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健
(长江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湖北荆州434023)
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及居住条件需求
赵永健
(长江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湖北荆州434023)
大学教师是一种学术职业,其职业特点对居住条件有着特殊的需求。但从现实情况看,当前大学教师的居住条件很不尽人意,不利于大学教师从事学术生产活动。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大学教师的居住条件。
大学教师;职业特点;居住条件需求;现状;对策
住有所居,无疑是每个无房者的梦想。而对于特殊的职业群体来说,居所并不仅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生活起居的地方,还兼有工作场所的功能,因而对居住条件还有一些并不过分的特别的需求,即在解决住有所居的同时,尽可能地做到“居适其需”。笔者试对大学教师的职业特点、住房需求及保障措施进行初步探讨。
学术职业是一种有别于行政官员、商业工作者、工人、农民的社会职业。在广义上,它泛指一切从事学术活动、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的人。学术职业与大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类世世代代累积起来的知识系统化和理性化的过程中,知识发生了分类和分层,一些知识开始从经验知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需要归纳、抽象和思考然后才能传播的理性知识。当学者把这些工作作为一种生存方式时,就形成了一种职业——学术职业。而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正是高深知识的加工、传播、创造和应用工作。因而,在狭义上,学术职业特指大学教师这一职业群体。
美国学者阿特巴赫在对学术职业的研究中曾特别指出,学术职业尽管是由“一些小社会、一些各不相同的社会”组成的,内部呈现相当的异质性,但学术职业又是一种内部黏合性较强的职业。学术职业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和个体与职业群体之间,通过具有共同凝聚力的价值复合体,形成一种基本的和普遍的职业模式,这种模式被明确地公式化为职业规范系统,它规定了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内学者阶层的职业角色应该是什么。[1]
大学教师所从事的是以高深知识为工作对象的学术活动,在他们的工作中,“知识就是材料,研究和教学是主要的技术”。这种学术活动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探究性。探索和发展知识是各种学术活动内容的基础和源泉,是整个学术活动的核心。尽管学术活动的内容极其丰富多样,但无论从事哪一类学术活动,只有以探索和发展知识为基础,将探究活动贯穿于其他活动之中,并作为从事活动的灵魂,才能称得上学术活动。
二是自由性。大学教师崇尚学术自由。现代大学中的学术自由,是指学术活动主体在个人治学中应免于外部干涉。阿特巴赫认为:“没有学术自由,重要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可能是真正有效的。”[2]因此,必须在学术效率与学术自由的价值选择上进行认真权衡,多一些对学术工作者自由权利的尊重,这样才会有真正的知识生产效率。
三是自主性。学术探究活动极具复杂性,对此有着深刻理解和体味的探究者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自觉的状态。因此,相对于其他职业而言,学术职业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教师可以自主确定专业方向,选择讲授的课程及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甚至考试方式;自主确定研究方向,选择研究课题;自主决定社会服务的方向、内容;自主安排时间。”[3]
此外,学术活动还具有学科性的特点,活动都在一定的知识范畴中进行,大学教师都“忠诚于他们所专的学科”。
作为学术工作者,大学教师在工作方式上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行业从业者的诸多特点。
其一,以个体劳动为主。大学教师的劳动不是体力劳动,也不是一般的脑力劳动,而是以教学、科研等学术活动为主的脑力劳动。脑力劳动的性质决定了大学教师的劳动多以个体的、自由的和分散的方式进行,其劳动过程是通过个体智力活动对作为工作对象的高深知识进行识别、转换处理——传递、存贮、再加工,检索、收集、整理、鉴别文献资料、著书撰文等科研活动及备课、授课、辅导、批阅作业、答疑等教学活动多是个人独立完成的。
其二,自主性强。大学教师工作在不同学科,即使在同一学科,也分为不同的方向,相互间依存性小,因此,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更多地体现出教师个人自主、自觉、自为的特点。在教学上,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自主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上,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虽然教师的工作业绩受到学校管理部门的监控,但他们完成工作的过程更多地体现教师的自主管理。这与大学里强调学科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是高度一致的。
当然,大学教师也注重在学科组织内的集体协作,在当今时代,即使杰出的学者也不可能在复杂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中一个人包打天下,因而,个体性和自主性是相对的。
其三,工作没有时空界限。由于大学教师从事的是以个体方式进行的复杂的脑力劳动,一般不实行“坐班制”,备课、批阅作业、从事科研等大都是在自由支配的时间中进行的,且由于对学术问题的思考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中断,因而,大学教师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工作和休闲界限,很难认定一位大学教师何时在工作,何时在休息,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教师,他的工作往往是全天候的。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个人生活空间的居住之所也会更多地成为其工作场所,这里,有他长期积累的各种资料和书籍,有他熟悉而安宁的环境,有他可以通宵达旦工作的生活条件……在这里,他的工作和生活可以成为浑然难分的整体。
