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的语境重构

2010-08-15 00:42张艳秋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张力译者译文

张艳秋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论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的语境重构

张艳秋

(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翻译是一种处于社会惯例和文化习俗之复杂网络中心的、原创性的、主体性的活动。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译者主体性是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动态平衡的存在,进而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境重构就是译者对语际转换后的文本进行词汇、句法以及语篇层面发挥主体性的创造性重构,以便使读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并欣赏译文。

译者主体性;翻译;语境重构

翻译是一种处于社会惯例和文化习俗复杂网络之中心的、原创性的、主体性的活动。巴斯内特认为,以往翻译研究是比较文学下的一个分支,现在比较文学则应归于翻译学的门下[1]。翻译已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须臾相关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摆脱不了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张力作用,任何时候体现出来的译者主体性都是两种文化相互作用后处于相对平衡态的主体化状态。在翻译中意义的解构并不是目的,只是阐释意义的多样性提供了哲学层面的思考。在实际翻译活动中,必须要建构新的“意义”,才能使翻译得以进行并合理地解释翻译的过程。巴斯尔·哈蒂姆这样解释“意义”:意义由文本必然包含的多重形式和互文关系构成,没有多重性与互文关系,文本无法表达什么。译者必须遵循产生意义的各种关系,而不是遵循无生命的、固定的“原生”意义[2]。文本必定与其社会文化语境相伴相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重构语境,才能使译语文本具有“多重性”与“互文性”,最终达成“文本重构”[3]。

一、两种文化张力中的译者主体性

根据后结构主义的“作者死亡”论,作者的死亡带来了译者主体性的复活,译者主体的创造性放射出来。当代西方翻译理论认为,译者作为原语文本的阐释者对原语文本实施控制或“操纵”。其实,解构主义者对文本意义的解构也不是彻底、绝对的解构。“延异”是德里达表示“差异的痕迹”的方法。“延异”是无限的,因此痕迹也是无限的;在每次延异中意义是零星地、非线性地、系统地扩张。延异无限,扩张也无限,形成意义的撒播、意义的扩张。“延异”的无限性使译者主体性功能的发挥受到了两种文化张力的制约。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对后现代翻译理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福柯认为对客观世界的确定性认识,实际上是人的局限性认识。那些以自由话语形式出现的人文科学实际上是一系列控制和排斥过程的结果。一个人生活在意识形态之中,生活在一个由宗教、伦理、法律、政治、审美等表现形式所构成的想象性世界之中。意识形态是以人主体为存在条件的:“没有主体也就没有意识形态可言。”[4]阿而都塞认为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不可能超越出自身所处的意识形态,从一个客观的、全无偏见的立场来作科学的分析。这反映出译者主体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逻辑关系。主体的“反思”也不能超越意识形态,反思只能使人获得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和阿而都塞的意识形态的主体是一种摆脱不了受约性的主体,主体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权力话语和意识形态所支配的。

译者主体作为两种文本的中介,既不能无视原语和原语文化的存在,更不能摆脱译者自身个性以及他所处的译语和译语文化的规约。译者对翻译、原作、译本功能、读者等因素的认识不同和自身的审美取向、学识修养等方面的差异,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译者的翻译。译者受到来自语内、语外,自身的、外在的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动态地影响着译者主体性功能的发挥。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是两种文化张力作用的结果。“张力”一词最初来源于物理学,从物理学角度来讲,张力是一种互相作用的力,张力是平衡态中的不平衡,不动之中的动态,是多种因素、尤其是相互矛盾的因素之组合与相互作用的力。可以这样认识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所受的文化张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当两种文化互不相容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元素作用于译者,并与译者构成多重的新的统一体时,各方面不消除对立关系,而是在对立状态中互相抗衡、比较和衬映,使译者的主体行为不断在各极中往返、游移,在多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立体的感受。译者的决定和译作的产出是在两种文化动态的交互作用中,达成的相对平衡的状态。译者主体性是两种文化张力的动态中平衡、平衡中动态的存在。

