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文伟
(华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高校引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途径创新— —以海西高校“三支一扶”计划为例
骆文伟
(华侨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21)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有效解决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引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正成为高校积极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高校应充分认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战略意义,充分发挥高校的“促成、引导、帮助、激励、和推动”五大作用,引领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升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适应力。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2005年6月25日中央办公厅下发了[2005]18号文件《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下称简称《意见》),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当成了一个涉及全局的重大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各省组织实施了“三支一扶”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毕业生”计划等项目。这些面向基层就业的项目一经推出便引发热烈反响,很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有力地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开创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新局面。但是,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既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战略工程,也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事劳动部门、服务单位、高等学校、大学生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彰显合力。充分发挥高校引领毕业生到广大基层就业的作用,是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确保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顺利开展和整体推进至为关键的一环。
当前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造成其困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来自于高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人才教育和培养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它们相互交织而起作用。
1.1 高校的专业设置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但结构矛盾是主要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匹配,大学生就业必须与市场相接轨。由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较缓慢,脱离于市场需要,表现在高校专业设置和调整滞后,大学生所学专业结构与基层、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据了解福建省2009年度秋季考试录用公务员中设置了50个“三支一扶”计划专门职位,有3个专门职位因报考人数小于1:3不予开考,有9个专门职位无人报名。[1]无独有偶,福建省2009年度秋季参加服务基层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高校毕业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岗位需求,从专业结构看,目前基层农村缺乏临床医学、土建、畜牧兽医、市政工程、园林艺术、栽培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临床医学类安排岗位多而报名人数却寥寥无几,而其它已经饱和的专业毕业生占到了毕业生总数的90%。[2]大量毕业生改行就业,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可见毕业生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脱节。
1.2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滞后
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更新。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高校由于以下原因却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和市场需求。主要表现为:教学知识结构老化,学科专业内容更新不快,或更新不够,最新的科学成果并没有及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专业教学重理论灌输,轻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国情乡情社情教育;教学方式陈旧,尤其缺乏生动典型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的实践锻炼机会相对较少等等,都暴露出当前高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弊端。特别是我国实行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后,高校并没有真正很好地去研究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问题。对开展有针对性地培养适用性和应用性人才等方面也很不够,这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1.3 高校扩招引发的教育质量下滑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高校大跃进式的持续扩招满足了社会民众对教育的需要,但由此引发的另一些负面后果也接踵而来:一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二是造成学生生源素质差距拉大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从而给学校教学和管理带来诸多困难;三是高校扩大规模相应的辅助性政策和措施不能跟上,学校的教育资源、教学基础设施、师资队伍数量相对短缺以及教师对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等,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需求;等等这些其最终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高校的教学质量整体下滑,造成大学生素质的普遍下降,而失去市场竞争力。随着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不断放大,这一问题将日益突出。
1.4 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在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近期我们对海西8所不同类别的高校200名毕业生志愿者和800名在校毕业生作了相关调查。从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表示只是听说过有促进基层项目就业优惠政策,但不清楚有什么具体项目,有什么具体内容。调研显示,分别有11.18%和51.62%的海西在校毕业生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三支一扶”计划优惠政策,有66.7%的海西在校毕业生认为老师没有向他们推广“三支一扶”计划的相关政策。海西高校大学生对“三支一扶”计划政策知晓率低的事实,暴露了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宣传发动毕业生面向到基层就业工作的不足。调研还显示,毕业生志愿者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主要原因中,居前三位的依次为“锻炼自己积累社会经验”、“考公务员、考研等能够加分”、“争取服务期完能顺利留在原工作单位继续工作”,而“服从祖国需要希望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回家乡效力”仅列第四位和第五位。结果表明,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毕业生志愿者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动机趋于多元,部分毕业生志愿者功利化的倾向有所抬头,需要引起重视和引导。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够完善,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出台相应的面向基层就业的配套政策,部分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限于繁忙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难以有精力对于面向基层就业各个项目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并解读优惠政策,更谈不上对于报名参加面向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深入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后期的跟踪考核和反馈。
在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时,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促成、引导、帮助、激励、和推动”五大引领作用,才能形成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局面。
2.1 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促成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1)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基层社区服务”前移到大学阶段。就业指导的创始人弗兰克·帕森斯在1909年出版的《选择职业》一书中提出:高校的大学生通过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能够很客观的评价自己,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择业,不盲目地选择高薪和大城市就业,大学生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下基层社区锻炼(temper oneself in grassroots unit)[3]。国际经验表明,农村社区服务的特点在于它不同于一般的服务活动,尤其是经营性服务活动。社区服务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的弱势居民,如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优抚对象、以及其他居民提供保护和支持,促进社会公平,社区服务以福利服务为主,最为关键的是社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之间是一种互济互惠的奉献关系。社区服务追求社会效益为其最终目标,通过社区服务达到社会稳定。美国大学作为国家支持的高等教育系统接受这一工作的部分使命,鼓励大学生提供适当的服务,服务于社区——地方方式,因而拥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美国大学生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1985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也有基层社区服务工作经历。在美国,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理论经历了从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生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产生了如类型学、发展性、认知信息加工等理论,尤其是著名的社会学家班都拉创造性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传统的学习理论,如桑代克的联结理论、华生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等几乎都局限于直接经验的学习,不能解释人类许多习得的行为,他强调间接学习即观察学习的重要性。[4]这些特征对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对接工程。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也不断增强。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根本还是要靠市场,必须坚持以市场导向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毕业生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由于缺少对基层人才需求的预测和预报,很多大学都愿意把培养方向定位在大中城市,很少有针对基层的。从高考选择志愿,到大学专业设置,到毕业生的流向,都没有为到基层就业做好准备。本来专业对口的就少,能来农村的毕业生就更少了。“三支一扶”计划是一个把高校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紧密对接的系统工程。首先,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以及高职专科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应主动调整,实施自己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与基层需求相对接,做到招生与就业联动;也可以实行面向农村基层的“定向招生和培养工程”,即根据农村基层的需要,与地方政府协作,适当采取优惠政策,面向偏僻、贫穷地区定向招生,毕业后回原地区基层和艰苦行业就业。其次,高校原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也应主动改革,使之与基层需求对接,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计划和教学改革实践中加以体现。
