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益群
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初探
柯益群
分析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紧迫性,阐述了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特点,提出了发挥领导表率作用、树立先进学习理念、搭建良好学习载体、制定科学学习内容、建立长效学习机制等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应走在前列的途径,以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加有效的科学化发展。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党建
高校作为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创新知识的重要阵地,拥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资源优势,理应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走在前列。这不仅是高校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提高高校治校水平,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科技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党组织是高校的政治核心基础,作为高校主体的高校广大教职工党员,与其他行业的党员不一样,更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改进思维方式,丰富实践经验,不断超越自我。
随着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党组织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领导或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理论学习教育重视不够,布置多,检查少,党员理论学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党员教育内容和形式单调。党员学习教育的方法、方式不够丰富,形式单一,针对性还不够强,缺乏吸引力。三是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由于党员学习教育没有贴近实际,加上党内民主机制不够健全,党员民主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他们对党内事务往往缺乏动力和兴趣。
这些问题在当前高校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由此也凸显了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紧迫性。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更加迫切要求高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中走在前列。
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师生员工共同理想,共同的事业或使命,使党员致力于实现他们关注的事情,凝聚集体智慧,在共同愿景指导下,使每个党员认识到学习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政治责任,从而不断地为实现这个“共同愿景”而努力学习,勇于实践。高校建立全校党员师生的“共同愿景”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党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1]。教师要为人师表,树立教书育人、管理服务的理念;学生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
加强学习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它不仅关系自身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关系整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和学校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论是大学生还是教师,都应当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追求,养成勤奋学习和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自我超越,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能否将学习的内容应用于实践,能否以学习力推动创造力是检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如果一个党组织仅仅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不能把学习的形式和内容转化实用成果,这样的学习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型党组织。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习能力,在先进学习理念的基础上,通过知识的积累、外部的催化,不断激发创新,真正使学习成为创新的源泉,成为开拓前进的动力,从而促进学习与实践的全面开展。
学习型党组织,既强调学习是党员个人责任,又注重党组织的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学习方式,个人学习是党组织学习的基础。只有党组织成员在团队学习中不断交流讨论和不同思想间的碰撞,最终形成整体共识、智慧和力量,从而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中坚力量,其一言一行对基层的一般党员、干部都具有强大的行为导向和带头示范作用。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做学习的主体,又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率先带头制定学习计划、带头参加学习活动、带头撰写理论文章、带头深入基层,达到学以致用。同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做到四个表率:一是要成为自觉学习的表率。当今时代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涌现阶段,不仅要学习时事政治理论,还要自觉广泛学习历史、经济、科技、法律和信息网络应用等知识。二是要成为勤学善思的表率。学习不思考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化作自己的认识,只有坚持勤学善思,带着工作问题学习,才能带动部门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要成为端正学风的表率。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多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关系党的兴衰和事业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学习中要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四是要成为学以致用的表率。要善于把学习融入到工作中,使工作成为不断学习、深化学习的平台。要把学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充分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之中,不断提高岗位工作水平。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纪,每个人都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高校是知识创新的重要阵地,更要引导师生党员在思想上转变、观念上转变、学习上转变,充分激发自身潜能并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树立以下“四个理念”: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高校师生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化,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引导师生党员进行知识更新,开展终身学习,积极创造学习条件,使师生党员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二要树立“自主学习”理念。高校师生党员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而不是迫于外界和社会的压力学习。持续提升学习动力,不断创造自我和超越自我,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三要树立“工作学习”的理念。高校师生党员要把工作的过程看成是学习的过程,将每一项工作作为一次学习的机会,在工作中学习、积累经验,要善于在继承前人劳动成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新的理解、新的看法、新的思路,并能够应用现实工作中、生活中;四要树立团队学习理念。高校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要强调学习是党员个人责任,又注重党组织的团队学习。只有党组织成员在团队学习中不断交流讨论和不同思想间的碰撞,才能形成整体共识、智慧和力量。
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载体,吸引广大党员参与,要把党员学习需求放在首位,增强这项工作的实效性和感召力。一是利用人才资源。利用高校专家学者资源优势,举办理论研讨和专家名师讲座,开展名师论坛、教授论坛、博士论坛,交流学习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不断增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吸力”。二是利用图书馆资源。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学习资源的优势,在课余时间向师生党员延长开放,师生党员充分利用好图书馆资源,丰富学习内容。三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的优点,建立专题性学习网站、网上论坛、网上讲堂等,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更贴近时代特点、贴近高校师生党员要求。四是发挥党校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加强和改进党校建设,借助党校主阵地,发挥党性锻炼大熔炉作用,着力抓好忠诚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拒腐防变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做好终身学习引路人。通过改革和创新课程设置,丰富学习内容,切实提高党校学习实效,为党员干部学习搭建互动交流平台。五是拓宽校外学习平台。可以以党支部为单位的形式确定调研课题,开展“开门大调研”活动,结合工作重点调研课题,到基层党组织、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活动,取长补短,把在调研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实际,丰富和拓展本部门工作思路,互帮互建学习型党组织。
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是高校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学习内容上下功夫。高校特殊的教学、研究、服务等职能决定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内容上有着自身的特点:一是学习时事政治理论。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内容。二是学习业务专业知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进行,学习中要结合业务专业知识,提高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工作岗位职责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创新,增强战略思维能力,避免出现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两张皮”现象。三是学习社会发展新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当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最新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需要考核机制。没有考核机制,产生不了压力,催生不出动力。高校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过程中,一是建立检查学习成效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优秀学习笔记展示、知识竞赛、心得交流会等活动,检验党员学习的效果,每季度通报一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提高。二是建立激励考评制度。把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个人学习情况的考核同本人及其单位责任人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部门优秀比例等相结合,严格执行学习情况“一票否决制”,从而增强党员和干部约束自我,加强学习的紧迫感。三是建立典型引路制度。通过开展学习型党支部和学习型党员评选活动,发挥高校校报、校园网、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媒体的阵地作用,树立学习中的典型,使上上下下动起来、争起来、比起来,营造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
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是一项新举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教育、学术、文化、科研的重镇,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时,要立足实际需要,丰富建设内涵,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提升创建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引领社会,贡献社会。
[1]万红慧,肖俊.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2]周斌.对高校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1).
[3]李少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D261
A
1673-1999(2010)24-0031-02
柯益群(1974-),女,福建莆田人,硕士,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
201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