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妍
二战后韩国的政治变迁及其启示
张晓妍
介绍了二战后韩国政体由威权主义向民主政治变迁的过程。通过分析韩国政治模式变迁的原因,认为渐进式的民主改革是促进经济的有效途径,政治民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腐败是阻碍民主政治的绊脚石;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必须适合自己的国情。
韩国;政治;政体;威权主义;民主
1945年二战结束后,韩国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在美苏冷战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大韩民国建国后引进了西方式的民主宪政制度。李承晚执政时期,始终不重视政治经济的发展,把旧李朝的许多官僚作风恢复起来,例如强行修宪、操纵选举等。1960年4月人民起义推翻了李承晚政府,组成以许政为代总统的过渡政府,不久进入张勉政府时期。1961年5月16日,以朴正熙为首的军事集团发动军事政变,从此韩国进入了军人统治的威权主义政权时期。
威权主义政权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出现的军人政权,或由非军人统治的(一般是一党执政)具有高度压制性的政权[1]。威权主义政权也可以被认为是介于极权政体与民主政体之间的一种较为温和的专制型政体。朴正熙军政府就具有典型的威权主义特点。
朴正熙上台后,迅速确立了威权主义统治的政治模式和“经济发展第一、增长第一、出口第一”的战略方针,执行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政策,摧毁一切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障碍,大力扶植大型企业。正如他自己所说,“五一六军事革命”的核心在于民族的产业革命化。他认为如果经济部门没有希望,其他部门的改革和正常发展便无从谈起[2]73。1961年7月,成立经济企划院,由副总理直接管理,其中职员大多为经济、政治、公共管理的专家。这种以经济发展为先的治国路线,彻底改变了韩国的经济面貌。韩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完成了重工业的建设和产业的升级,造就了一大批享誉全球的大企业集团。韩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79年达1640美元,创造了“江汉奇迹”,与台湾、香港、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同时,朴正熙政权还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动员机制,发起了以改造农村为主的新村运动。
朴正熙认为经济比民主更重要,为了迫切的经济建设可以暂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从他上台到遇刺身亡的这段时期,先后三次修改宪法,扩大总统的权力,这严重破坏了宪政程序和政治运作规则。朴正熙是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在他统治时期一直依靠军队来维持统治,使得军队干政的倾向不断扩大,并在社会中无限蔓延。军人干政导致政党功能被弱化。
朴正熙之后全斗焕上台,他的统治是威权主义的继续,此时威权主义的弊端逐渐暴露。经济与政治的不均衡、不协调发展,使威权主义政权的合法性不断丧失。在韩国民众各种抗议形式高涨的情况下,1987年6月29日,韩国总统卢泰愚发表了著名的“6·29”民主化宣言。“6·29”宣言的主要内容是:一是通过与在野党的协议,迅速改宪,实行直接选举总统制,1988年2月实现政权的和平交替;二是修改总统选举法,最大限度地进行自由公正的选举;三是为了国民的和解,赦免金大中并恢复其政治权利,释放政治犯;四是扩大和保障国民的基本人权,民正党将经常与人权团体协商;五是保障新闻和言论自由;六是实施地方自治,保障大学和教育的自治;七是开展健全的政党活动,推行对话政治;八是消除流言蜚语,进行社会净化,创造彼此信任、充满活力的社会共同体。这个宣言可以看作是韩国政治民主化的开始,是韩国政治从威权主义走向民主的标志。
韩国政治能够从威权主义走向民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现代化的实现。韩国的经济腾飞始于朴正熙主政时期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4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国民生产总值在1979年已达640亿美元,步入了新型工业化国家行列,并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经济现代化的实现为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和精神基础。正如亨廷顿所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经济发展将为民主政权创造基础。从短期看,迅速增长和经济危机将会瓦解威权政府。如果在没有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增长,民主将能够缓慢发展。”[3]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结构持续分化。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断减少,中产阶级日益崛起,虽然他们在经济上较为受益,但是在政治上却被疏远,有一种“相对剥离感”。他们更加重视政治生活中的民主秩序,社会期望比原来更高,最终促成了多元社会的形成。因此,原来的军人威权主义统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转型。
二是威权主义合法性的丧失。政治合法性是政治统治的基础。威权主义统治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虽然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迎合了人们的愿望,但也产生了许多削弱其合法性的负面影响。当一个政治体系出现合法性危机,这合法性危机不断加深,就必然导致这个政治体系崩溃。朴正熙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经济绩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在经济不发展的时候维持政权,提供合法性,又可以在经济发达和人们需求层次提高以后使得原有的政权丧失合法性[2]175。威权主义的模式助长了财阀势力集团,导致政治生活中政商勾结和政治腐败现象严重。一些政治家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并与财阀进行权钱交易,使得政党腐败恶化,这直接动摇了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也导致韩国政党制度化程度低,管理不健全。随着经济现代化的实现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韩国公民的政治文化和意识也朝着民主、参与方向发展,民主化运动不断高涨,激起了他们对威权主义的反抗。