加快面向基层就业见习的基地化建设。面向基层就业见习基地是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前哨站。面向基层就业见习基地的建立不仅提高毕业生适应基层能力、提供实践机会,而且也可以为基层培训员工,将基地成为基层单位储备人才的“蓄水池”。高校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加强与各地方和基层单位联系协作,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培训和见习基地。以基地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毕业生思想教育、就业指导活动和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实习、就业实践活动;以基地为依托,做好信息反馈,为学校教学改革、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当然,基层就业见习基地的建设可能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诸如基地的运作模式、录用机制、见习期间的劳动合同、各种保险以及实习补贴等等,也亟待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在少数的大学生对农村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多甚至知之甚少,正如一位海西毕业生志愿者在《支农日志》中提到:“如果没有参加‘三支一扶’计划,我根本无法想象现在的农村竟然如此落后,信息如此闭塞,农民如此贫穷,农业如此困难……”。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农村、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创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亲身体验基层生活、了解农村新貌的同时,切身感受基层对人才渴求和基层事业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2 发挥就业教育主动性和实效性,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应认真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坚持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形势,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地调整就业期望值,培植从基层起步就业、创业的价值取向。
在教育内容上,应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坚持职业观、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的系统教育的基础上,体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引导,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面向基层就业的职业意识。二是突出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大学生甘于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作风。三是突出国情教育和社情教育,把《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题纳入必须内容,帮助大学生客观分析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面向基层就业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把握历史机遇,到基层建功立业。
在教育形式上,应注意丰富形式,完善手段,努力实现“三个结合”。一是教育指导过程的全程化和阶段化相结合,既将就业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又要整体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二是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就业工作的全员化相结合,动员学校各部门的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就业教育的合力。三是组织方式的多样化和组织手段的现代化相结合,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业渗透、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教育实践、个案咨询等多种形式,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教育指导效果。
在教育效果上,应注重实现学生就业观念的“五个转变”。一是实现由精英就业观向大众就业观转变,乐于做具有一定知识的普通劳动者。二是实现以个人利益为中心就业观向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中心就业观转变,在考虑个人利益得失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三是实现从城市就业向农村就业转变,就业岗位基层化。四是实现由逆向就业向顺势就业转变,认清大势、顺势而为、积极应对。五是实现一次就业定终身向动态终身择业观的转变,树立“锻炼为先,成长为重”的就业观念,把初次就业当作是一次学习锻炼的好机会。
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是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目前大学生利用率最高的就业服务体系。从海西高校“三支一扶”计划的调研情况看,海西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面向基层就业项目重视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理论研究不深;(2)停留在日常事务性工作,教育和就业服务功能弱化;(3)重视前期推荐考核,忽视后期跟踪反馈;(4)缺乏与政府、人事劳动部门的有效沟通等。为此,应遵循以下服务原则:一是确立人本化的就业服务理念。注意以学生为本、全面服务,应突出多样化,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指导。二是突出市场化的就业服务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确立“高校——市场——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模式,加快与就业市场的联系。三是建设信息化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建立起信息有效对接、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方便快捷、覆盖面广、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
高校可以通过制定《关于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奖励办法》,设立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专项经费,授予“赴基层就业毕业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对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专项奖励;实施基层定向就业工程,凡自愿到西部、基层、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就业的大学生,签订面向基层定向就业协议的大学生后,在校期间可享受部分减免或全免学费;改革优秀毕业生评选制度和国家奖学金评选制度,预留专门指标向参加包括“三支一扶”计划在内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且学习成绩优良的毕业生倾斜。
从调研分析的结果看,一方面是中央以及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海西高校不同程度对“三支一扶”计划等面向基层就业项目主动性不强,重视不够,组织不力,发动不够,政府和高校“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较为突出,只有实现中央——地方——高校的三方联动,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为此,高校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相关同志莅校进行政策宣讲,并与大学生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大力宣传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典型事迹;通过召开巡回报告会等形式邀请各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的标兵或典型人物献身说法,唱响到基层、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主旋律,在全体毕业生中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
[1] 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福建省2009年度秋季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EB/OL].[2009-08-14].http://www.fjkl.gov.cn/news/dd46082a-7628-480f-bd45-f3985ba7e7b4.
[2] 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省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秋季省属事业单位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统一笔试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EB/ OL].[2009-09-04].http://sy.fjkl.gov.cn/Start/NewsView.aspx?NewsID=497.
[3] Parsons,F.Choosing a vocation[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09.
[4] Bandura,A.Social learning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77.
责任编辑:刘 琳
The creative way of universities’guidance for graduates to get jobs in grass-root units——An example of“Three Supports and One Assistance”in universities of west coast
LUO Wen-wei
(College of Public Management,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21,China)
In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situation of employment,solving the constitutive contradi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for talents and guiding graduates to get jobs in grass-roots units become a new issue that universities are facing.Universities should know fully the strategic meaning of graduates'grass-roots employment and exert the functions of facilitating,guiding,helping,prompting and driving so as to guide graduates'employment and enhance their adaptability.
university;graduate;grass-root employment
G645
A
1009-3907(2010)08-0104-04
2009-12-23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009B018)阶段性成果
骆文伟(1969-),男,福建惠安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