二、译者主体性功能在语境重构中的体现

翻译实践证明,在完成对原文的分析和语际转换之后,译文质量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译入语语内重构的成败。鉴于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语境重构就是根据原文本的文体特征、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及汉语言文体因素、社会学因素、情景因素等对英汉语语际转换后的文本进行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特征层面的发挥译者主体性的创造性重构。其基本原则分述如下。

1.对转换后的文本进行词汇方面的斟酌

在翻译的语际转换过程中,译者往往根据词典上所给的语义或自己对原语词汇意义的记忆来翻译,因此,在完成语际转换后,译者就要认真阅读译文,在词汇层面考虑原语描述的对象,然后在脑海里搜集这个词汇在不同文体、不同宗教、不同语境等情况下在译入语中的表达方法,从中做出恰当的选择。

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的第一句: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译为:Men all know that salvation should be won.

“神仙”是中国道教的概念,对所谓超凡脱俗、有神通变化、长生不老之人的称谓。道家的最高理想是修炼成仙。基督教的最高追求是从罪孽中得到拯救而成为圣徒,这与道家的成仙一说存在观念上的很大差异。译者将原文置于译文语境中,对原文进行了主体性剖析,将“神仙”改译为“salvation”,以缓和原文与译文在不同宗教文化观念上的冲突,近乎完美地实现了翻译的动态对等。

又如:The then yong senator was struck by the powerful profile of his secretary od Asian descent,her rich black hair falling freely onto her shoulders,the intensity of her dark eyes.

译为:当时这位年轻的参议员为他亚裔秘书的出众容貌所倾倒:她一头乌亮秀发,瀑垂在肩,一双黑眸,波光潋滟。

就翻译“her rich black hair falling freely onto her shoulders,the intensity of her dark eyes”而言,如果用“乌发自由地披落在肩上”这样的译法,显然无文采可言。当然,译作“乌发披肩,亮泽飘逸”也未尝不可,只是用“飘逸”译“freely”似需斟酌,因为“飘逸”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是指人的神态,比较空灵,但是若用这一词语来显示“风吹仙袂飘飘举”那样飘然欲飞的状态,倒也比较坐实。“文辞之美有多种,结构整齐为其一。”[5]而此处译者应根据上下文语境,由表及里,恰当运用汉语四字结构,使译文通顺流畅,雅俗交融。

2.语法结构的重构,英汉语言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英语的句子较长,里面的修饰成分较多,各成分之间的连接多靠连接词或转折词。另外,定语、状语等修饰语的位置也和汉语的结构有差别。而汉语的句子相对较短,成分之间的连接主要靠词序和逻辑关系来完成,因此进行语境重构时需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功能来实现意义对等。

如:When Chou En-lai’s door opened they saw a slenderman ofmore more than average heightwith gleaming eyes and a face so striking that it bordered on the beautiful.Yet it saw manly face,serious and intellight,and Chu judged h im to be in hismiddle twenties.

原译: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可是,那是个男子汉的面庞,严肃而聪颖,朱德看他大概二十五六岁的年龄。

译文中除了词汇选择错误之外,句法结构上的重组也瑕疵颇多。如第一句,原文句子很长,里面有时间状语从句、后置定语和结果状语从句等。译为“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的是一个身材瘦长、比普通人略高一点的人,两眼闪着光辉,面貌很引人注意,称得上清秀。”其中,“人”前面的定语就过于臃肿,读起来让人很累。若将其分开翻译,效果就比较好。改译为:

周恩来的房门打开时,他们看到眼前站着个人,瘦瘦的,个头比一般人略高,两眼炯炯有神,相貌引人注目,可算得上秀气。可那充满阳刚之气的面庞却显得严肃,透着灵气。在朱德看来,这人大约二十五六岁。

如此改译后,译文句法结构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逻辑层次清晰,言简意赅。

3.根据语际转换后的文本结合原文,按译入语的语言规则进行描写

英语和汉语在意象描述语言上差别很大,特别是英语中委婉语的表达,若照直译,译文就不堪卒读,这时译者要根据原文和语际转换后的文本,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在脑海里构成一幅画面,然后再用译入语表达习惯和规则进行描写,再现原语文本风采。

如:……the government wanted the power to put the troops in.The restwas all fairy tale and falnnel.

