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辉,张 洁,杜 涓,梁周全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幼专女生自卑心理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谢小辉,张 洁,杜 涓,梁周全
(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遇到有错误的事情就以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导致他们失去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自卑心理;积极乐观;心理补偿
在聊天室,笔者曾接待过这样一名学生:一名身材苗条、容貌姣好的学生,由于左手有点畸形(不细心观察是不能发现的)而自惭形秽。在班上,她没有一个朋友,总是独来独往;生活中,她一直不愿意与别人交往,也害怕与别人交往,她总是怨恨自己,也怨恨上天对她的不公平。后来,听说在招聘时还要面试,就担心自己的左手会影响自己的前途,思想包袱越来越重,成天忧心忡忡,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胡思乱想,学习也越来越没兴趣,甚至想放弃。
这位女同学因先天的生理缺陷而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过多自我否定,事事、时时、处处觉得己不如人,长时间处于一种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中,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将自己封闭在个人小圈子之内,不敢与人交往。以致于难以坚持正常学习,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这位女同学正是受到强烈的自卑心理的支配,才使得她苦恼至极,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自我评价偏低或轻视自我的害羞、不安、胆怯、忧伤、失望等消极体验。
1.自卑心理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责。
2.自卑心理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
3.自卑心理非一日所成,但一旦形成,如不及时消除,自卑者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对自己自暴自弃,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1.缺乏客观的期望和评价
每个人总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来认识自己的长短优劣之处。如果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评价较低,特别是较有权威的人士(如父母、老师)对自己过低的期望和评价,就会影响其本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导致对自己的低估。有不少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信,有较强的自卑感,往往与父母、老师、社会舆论等偏见影响有关。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当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经常自我衡量是否有能力完成它。每个人对自己的估计是不一样的。性格内向、胆小多疑的人往往夸大外部困难而低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我不行”。由于事先有这样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抑制自信心,产生心理负担,限制了能力发挥,效果必然不佳。这种结果又会形成一种消极的反馈作用,进一步印证了自卑者的消极的自我认识,使自卑感成为一种固定的消极自我暗示。这种恶性循环使自卑感进一步加重。
3.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恶劣的生活境遇导致自卑。有的人因为生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生理残疾、身患疾病、身材矮小或肥胖、相貌丑陋等)而感到自卑;有的人因为心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如智力水平较低、能力较差、性格古怪、脾气不好等)感到自卑;还有的人则因为恶劣的生活境遇(如家庭出身不好、经济贫困、职业地位低下等)感到自卑。这一类自卑者表现比较多一些。
“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客观地认识自己,全方位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客观地看待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特别注意能发现自己的优点,经常用以前获得的成功来激励自己。一个成熟的人是不会因别人的几声嘲笑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认为:要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它,经常看,最好背下来。通过集中注意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
请记住:生活中不随意说“我不行”,也不无根据地说“不在话下”,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也深怀尊重,接受现实的自我,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不随意退却,不做自不量力之事,才可创造理想的自我,欣然接爱自己,于是可避免心理冲突和情绪焦虑,使人心安理得,获得健康。
人生之路,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失败构成的,正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创始人沃特所说:“通向成功的路即:把你失败的次数增加一倍。”但失败对人毕竟是一种“负性刺激”,总会使人产生不愉快、沮丧、自卑。那么,如何面对,如何自我解脱,就成为能否战胜自卑、走向自信的关键。
面对挫折和失败,唯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其一,做到坚韧不拔,不因挫折而放弃追求;其二,注意调整、降低原先脱离实际的“目标”,及时改变策略;其三,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其四,采用自我心理调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要使自己不成为“经常的失败者”,就要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资源”。虽然有时个体不能改变“环境”的“安排”,但谁也无法剥夺其作为“自我主人”的权利。应该说,当今社会已大大增加了这方面的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有了这一点,就会挣脱困境的束缚,走向人生的辉煌。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充满了失败的可能,所以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若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作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自卑者多数孤僻、不合群,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自卑的人长期独处,心理活动的范围、内容就会变得窄小,加之个人认识的局限,就会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了自己的优点,从而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而不能自拔。当你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你的注意力就会被他人所吸引,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心理活动就不会局限在个人的小圈子里,心情自然就会变得开朗。另外,通过与他人交往,能多方位认识他人和自己,通过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由此调整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走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就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众所周知,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微贱,且面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对自己的这些缺陷十分敏感。为了补偿这些缺陷,他力求从教育方面来汲取力量,拼命自修以克服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他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却对自身的缺陷作了全面补偿。他最终摆脱了自卑,并成为有杰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机制,如果运用得当,将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但应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只有积极的心理补偿,才能激励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目标。
[1]宋宝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陕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现代心理医生[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3.
G658.1
A
1673-0046(2010)5-0097-02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研究》(审批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ZZ1152007—002 中国教育学会0917823A)阶段性成果,本课题负责人:梁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