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升
(辽宁省朝阳市文化艺术学校,辽宁 朝阳 122500;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22500)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审美因素
吴东升
(辽宁省朝阳市文化艺术学校,辽宁 朝阳 122500;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22500)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材料,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文本中的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语言美、多种多样的结构美、美妙绝伦的修辞美、情真意切的抒情美、独特鲜明的形象美等各种审美因素。
语文教材;文学作品;审美因素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绝好材料,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到教材所蕴含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欣赏,陶冶学生性情和审美情操,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
朱光潜先生在总结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主题时指出:“自由不是政治经济权利的自由形式和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放和完美人格的形成;因此达到自由的路径不是政治经济的革命而是审美的教育,至少是须先有审美教育,才有经济改革的条件”。中国古代圣贤孔子也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提倡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美育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美育,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是贯彻美育的重要渠道。
最新的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审美内蕴的文学作品,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现实。探究原因,才知道我们的教师语文教学还停留在给课文分解段落、概括大意、总结归纳中心的几大步骤上。而对课本中存在的大量的审美因素,如生动的语言、感人的情节、鲜明的形象等很少引导学生去感知学习,于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改变这种学习现状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做到语文教育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引领学生进入一个美的天地,从而让学生情感受到震颤,心灵受到陶冶。
我们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尤其是其中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都蕴含着很多审美因素。把握好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因素,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前提条件。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语文教材,就能找到有很多审美因素在里面。
我们接触到的语文课文,都是由语言组成的;文学作品所创造的形象,都是用语言来体现的。这些形象,仿佛是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给人以美感,给人以遐思,给人以感召。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中外作家的经典名篇,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国家作者的风土人情。其中每个作家的语言各具风格,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比如李白诗语言的豪放飘逸,杜甫诗的沉郁顿挫;李清照的词委婉含蓄,苏东坡、辛弃疾的热情奔放。
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颇有道家风范。豪迈、飘逸,借助于联想和想象,能把学生带到奇幻的梦境之中。简练巧妙、热情奔放,构成了本文语言最大的特色。极力渲染了一个浪漫氛围,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很短,总共不过三十三字,但它却能通过生活中一个极其普通的细节,反映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用语平白浅近,意境含蓄深厚,具有“弦外音,味外味”。清新朴素,词句之间展现出的是她“眼所见而存于心”的鲜活的事物;流露出的是她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如弥漫在身边的檀香,融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叙尽了人之常情,又如蜿蜒的溪水,清雅而悠然,令人回味其中,又欲追溯其源。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语言清丽、淡雅,用诗一般的语言将一幢理想中的普通小屋幻化成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品。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的语言美,体会到作家的不同艺术修养和艺术风格。
我们阅读语文教材,很多时候被文章的结构美吸引。结构也是文学作品存在的一种形式,是指一篇文章在内容与外在形式的完美统一。它包含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和语言材料的组合关系。这些因素只有按照形式美的一定法则和谐匀称地组合在一起,达到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完美统一,才能产生或曲径通幽、回环曲折之美,或汪洋恣肆、纵横捭阖之美。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古诗词的“起承转合”;可以领略新诗的自由灵活的结构;可以领略到小说在完整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刻画中表现出主题的完整形式;可以领略到散文的“形散神聚”的特点;还可以领略到戏剧围绕矛盾冲突展开戏剧情节的结构形式。
“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结构美的最大特点。这一点,秦牧的《土地》比较典型。作者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时间上从今天延伸至近代、上一世纪、2600多年前乃至几十万年前。空间上扩展到平原高山、边疆岛屿乃至世界各地。内容涉及历史掌故、现实风貌、风土人情、趣闻轶事,可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天上人间,应有尽有。但如此丰富的材料并非‘散珠碎玉”,而用“土地”之线将它们贯穿起来,作者构思也并非“脱缓之马”,而以热爱土地、建设土地、保卫土地这一“僵绳”收拢”野马”。这就是散文结构美的神韵。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课文外在结构上看,作者从迈步出门经小煤屑路到观赏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月色,最后又回到自己家门,从空间上看是一个大圆圈;从内在情绪上看,情感思绪由不静到求静到得静到出静,也呈一个圆形,内外结构一致,很好地表达了作者观察的顺序和心理变化,抒发了一种淡淡的喜悦、淡淡哀愁的情感历程。再如孙犁的《黄鹂》,作者以黄鹂为依托,隐晦含蓄地表明自己的艺术见解,构成一种回环曲折之美,引领读者深入思考。结构美,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很多作家在行文时往往在结构上都处理得非常谨慎。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作品结构进行鉴赏评价,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作品的结构美是文章美的重要方面,美是无处不在的,“处处留心皆有美”。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结构是否精巧,体现着作家创作功力的好坏。
