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静
(山西省祁县贾令镇卫生院,山西祁县 030900)
经漏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证。我在临床上自拟益气行血、消瘀止血方治疗该类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有15例是慢性患者,病程在半年以上,最长达2年,病情时轻时重;有5例是首发病例,病程亦有两个月,这些病例经临床分型均为气虚血瘀型。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分型,自拟基本方:黄芪30-6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延胡索15克、 白芍15克、益母草20克、川芎12克。治疗期间嘱病人忌食辛辣刺激、冷饮,要保持心情愉快。
1.3 典型案例
程某,女,38岁,2004年3月1日初诊。患者月经紊乱,淋漓不止已有2年。因4年前生育第二胎之后,阴道一直流血,量多,有时色淡,有时深紫,夹有小血块。每次流血7-8d,停3-5d后再发生流血状况,伴有腰膝酸软,气短乏力。本次来诊,月经已干净后3d,又来潮7d,量不多,血色淡褐色,少腹隐痛,气短乏力,活动时更甚。面色恍白,食欲尚可,睡眠较差,头晕,舌质淡,苔白,脉沉迟,微涩,治宜益气行血兼消瘀止血。处方:黄芪6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20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延胡索15克、益母草20克、共3剂。服上方3剂后,患者月经量增多,夹有紫黑色血块,但行经后少腹隐痛消失,气短乏力减轻,面色较前红润,脉亦沉迟无涩滞感,继服上方5剂。随访:经漏止,月经正常,经行顺畅,连续3个周期未见经漏之象,已能正常工作。
疗效标准:痊愈:经血止,月经调为正常,连续三个月未复发。好转:经血止,月经复潮后一个月正常,第二个月又经漏,但血量减少。未愈:经漏仍同治疗前,未见改善。20例患者中痊愈13例,好转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0%。
妇人以血为本,《诸病源候论》“崩中漏下候”指出“冲任之脉虚损,不能制约其经血,故经血非时而下”。指出经漏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约制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与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有关。但由于损血耗气,日久均可转化为气血俱虚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气虚行血无力,故血行缓慢,必有血瘀之候,血瘀则进一步加重血液运行迟缓,则会离经而致漏下。气虚摄血无力,气的固摄能力减弱,则漏下不止。本方中用黄芪、党参、山药、白术健脾益气活血,气旺则血行。当归、白芍、川芎补血行血,补血中有动,行中有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通经脉,使血行通畅。延胡索理气止痛,行气理气,气顺血行通畅。益母草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收缩子宫的作用。诸药合用,共达健脾益气、行血、活血化瘀而达到气血条畅、经行通利的作用,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