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君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浅谈自然环境对山西传统民居与村落布局的影响
王占君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广袤的黄土高原以其特有的自然环境铸就了古老的三晋文明。勤劳的三晋人民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前进,逐渐形成了富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民居形制与村落布局。本文从地形地貌、地方材料和地方气候三个方面论述自然环境对山西传统民居与村落布局的影响。
自然环境;传统民居;村落布局;影响
自然环境包括水、大气、生物、岩石、土壤等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在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古代社会,自然环境对建筑形制和村落布局的形成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受特定环境因素长期的作用和影响,山西传统民居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制与村落布局特点。
山西简称晋,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全省总面积156699平方公里,整体位置跨度大约在北纬34°36-40°44,东经110°15-114°32之间。境内山峦叠嶂、沟壑林立,具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丰富的地形地貌。六大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长治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大同盆地)由南向北依次分布,将山西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是以太行山脉为主体的山地高原,西部是以吕梁山脉为主体的黄土高原。因此,山西的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乡村大都分布在这些山川峻岭之间。
中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强调依山傍水,遵循自然的建筑理念。凡有山有水之地气候宜人,常被视为生存居住首选之地。在村落布局中,从便利的角度考虑当然是选择平川为宜。但是,山西“以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却很少能提供这样大面积的平川。所以,在实际修建村落的过程中,往往是平地、山坡、断崖相结合的地形比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对地形进行合理的分析利用。
在村落布局中,较为平坦的地势往往会留给从事商品交易的集市,以便于货物的集散和交易的顺利进行。集市的选择方法一般是沿山坡相同高度的平地展开,街道的延伸随山势而转。坡地一般用来建造民居,如果坡度较缓,将坡面铲平建造房屋,如果坡度较陡,则将垂直面铲平,掘土成窑而居。当地百姓还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将窑洞和房屋相结合,使其在山坡上的分布高低错落,别有韵味。
位于黄河岸边的碛口镇古村落的形成就与地理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卧虎山下与黄河湫水河之间的一条带状缓坡地四周山环水绕、背山面水,宜于修建村落。整个村落依山而建,分布在黄土坡上。当年修建村落时,百姓巧妙地利用每一分土地,将大大小小百十个窑洞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地镶嵌在陡峭的土坡上、山壁间、洞口内,窑洞门窗格栅纵横交错,镶嵌着的木雕贴着精巧的窗花,甚是精美。散布在阶梯状的山坡之上的窑洞,往往下一层窑洞的顶面就是上一层窑洞的前院,有的窑洞甚至就直接修建在下一层窑洞的顶面上,多达十多层的窑洞看似随意,却巧妙地融合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并力求突破限制,格局灵活多变,立体感极强,风格粗犷而不失精美,华丽而不失张扬。
环境空间的集合体是由每一个建筑单体构成,是人类凭借一定的物质材料按照一定的建筑方法构建而成的。因此,地方材料作为建筑的构成体,必然会对建筑单体、村落布局和视觉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村落修建初期,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决定了村落的修建必须就地取材以节省开销。建筑材料往往决定着建筑的构建方式,而构建方式也直接表现为建筑的外在形式。
山西省东部的太行山脉,大多数为石头山,按石质分有青石、红砂石、石灰石等。由于石料普遍,依照就地取材节省开支的原则,故砖石住宅较多。山西太行山区民居形式大多为单门独院,有门楼,两面坡屋顶。此外,还多见砖雕等装饰。
山西省西部的吕梁山脉,以黄土丘陵为主,土质黏结性好、强度高,加上当地气候条件干燥,地下水位低,因此当地民居广泛采用窑洞式住宅,运用“减法”削减去黄土坡壁上原有的土方而形成可供居住的空间。窑洞有崖窑、地窑和箍窑三种。
崖窑:沿垂直的土崖横向掘进的窑洞,每洞宽约3~4米,深6~9米,壁高约3米,窑内顶面呈半圆拱状。并排的窑洞之间可由横向的隧洞相通。
地窑:在缺少天然崖壁的地段,选择平坦坚硬的平地掘出方形或矩形地坑,再在地坑各壁横向挖掘形成窑洞。
箍窑:严格的讲它不算真正的窑洞,是以砖或土坯在平地上仿照窑洞的形制修建而成的窑洞式的房屋。箍窑可为单层,也可建成为楼。
黄土窑洞就地取材,掘土成窑,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木材和石材,而且热传导性能稳定,窑洞内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因此成为晋西北至整个黄土高原地区较为主流的民居形式。
砖、瓦及木材也是山西传统民居中经常采用的建筑材料,尤其是在中部地区的平川,这些地域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经济发达,建筑技术也较山区更为先进,建筑中人工的痕迹也相对多一些。因此,村落与建筑形态更加美观、齐整。
在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材料日新月异,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入建筑材料市场,天然的建筑材料正逐渐被工艺技术更为先进的现代材料所取代。但在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不平衡的背景下,一些落后的偏远山区依然保留着传统的建筑模式,天然的建筑材料和传统工艺仍然在这些地区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经济和科技发展了,天然的建筑材料以其优越的环保性能仍然是现代材料所不可替代的。
地方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特征,形成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变化而引起的,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包括风、霜、雨、雪等自然天气的作用特点。
地方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尤其是在经济条件落后的乡间村落。受当地经济条件所限,人们无法使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手段来满足建筑对通风、采光、御寒的要求,因而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去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营造住宅,并形成特有的地域特征。
山西省境内地形变化丰富,高差悬殊。境内气候既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又有纬度地带性气候。山西地处中纬度地区,距海不远,但在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的屏障作用影响下,夏季风对境内的气候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山西冬季寒冷,因此在民居院落朝向布局中,对日照和采暖的要求体现的较为突出。住人的居室大都朝南,与前面的建筑间距很大,力求室内没有遮挡获得更多采光,火炕也是山西民居中也经常采用的取暖方式。
山西境内各地气候情况不尽相同。太行山所处的晋东南地区比吕梁山所处的西部山区气候条件更为潮湿,以至于形成了晋东南以楼房为主,晋西北以窑洞为主的建筑发展格局。由于所处环境空间区域的不同,气候因素对民居建筑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在宽旷不受限制的地域营建民居,会很大程度上考虑争取日照采光、防止风沙侵袭、采暖保温等诸多因素;而在人口稠密的地域营建民居,往往会为了商业利益而更多地考虑商业行为对建筑功能性的影响。如平遥南大街和东西大街两侧的四合院店铺,多为前店后寝式和多进院。院的临街倒座为铺面,从商业角度考虑强调建筑的外向性,多开门窗并有效利用基地。通常将门面上房檐做得宽大以遮挡雨水,为前来购物的顾客提供舒适便利的购物环境;而店铺后面可供居住房间则尽量不设多余的门窗,以保证居住空间的私密、安全和保暖等要求。
[1]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杨纯渊.山西历史经济地理述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J59
A
1673-0046(2010)12-01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