作品中修辞手法的合理使用,可以使文章语言表达具有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修辞美则是语言的外在形式美的表现。多种修辞手段运用可以使用文章更具有文采。很多作家都重视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中学课本中的《井冈翠竹》,竟运用了多达十六种的修辞手法,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文章整体的修辞美。我们看到,文章首先有形象的比喻。“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文章开头连用两个比喻句,生动地写出了毛竹的生长气势和象征意蕴。其次有情感强烈的排比。“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俵们冒着生命危险冲过敌军封锁线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粮的年月。”文章由毛竹生发联想,用来歌颂毛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伟大贡献。最后有音韵和谐的叠字。“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有的密密麻麻”。通过几组叠字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毛竹的长势茂盛写出来了。
如夏衍《包身工》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血肉造成的机器,终究和钢铁造成的不同;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时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般的弯,面色像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前一句开头六个短语组成排比句,语气连接得非常紧密,很有韵律美。破折号后用散句,全句整散结合,整齐美与参差美相互映衬。后一句两处反复咏叹,句式上整起散落,紧张和舒缓交替进行,具有反复回环的效果,形象生动的三个比喻,表现出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杜牧的《阿房宫赋》堪称古赋中首屈一指的名篇。它构思上别具一格,主要是它运用的修辞手法,让文章词采华丽,引人入胜。
如“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这里夸张手法运用得好,不仅写出了六国灭亡的速度之快和秦一统天下的趋势,而且也表现出阿房宫建筑的规模宏大。用“蜀山兀”来夸张建筑所用的原材料之多;用“覆压三百余里”来说明其占地面积之广;用“隔离天日”来强调其高大。经作者这样一夸张,阿房宫在人们面前鲜活高大起来了。
情感是人们对与之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艺术是由情而生、以情感人的。文学作品离不开情感美。刘和珍刚柔并举为国捐躯,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对蜀汉忠心,廉颇勇猛刚强、知错就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和归隐的崇高境界……所有这些,无不让人感受人格美巨大的力量、情感美动人的光芒。我们欣赏这样的课文,可以运用其中的情感,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得到情感美的感受。
文学作品离不开情感的表达,情感的抒发是作品写作的主要目的。在我们的阅读和鉴赏中,体验到的是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情感,进而感染读者,起到陶冶情操和净化心灵的作用。
语文教材选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课文,心灵得到震颤、得到审美享受。
课文中的《窦娥冤》中,主人公窦娥无辜蒙冤,她临终前所发的“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让我们体会到一个女子的哀怨和刚毅性格,还有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我们看到,那黑暗空间里的一丝素白,却始终逃脱不了被玷污的命运;那浑浊的天地间的一丝轻逸,却最终被浑浊包裹着结束;那丑陋官场中挣扎的刚烈女子,却还是摆脱不了无情的玩弄。我们深深地感染着、感动着,对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抱以同情,对那个时代的贪官污吏和黑暗的社会深恶痛绝。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写主客泛舟游赤壁,抒发了经受官场失意和政治打击之后的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表达出了笑对挫折磨难、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一种不同凡俗的思想境界。
在对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从作品中获得情感体验,是审美教育成功所在。读《故乡的榕树》,我们不禁被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所打动。“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人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绿荫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思念我这漂泊天涯的游子么?”可见,榕树已成为作者表达情感的凭借,成了母亲的象征。我们通过语言,仿佛看到一个游子对母亲的倾诉和怀念。
文学形象是指文学作品中用语言塑造的具有审美倾向性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或情境等。把握作品的形象美,欣赏性格鲜明的人物、情景交融的意境和神形兼备的象征,是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形象在美的领域占有主要地位”,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意境。文学作品以形象感染人。
叙事性的作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祝福》中塑造了勤劳善良而在封建思想毒害下精神麻木的祥林嫂,表达作者对劳动妇女命运的深刻同情和对封建卫道士的无情揭露和鞭挞。《离骚》中的屈原,追求美政、九死未悔,志向高洁、决不同流合污,情系黎民、心忧祖国,持正道为理想而献身的光辉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的形象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让学生的心灵在笑出的泪水中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所谓意境,是饱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艺术画面,是内情与外景的高度统一。作者往往把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强烈的感情熔铸在所描写的对象中,使内容更有深度和新意,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我们也常常用“诗的意境”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优美。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通过想象、形象思维,把内心和外物融合在一起,再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境界。例如《荷塘月色》中所描写的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构成了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要说明的是,很多作品还通过象征、拟人的手法,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在阅读中,我们必须把学生引进那样的艺术境界中去,让他们体验到一种诗意的美,从而心灵受到激励。例如《荷花淀》的意境美,主要通过月下劳动和英勇战斗的场面描写来显出前者的优美、后者的壮美。只有当学生领悟到情景描写和内心抒情交织融化在一起时,才能体验到孙犁小说的艺术境界。
文学作品中诗歌最讲究意境美。就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来说吧,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的送别佳作。前者描绘了黄鹤楼、碧空、长江等壮观画面,意境辽阔深远,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大江中。后者意境清新秀丽,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朝雨、客舍、柳色等优美的景物,作者离情别绪融入酒杯之中。我们看到,虽然这两首诗意境不同,但抒发的都是朋友之间的友谊。当学生感受到作品的意境后,就会在内心中受到震颤,体会到一种美的享受。
[1]田忠辉,李淑霞.语文教育中审美因素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G718.5
A
1673-0046(2010)5-01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