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斌
(天津市龙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74)
谈中国传统民居的政治性特征
谷文斌
(天津市龙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74)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其传统母体文化中突出的政治性特征,这一特点,亦表现在传统民居之中。传统民居是一种等级居住,它的基本格局,包蕴着丰富的伦理政治内容,即便其建筑装饰,亦受制于王权主导的政治秩序要求,体现着鲜明的等级观念与政治意识。
建筑文化;传统民居;等级居住;伦理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突出的政治性特征,作为母体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非独宫殿、陵寝、衙署这些昭示专制王权的建筑是这样,即便政治象征意义相对淡薄的传统民居,也是如此。
传统民居是传统王权专制社会笼罩下的产物,它无所逃于等级社会的严格规定,是一种“等级居住”。
具体地说,这种“等级居住”,是由一系列繁琐而严格的规定所表现的。如《宋史·舆服志》便规定:“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对宋代庶民之家来说,“重栱”、“藻井”、“五采文饰”、“四铺飞檐”,都是不允许出现屋舍的,违此便是僭越,属严重政治事件,而有可能被治罪。
明代皇权的膨胀与专制的强化,亦体现于对居住的种种限制上。《明史》不厌其烦地记述了百官宅第的各类限制,明确提醒大家不能在此“犯错误”。如禁止官民房屋雕刻古帝后、圣贤人物、日月、龙凤、狻猊、麒麟、犀、象等形象,不准构置歇山转角,重檐重栱及藻井之类。该书《舆服四》记云:“庶民庐舍,洪武二十六年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色彩。三十五年复申禁饰,不许造九五间数,房屋虽至一二十所,随其物力,但不许过三间。正统十二年令稍变通之,庶民房屋架多而间少者,不在禁限。”其等级之森严,与宋代相较有过之而无不及。
传统社会中王权的主导性与决定性,是传统民居无所逃于“等级居住”的根本因素。等级观念在民居中的贯彻是十分彻底的,僭越极少出现,即使出现,亦多意味着对既有权力的反抗与蔑视。而就其深层来说,此种僭越,其实也是一种“反等级”的“等级居住”。
古代中国居住建筑的形式、规格和档次,完全可用来象征户主地位与权势之高下。特别是传统民居的格局,更充分彰显了传统社会的伦理政治特征。北京的四合院,便是这方面的鲜明代表。
北京四合院,由东南西北四面的几幢单体建筑构成,用廊子联成一个方形院落,其中坐北朝南的,为主要建筑正房;两边东西向的房屋为厢房;南面是一排廊子,中间开一道门称二门;二门内部为四合院的后院,是四合院的中心部分;前院是四合院的入口,南面是排称作“倒座”的南房,四合院的大门一般设在东南角上;正房的北面还有一排后罩房。根据规模大小、等级高低的不同,四合院分为不同类型。小型的只有一进院落,正门进去,直接到内院,这种院落又称为“基本型院落”。而有些大型四合院,则是用几重院落前后重叠或左右并列组织起来的,有的还附有花园,其中三进院落,又被称为“标准型院落”。四合院房屋的门窗都开在朝院里的一面,背面除临街的一面有时开有小窗外,其余都不开窗,形成了一个四外封闭的内向格局。
四合院的居住分配,严格按照伦常关系别尊卑、别贵贱、别男女、别长幼地安排次序。正房位置优越,要给老爷、太太居住;正房的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供神祭祖之所在;两侧的卧室,以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姨太太居住;东西厢房,按长幼次序分给晚辈居住;后罩房则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南面的倒房则用来做客房和男仆居室。
显而易见,北京四合院的这种建筑格局与居住使用功能,恰与中国封建宗法家庭的共居生活相适应,鲜明地体现了长幼有序、内外有别、主尊奴卑的家庭伦理秩序,满足了封建家长父权专制的要求。所以说,四合院的院落空间,在性质上就是“伦理空间”。而这个“伦理空间”,同时又是“政治空间”的,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伦理根本无法剥离。
传统民居的这种等级特性,在装饰方面亦抑表露无遗。民居的装饰细节,须与官府有严格区分,正如有的专家所说:“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官尊民卑的国家。因此,官衙建筑在设计上,总是要体现出威严的气势,亦即要有一个宏伟庄重的外表样式,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加上显示威严的仪饰。甚至连细部的手法和装饰纺样都必须符合等级制度的规定,平民采用官府形制是被严格禁止的。”
我们先来看大门。中国古代建筑门的造型与装饰,乃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皇家贵族才有大门,另还分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多种等级。而一般平民百姓,居住的则是低级普通小门楼。门框两边的“抱鼓石”,一般为为显贵门第饰物,是曾经取得功名之标志,无功名者是不可将其立于门侧的。普通民居只能于门前设礅石,其装饰取方形,以区别于“鼓”。门环下边的下座,即门铺首,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兽头铺首,古时只能用于官式建筑大门,平民百姓家是绝不可使用的。
再来看装饰颜色。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颜色,亦渗透着鲜明的等级意识,如“高贵”的黄色,象征着皇帝与权威,庶民严禁使用。留给传统民居的颜色主调,不过是红蓝两色,古代能工巧匠只能由此运用智慧,使此两色变化出丰富而绚烂的效果。其实,《礼记》早就从政治等级出发,制定出了颜色使用的禁忌与规矩,从天子、诸侯、大夫到士,各有专属颜色。清代更明确规定:诸候的门屋为金色,一至二品官为绿色,三至九品官为黑色,而民居则只能使用黑白灰色。至于建筑装饰彩画的使用,更有严格限制,如龙凤题材的所谓“和玺彩画”,只能用于宫殿等皇家建筑,只有那种以历史人物和山水风景等为主要题材的“苏式彩画”,才可用于民居的装饰。所以说,在古代中国,色彩是由礼制所规定的,绝非仅为审美对象,更有等级观念、伦理内涵、政治意识寓于其中。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是不能外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的,这个母体主导的政治性特征,亦深深地渗透并贯穿于古代建筑文化之中。这从以上对传统民居这种最普通的建筑类型的文化考察中,已能够得到充分的确认。
[1]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李先逵.四合院的文化精神[J].古建园林技术,1997,(3).
[3][日]伊东忠太郎.中国古建筑装饰(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李欣.中国古建筑门饰艺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Residents'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Wenbin Gu
(Tianjin Longna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Co.Ltd.,Tianjin,300074)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ulture has the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feminine culture.The characteristic reflects the character of traditional residents that they live in different classes.The pattern of this living contains a lot of the content about ethical politics,although its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monarchical politics,and it embodies the obvious concept of class and the idea of politics.
architecture culture;traditional residents;living in different classes;ethical politics
TU241
A
1008-8636(2010)04-0063-02
责任编辑 王建国
2010-06-15
谷文斌(1979-),男,河北南宫人,天津市龙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