三是国际因素的催化。国际政治环境对一国国内政治变迁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自由、平等、民主准则逐渐为全球人民所接受,东欧、拉美等国家纷纷进行了民主化的政治改革,掀起了推翻威权政治统治的浪潮,如1974年葡萄牙独裁统治垮台,1986年菲律宾马科斯政权垮台。另外,美国对韩国威权政府不断施压,将其视为经济竞争对手和推广西方价值观的障碍,这些都不利于韩国威权政体的继续存在。
通过对韩国的政治变迁道路和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韩国在二战后受美国等外来势力推动所进行的民主实验破产后,便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和特点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已经基本具备了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有了多个政党相互竞争的政党体制、人民普遍参与的选举机制以及处于壮大中的市民社会。韩国的民主政治体系虽然至今还不是很成熟,但其从威权主义走向民主的过程仍可以给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第一,政治民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渐进式的民主改革是促进经济的有效途径。朴正熙政权将“经济发展第一”的方针作为单一的国家目标,忽视了民主政治建设。他在《我们国家的道路》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内部条件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承受民主政制,因为我们的君臣观念决不可能在一个晚上就被某种民主思想所改变。在我们的农村存在着大量的文盲,那里经济落后,传统文化势力很强。在城市,存在着大量失业和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最主要还是因为国家工业发展水平从整体来看仍然很低。”[4]朴正熙认为,民主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为了迫切的经济建设可以暂时以牺牲民主为代价。这种经济与政治的非均衡与不协调发展成为了朴正熙以后的政治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重要根源。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的持续分化,中间阶级、青年学生等势力不断崛起,而政府却未为这些社会利益集团提供合法的利益表达渠道,反而对其进行限制、压制,阻碍了市民社会的自主作用,使得统治者的合法性危机不断升级。因此,国家的政治民主建设必须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民主必须与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政府应发挥自身的作用,适时地引导渐进式的全面政治体制革新,适应经济发展的步调。与此同时,还应突出和重视市民社会的自身协调作用,通过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合作,来弥补政府能力的空缺,从而发挥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双向互动作用,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杜绝党大于法,开辟反腐新路,从根本上治理腐败。腐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就会成为吞噬执政党合法性的毒瘤。腐败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通病,虽然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哪种形式都会成为阻碍民主政治的绊脚石。由于韩国的政党组织发展和活动规范不健全,政党财政管理不完善,尽管卢泰愚之后的每届政府都宣称大力惩治腐败,但是政党腐败和政治家腐败仍然成为韩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大痼疾。因此,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党,杜绝党大于法,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注意法制和道德建设的结合,形成法律的外约机制和道德的内约机制相结合的双重制约,从根本上治理腐败。
第三,选择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一国的国内政治状况会受到国际政治大背景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选择应顺应国际大趋势,但不能照搬他国的既定模式,要根据本国的情况,选择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亨廷顿把20世纪70-90年代定义为全球民主化浪潮的第三波,韩国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国际性的因素是韩国政治变迁的外部推动力。美国在1987年6月27日通过了对韩国民主化的促进决议案,要求韩国举行自由的公民选举。这并不是说现今各国的国内政策会受到他国的左右,但应看到的是,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任何国家不能干涉他国内政,也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要求和衡量他国。各个国家有权依照国情选择各自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其市场经济的模式和民主的道路也会因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状况的差异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实践运作形式。值得注意的是,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民主也是人类政治发展的崇高理想,民主政治必然是未来人类政治发展的目标。
[1]罗荣渠.各国现代化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274.
[2]郭定平.韩国政治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82.
[4]朴正熙.我们国家的道路[M].陈琦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153.
book=29,ebook=116
D73/27
A
1673-1999(2010)11-0029-03
张晓妍(1984-),女,陕西渭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专业2009级博士研究生。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