“学者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4]由其职业特点所决定,大学教师的生活需要常常含有工作需要的意义。就居住条件而言,对大学教师来说,不仅仅是纯生活的需要,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工作的需要。笔者认为,大学教师对居住条件有以下特殊需求:
第一,居住环境应尽可能幽静。大学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家中工作,作为以知识为加工对象的脑力劳动者,幽静的居住环境对他们十分重要。因此,其居住区在布局上应以公共建筑与闹区和周边道路相隔,形成独成一体的清幽环境;或通过高、中低不同层次的绿化,将居住区与外界相对隔离,创造远离尘世、清净无为的空间氛围。居住区应以清净、淡泊、简朴、悠闲为特征,以清爽简单的建筑、清幽自然的外部环境,帮助人们恢复迟钝了的想像和中断了的思路,尽快进入心骛四极、神游八荒的物我两忘之境。
第二,居住地点应尽可能集中。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学科范畴中进行的,在长期的学术活动中,逐渐形成了本学科特有的处事习惯和思维方式,特有的学科文化,特有的价值标准和情感归属,因而,他们喜欢“同类而居”。同时,随着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学科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不同学科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日益频繁,毗邻而居有利于相互切磋,观点碰撞,产生新的学术思想,并可在多层次、多方面实现其交际动机。此外,便于学校为教师提供生活和工作上的服务,以利于教师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履行各种学术责任。
第三,居所应有一间独立的书房。“上有天堂,下有书房”的说法可能夸张了一些,但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绝对是很多读书人热切期待的一个梦想,他们都有一个从书籍到书橱,到进而向往一间书房的心路历程。如果说不少人只是在这里滋润心灵、进行文化消费的话,那么,书房则是大学教师从事精神生产、文化创造的地方,是他们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工作场所。故此,对大学教师居所的书房设计尤为重要,既要考虑采光、通风等因素,还应考虑其空间位置,尽量避免家庭成员活动的干扰。面积大小倒不十分重要,“室雅何须大”!梁实秋先生说过:“书房的大小好坏,和一个人读书写作的成绩之多少高低,往往不成比例。”我们有理由相信,多一间大学教师的书房,就有可能多一盏“塞纳河上的灯塔”。
第四,希望由所在学校提供房源。这无疑是当前大学教师的普遍愿望,这样可以更多地得到学校周到而切合工作实际的管理和服务,便于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这里提出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而言的。大家知道,在古代和近代,教师曾经是“自由职业者”,即“以自己才力,供于他人,取其报酬,而无一定之雇佣机关者”[5];后来,教师成了国家干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大学人事制度的逐步改革和我国劳动者全员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以及知识、教育经济价值的充分凸显,大学教师有了再一次成为“自由职业者”的社会环境,大学教师的自由流动将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成为现实。[6]我们身边的诸多事例表明,这一天正在到来。那么,大学教师流动到一所新的大学后,住房如何解决?任由他们自己去租去买吗?如此,将问题多多。笔者以为,最好还是由所在学校提供房源,其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必须是“学校提供的”。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而且可以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宿感,并由此而产生凝聚力。
从现实情况看,当前大学教师的居住条件很不尽人意。
其一,无房人员逐年增加。世纪之交,我国高校的规模空前扩大,各高校引进了大量的师资。然而,这些新进人员没能赶上福利分房的“末班车”,面对日益上涨的房价,他们只能“望房兴叹”。因此,高校无房人员逐年增加,尤以青年教师为甚。
其二,住房面积不达标住户比例大。大学教师的现有住房基本上是原福利房出售给教职工的,绝大多数住房建于计划经济年代,面积小是其基本特征。以C大学为例,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的住宅占全部住宅套数的17.17%,7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占全部住宅套数的近60%。不仅面积小,且大多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全,难以满足教师的住房需求[7]。
其三,周转房房源极其有限,且很难周转。由于学校过早地退出了住房供应体系,致使学校的周转房房源极为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的住房要求。面对市场过高的房价和教师流动性大的现实,教师缺乏购房冲动,因此,有限的周转房很难实现周转。
问题显而易见:一方面,大学教师住房难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另一方面,现有住房不能满足其职业需求。
唐纳德·肯尼迪认为:大学是担负学术责任的学术机构,它“以学术为根基,围绕高深知识的特性,进行各种各样的传承与创新的活动,履行对社会的责任”[8]。大学教师是大学学术责任的具体承担者,学校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尽可能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以提高他们承担学术责任的能力。因此,应把兼顾大学教师特殊住房需求的教师住房保障工作纳入学校重要的议事日程。
经济适用房是根据国家政策提供的半市场化的政策性保障住房,无论是根据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定还是大学教师的实际需求,它都是高校住房的主流房源。兼顾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住房的特殊需求,高校应把多方筹集具有独立小区的经济适用房房源作为重中之重。
