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王安平
论《黄帝内经》阴阳学说中的辩证法思维
林玲,王安平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内经》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医学和哲学的统一,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之两面,它们是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这当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维。
《黄帝内经》;阴阳学说 ;辩证法
在人类历史上,关于世界的本源,最具有代表性的,可以说是希腊的原子论和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中国阴阳学说中的阴阳,其最初的意义是指阳光的向背,意思是向着阳光的地方阳光充足,称为阳,反之,背着阳光的地方阳光不足称为阴。《诗经公刘》云:“相其阴阳”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阴阳范畴是个相位的概念,但也包含着时空的意义,代表着一种动态的相反、相成、相对的关系。随后,由于古代思想家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事物普遍具有相互对立的正反两个方面,于是他们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的种种现象。阴阳思维孕育于《易经》,成于《易传》。《易经》虽只有一处提及“阴“字,但却用阴爻(—)和阳爻(--)表明了阴阳的哲学含义。由于各种复杂的事物都能够用阴阳很好地概括,古代思想家提出了“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管子·四时篇》);“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用阴阳来概括事物和世界运动变化的总规律。《内经》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对阴阳这一范畴作了加工整理,进行了更高的抽象和概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明确地提出了阴阳关系,认为阴阳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总规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按照阴阳变化的法则不断发展死亡的。《内经》把世界的本源、世界的根本属性、世界的运动变化的源泉和规律等哲学中根本的和重大的问题都纳入在阴阳学说的体系中,并作了明确的回答,这从总体上体现了《内经》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观,否定了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机械唯物论[1]。
我国古代的对立统一规律很大程度保存在阴阳学说中,《内经》发展了先秦以来的阴阳学说,把朴素唯物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
(一)阴阳的统一性思想
《内经》认为,事物的运动总是在阴阳的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没有阴和阳的统一,就没有事物的变化。“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说明阴阳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例如,就生理来说,全身功能属阳,物质基础属阴,功能活动要靠物质做基础,而物质的不断补充又要靠功能 (包括摄食、消化、吸收、代谢、血液循环等一系列活动)来完成。需要指出的是,《内经》中阴阳虽相互依存,但所处的地位却不一样。《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这样两句话:“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气者,若天宇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意思是,要正确处理人体阴阳的矛盾关系,首先要使阳气致密,起到护卫和调节机体的作用,这是使身体强健的关键;如果阳气过于亢旺,不能起到固密作用,阴气就会衰败耗竭,引起疾病。这说明在阴阳矛盾中,一般情况下阳是主导方面,阴是从属地位。而依据唯物辩证法,具体的矛盾双方如有主从,究竟哪方主导,哪方从属,要依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也表现出了阴阳学说的特殊性和局限性。
(二)阴阳的斗争性思想
在唯物主义辩证法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冲突、相互否定、相互离异的趋势,是无条件的、不间断的、永恒的。《内经》中认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出入,无不升降。”(《素问·六微旨大论》)意思是,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升降出入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内经》又指出:“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素问·疟论》),“阴争于内, 阳扰于外”(《素问·阴阳别论》),说明阴阳两个对立面不是平平静静、各不相干地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明事物内部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即化与变这两种因素在相互斗争着[2]。“相薄”即相互侵迫、斗争的意思,无论生化过程还是极变过程,都源于“化”与“变”这两方面的斗争,矛盾斗争的结果正是矛盾的转化,新旧事物的交替。由此可见,《内经》对运动和斗争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阴阳的相互转化思想
阴阳不仅相互依存,有主有从,而且还可以互相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就是说,阴阳所代表的事物发展到极限必然要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这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因素”[3]。 四季更换如此,疾病也是如此。 《内经》认为,阴阳可以转化,但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转化。“动复则静,阳极反阴”(《素问·六元正纪》),意思是,动要反复进行之后才能转化为静,阳只有达到极点而不能再前进的时候才能转化为阴。可见,阴阳矛盾的转化必以一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为前提,这标志着《内经》对转化的条件性有了某种程度的觉察。“物之生”属于量变,“物之极”属于质变。但《内经》还没有提出量变和质变的概念,更不可能揭示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所说的质变和量变内容也更加广阔。不过,“阳极必阴”的“极”,仅仅侧重说明事物内部发展的一定程度,这是矛盾转化所需要的一部分内部条件,而转化还必须有外部方面的条件。所以,《内经》所谓的“极”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转化条件尚有质的差距。应该指出的是,《内经》所说的转化具有循环论的缺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意味着新质的出现。整个宇宙中包含着无限多的质和量。《内经》作者对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缺乏正确的了解,错误地认为世界的变化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宇宙的全部变化可以归结为气和形的往复[4]。
(四)阴阳的平衡、和谐思想
《内经》不仅承认阴阳对立,更强调对立面的平衡和谐。作为论述防治疾病、养生保健的医学原理著作,《内经》在具体讨论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断防治时,从维持机体生存这一前提出发,对阴阳的相对平衡较阴阳的斗争性更为重视[5]。 “和于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其期”(《素问·至真要大论》),都体现了使阴阳处于一定的相对平衡之中,体现了《内经》的动态平衡思想,这种相对的平衡是对维持机体健康和生存所必须的,而不是对阴阳斗争性的否定。
《内经》把客观世界的本原归结于气,这是古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共同特点。这些学说都是建立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因而不能说明无限丰富的物质现象。
《内经》中的阴阳作为宇宙观的哲学概念时是无所指的,在具体运用于医学或其他领域的概念时,是赋予了特定属性的。因此,一旦阴阳作用于社会和思维领域时,其局限性也会显示出来。
《内经》通过阴阳学说表现出矛盾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斗争,但是和现代的矛盾法则相比,《内经》的理论缺乏概念的明确性、系统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贯性。对对立面之间的转化,不是理解为螺旋式上升,而往往看作原地不动的循环,所以不能正确地把握新旧事物之间辩证的否定关系。
通观《内经》,全书洋溢着强烈的阴阳思想,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典范,《内经》将古代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同医学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哲学和医学的统一。我们在看到它的局限性的同时,更应看到,在那样一个时代竟然能够建立起这种普遍的联系,应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内经》从医学科学的角度对中国阴阳学说的确立和思维模式的建构做出了巨大的哲学贡献,对中国的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段永德.黄帝内经哲学思想探究[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徐锦中.黄帝内经辩证思想探微[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6(3).
[3]黄建平.祖国医学方法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
[4]刘长林.内经的哲学和中医学的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5]景红.阴阳五行思想与黄帝内经[J].周易研究,2000(3).
B22
A
1673-1999(2010)24-0042-02
林玲(1981-),四川德阳人,女,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0)国土资源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王安平(1963-),四川广安人,男,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