了保全功臣,使之避免滥诛之灾,还对功臣们给予实实在在的经济特权,即赐予实封户,而不像高祖那样更多的是政治褒奖,并且能够做到赏不逾时,上下咸服,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臣合作,相得益彰,为开创贞观之治奠定基础[7]。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而且世封刺史实施时,宗室诸王与功臣们的封地参差交错,可以相互制衡,从而收到藩屏皇室、拱卫中央之效。

[1]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56

[2]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唐太宗.帝范[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6册[Z].

[5]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吴兢.贞观政要[M].长沙:岳麓书社,2000.

[7]张洁,赵海滨.唐太宗武德九年分封功臣的背后[J].史学月刊,2008(10).

K242

A

1673-1999(2010)12-0131-02

李治勤(1979-),男,甘肃景泰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文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0-03-16

猜你喜欢
长孙贞观功臣
唐太宗托孤藏玄机
浅析唐太宗的文化人格
灭害功臣
分析唐朝贞观之治的当代启示
来自太傅的恶意
长孙家庭成功的秘诀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扶贫功臣”史军辉的故事
泥土中的功臣
唐贞观年间“罢大都督府”事考辨
西安唐代长孙无傲夫妇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