译为:……政府需要的是出兵权。其他的都是些花言巧语罢了。

本例中的“falnnel”系英语俚语,其本意是“法兰绒”,在这里被用来婉指“谎话”“假话”。很难想象此处若直译成“其他的都是些法兰绒罢了”,读者会作何感想?拙见以为,这样的译文等于没译!由于各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审美观念,其语言必然打着民族和社会的烙印,此时,译者应发挥语言想象力,揭开面纱,译出语义。

又如:Gal/Guy Friday…$195-200 Some sten.6Mos-1 year experience.Learn fashion advertising and magazine layout.Good benefits.Fantastic Future.

译为:招聘男(女)秘书……周薪 195-200美元。应聘者须具备一些速记知识,具有半年至一年的工作经验。应聘后将学习时装广告和杂志的版面设计。福利优厚,前途美好。

这是一则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招聘广告,“Gal/Guy Friday”的字面意思是“男星期五或女星期五”,而委婉义是指“秘书兼杂务”。Friday实质上是英国作家DanielDefoe笔下的一个人物,他是 Robinson Crusoe的忠仆。因此“Gal/Guy Friday”对于以英语文化为背景的读者来说具有一定文化意象并能引发丰富的联想。但对中文读者而言是没有丝毫的内涵蕴含其中,这就要求译者在语际转换后结合原语文化,按译入语的语言规则进行描写。事实上,这种文化缺省现象是翻译过程中难以避免又无可奈何的遗憾。

三、结 语

译者在翻译的语境重构过程中在无从选择中进行选择,发挥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在“异域文化”与“本土主体”、“保守”与“逾越规约”的张力中,对文本进行语境重构。语境重构是译者捕捉并暂时固定源语文本意义的一种方式和一个过程,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周旋于各种冲突之间并在冲突中做出选择的过程。译者首先是一个原文的理解者,理解时试图进入原文语境中,对原文语码进行推理并得到相关联的解释。译语文本要进入另一语境中,尤其是两种语境冲突之时,译者只能选择改变原文语码,这样才能与新的语境结合,和谐互动才能产生新的意义,为文本在译语文化中争取了某种方式的存在,创造出一个作为审美对象的文本形式。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审美主体,而译者既是审美主体又是一定意义上的创作主体。在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中,作为翻译活动的焦点主体,则是对原文进行审美阅读和理解,经过创造传递给译语读者的译者。译者主体性永远是文化张力中的存在。

[1]BASSNETT,SUSAN.Translation Studis[M].3rd edition.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3.

[2]HAT IM,BAS IL.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49.

[3]DAV IS,KATHLEEN.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5.

[4]DOUGLAS ROB INSON.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1997:23.

[5]梁艳君.英汉对偶修辞的比较与翻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6):535.

(责任编辑 王莉)

On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and Recontextu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ZHANG Yan-qiu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Dalian Nationalities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Translation is an original subjective activity at the centre of a complex ne twork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whil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s a dynamic equilibrium existing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ed cultures in the modern context.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process of recontextualization involve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lexical,syntactical and discourse features of the transferred text so as to provide maximal comprehension and appreci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intended audienc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translation;recontextualization

book=7,ebook=171

H315

A

1009-315X(2010)04-0358-03

2010-05-06

大连民族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08A405)。

张艳秋 (1970-),女,吉林省吉林人,讲师,主要从事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英汉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张力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论张力
张力
张力2
I Like Thinking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