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行血消瘀止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经漏的体会

2010-08-15 00:49:29王文静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行血消瘀经血

王文静

(山西省祁县贾令镇卫生院,山西祁县 030900)

经漏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证。我在临床上自拟益气行血、消瘀止血方治疗该类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有15例是慢性患者,病程在半年以上,最长达2年,病情时轻时重;有5例是首发病例,病程亦有两个月,这些病例经临床分型均为气虚血瘀型。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分型,自拟基本方:黄芪30-6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延胡索15克、 白芍15克、益母草20克、川芎12克。治疗期间嘱病人忌食辛辣刺激、冷饮,要保持心情愉快。

1.3 典型案例

程某,女,38岁,2004年3月1日初诊。患者月经紊乱,淋漓不止已有2年。因4年前生育第二胎之后,阴道一直流血,量多,有时色淡,有时深紫,夹有小血块。每次流血7-8d,停3-5d后再发生流血状况,伴有腰膝酸软,气短乏力。本次来诊,月经已干净后3d,又来潮7d,量不多,血色淡褐色,少腹隐痛,气短乏力,活动时更甚。面色恍白,食欲尚可,睡眠较差,头晕,舌质淡,苔白,脉沉迟,微涩,治宜益气行血兼消瘀止血。处方:黄芪6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延胡索15克、益母草20克、共3剂。服上方3剂后,患者月经量增多,夹有紫黑色血块,但行经后少腹隐痛消失,气短乏力减轻,面色较前红润,脉亦沉迟无涩滞感,继服上方5剂。随访:经漏止,月经正常,经行顺畅,连续3个周期未见经漏之象,已能正常工作。

2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痊愈:经血止,月经调为正常,连续三个月未复发。好转:经血止,月经复潮后一个月正常,第二个月又经漏,但血量减少。未愈:经漏仍同治疗前,未见改善。20例患者中痊愈13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0%。

3 体会

妇人以血为本,《诸病源候论》“崩中漏下候”指出“冲任之脉虚损,不能制约其经血,故经血非时而下”。指出经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有关。但由于损血耗气,日久均可转化为气血俱虚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气虚行血无力,故血行缓慢,必有血瘀之候,血瘀则进一步加重血液运行迟缓,则会离经而致漏下。气虚摄血无力,气的固摄能力减弱,则漏下不止。本方中用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健脾益气活血,气旺则血行。当归、白芍、川芎补血行血,补血中有动,行中有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经脉,使血行通畅。延胡索理气止痛,行气理气,气顺血行通畅。益母草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诸药合用,共达健脾益气、行血、活血化瘀而达到气血条畅、经行通利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猜你喜欢
行血消瘀经血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化浊行血汤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天津中医药(2023年9期)2023-09-19 00:39:56
“大姨妈”应接不暇或子宫肌瘤作怪
家庭医学(2022年20期)2023-01-09 10:21:34
自拟清热消瘀利胆方联合熊去氧胆酸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肝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益胃消瘀颗粒对萎缩性胃炎大鼠胃黏膜肠化的影响❋
浅析谌曦主任医师从虚、湿、瘀论治脉痹思路
经血发黑怎么回事
经血逆行说倒经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11
养阴行血方对视网膜光损伤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经血颜色发黑是何因
伴侣(2017年1期)2017-01-10 18:05:03
《血证论》之治血四法浅析
河北中医(2015年2期)2015-03-20 04: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