第一,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由政府划定环境适宜的专门的区域,集中建设专供大学教师按政策购买的经济适用房小区。这既符合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规定,又充分照顾了大学教师对住房需求的特点,体现出政府对大学的支持,对大学教师的关怀。
第二,与开发商合作,为高校建设集中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开发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大学教师按政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建设项目免收城市基础建设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由政府负担”。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利用自有土地而进行的“集资建房”活动,国家早有优惠政策,国务院24号文也没有废止高校集资建房的规定,应继续贯彻执行。2006年,国家制止集资建房主要是针对国家机关利用职权、扭曲市场、滋生腐败现象等问题提出的,这似与高校关系不大。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这方面以务实的精神进行了大胆的探索[9]。集资建房并非福利分房,而是按政策以市场的方式运作,其优势在于:一是本单位对职工情况最关注,反过来职工住房问题对本单位工作的影响也最大;二是本单位对职工的情况最清楚,解决问题时更有针对性;三是在现阶段住房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住房困难群众为数众多的情况下,单位过早地退出住房供应体系,政府的压力更大,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需要的时间更长。因此,集资建房应该是现阶段高校筹集经济适用房房源、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高校要建设和筹集一定数量的教师周转房,并以周转房的方式作为教师住房的主要供给方式。它既是解决教师当前住房困难、满足教师住房特殊需求的实际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顺应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适应教师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而自由流动之必须,定将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历史影响。因此,高校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建设和筹集能满足教师特殊需求的周转房房源,供流动性日益增强的大学教师租住。这不仅为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又有效地破解了学校发展过程中住房永远无法满足需要的难题。
国务院国发[2007]24号文和国家七部委日前发布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均规定,经济适用住房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左右,尽管也要求各地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合理确定,但如此的面积规定显然无法满足高校教师对住房功能的特殊要求。令人尴尬的是他们的收入水平又只能在经济适用住房的保障范围,多数人不可能面向市场购买面积较大的商品住房。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以下4种途径值得探讨。
第一,争取政府给予高校更优惠的政策,在制定有关住房政策时,对供高校教师购买的经济适用房的套型标准上适当放宽,可考虑90平方米左右的套型标准,使之更加符合高校教师住房特殊需求的实际。
第二,各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经济竞争的实力,均制定了一系列引进高级专门人才的优惠办法,其中一般都涉及到有关住房的保障优惠政策。高校教师也属于各地人才群体中的一部分,地方政府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理应惠及属地的高校。
第三,可试行对高校教师住房面积的分段计价。即在国家规定的面积内享受经济适用房的价格,超出部分实行市场计价,减轻高校教师购房的经济负担。
第四,在以上方案都行不通的情况下,只能由高校自己提高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标准,让大家买得起住房,以解决高校教师住房困难。不过,这将进一步增加高校办学成本,加重学校的负担。当然,提高货币化补贴标准也需要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1]郭丽君.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聘任制[J].现代大学教育,2007 (6).
[2](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变革中的学术职业——比较的视角[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献君.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特点及实施策略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3(5).
[4]顾建民,董小燕.美国高校的学术反思与学术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5]中国大辞典编撰处.汉语词典(简本)[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57.
[6]刘尧,王焕轶.大学教师应当回归自由职业者身份[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7]赵永健.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住房保障工作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8(5).
[8](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杜,1998.
[9]刘凤瑞,李景国.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2mail:yuanlh@yangtzeu.edu.cn
book=221,ebook=221
G645
A
1673-1395(2010)01-0081-04
2009212210
赵永健(1955—),男,湖北荆门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