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简析鲁迅彷徨期的“忆昔蛰伏”
王宏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12)
1924—1926年间作为鲁迅的彷徨期,既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思想纠葛最复杂的时期。作者对《朝花夕拾》进行文本细读,采用论人论世、全人全篇和心理分析法,侧重从回忆过程的艰难曲折和文本忆昔的心理纷扰两方面,深入研究鲁迅在彷徨期借重提旧事而形成的不算成功的“蛰伏”。
彷徨时期;旧事重提;失败蛰伏;现实曲折;文本纷扰
鲁迅研究浩瀚纷呈,但仔细搜集资料,其中还是存在着某些薄弱环节。比如“断代史”的研究。除林贤治、钱理群、代田智明等专家外,很少有直接对鲁迅某年或某个时间段的心理和生活做全面深入的研究。再如《朝花夕拾》的研究。国内外对鲁迅小说和散文诗的研究,几乎趋于饱和,但对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的研究却为数不多。缘于此,笔者决定进行文本细读,采用论人论世、全人全篇和心理分析法,研究1924—1926年间鲁迅因旧事重提而形成的“蛰伏”。
彷徨时期,为了尽快地恢复身心,鲁迅在主动挑战出击之隙,也同时选择着“蛰伏”。据林语堂所说,“如果他觉得不大容易过下去的时候,他觉得不能不装死或经过一种蛰伏的时期以安息他的心灵的时候,那么他便这样做。”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现实与记忆共同串成,鲁迅也不例外。正是由于现实与记忆不受控制地交错上场轮回上演,使得他身心伤痕累累,惨不忍睹。于是,从1925年开春,鲁迅决定有意识地整理自己的记忆,并且极力将它与现实拉开距离,以摆脱时时纠缠着他的阴暗记忆。这与借小说把“一种自传体的形之于艺术写作的‘对失落了的时间的求索’”,以“驱除仍在缠绕着他的那一部分往事”的目的,完全异曲同工。如果说1925年《风筝》、《好的故事》是小试牛刀的话,那么,《热风》的整理出版则标志着鲁迅回忆大门的正式打开。随后的1926年,是鲁迅完全沉浸于回忆由回忆支配的一年,《朝花夕拾》是此时期回忆的结晶。年底,他又主动闭合了回忆的闸门,开始奔赴于现实革命的第一线。这次回忆形成的心灵隐遁,既是鲁迅对以往生活的一次彻底“反顾”,也是鲁迅在现实压迫下的一次自觉的蛰伏。
为了更好地前进,人不免想要忘掉过去;只是作为一个人,他不能,也不会或者说不愿完全忘掉过去。正如鲁迅所说,“旧家庭仿佛是一个可怕的吞噬青少年的新生命的妖怪,不过在事实上,却似乎还不失为到底可爱的东西,比无论什么都富于摄引力。儿时的钓游之地,当然很使人怀念的,何况在和大都会隔绝的城乡中,更可以暂息大半年来努力向上的疲劳呢。”所以,就在其他的蛰伏没有带给他梦寐以求的宁静时,他选择了主动唤起记忆,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
可惜的是,自1925年1月24日鲁迅揭开回忆的帷幕,写下《风筝》和《好的故事》后,因为现实的打扰,这种回忆并没有如他所愿持续很久。直到1926年2月21日,他才有机会重续回忆的思绪。不幸的是,耸人听闻的三·一八惨案几天后又发生了。3月26日,鲁迅也避居西城莽原社,后来又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处避难,一直到5月2日才结束了流离失所的避难生活。就在这紧张恐惧中,他依然“写作不止”,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他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去寻找可以抗衡现实黑暗的力量,以回忆带来的温暖来消除周围现实刺骨的寒冷。因此,钱理群认为《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安魂曲”。
在《朝花夕拾·小引》里,他说“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据手稿及他所署的创作时间,《二十四孝图》写于5月10日,《五猖会》写5月25日,《无常》写于6月23日。从5月2日起,他已经结束“流离”。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的记忆与事实发生了错位。这个错位暗示着: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他的避难生活是借助心灵上默默的回忆来支撑和维持的,使其不致于因惨酷的现实纷扰而坠入无边的深渊。实际上,这种回忆的心境至少持续到1926年底。比较有意思的是,完成于1927年4月3日的《铸剑》,在1935年整理成集时,鲁迅却署了1926年10月作。这样一个非常明显的“误记”,至少表明《铸剑》酝酿于1926年10月。要不然,记忆力奇好的鲁迅不会在几年之后发生这样大的一个“错觉”。同时,也暗示了1927年4月的鲁迅仍然还留恋着往日的回忆。
可是,就在这次主动唤起的回忆渐近尾声,他却“不知怎地忽有淡淡的哀愁来袭击我的心,我似乎有些后悔印行我的杂文了。”这种哀愁袭击心头,不是无谓的,有着必然的情感逻辑。在回首往事整理作品梳理情思时,他难免会质疑自己这么多年所走的路是否有意义。如果有,还好;但大半看来,是没有效果的:青年是那样的一反前进的姿态露出狰狞的面孔,社会是那样糟糕,连带着自己的心境也那样荒芜。“他向前,所以向革命突进了,然后反顾,于是受伤。”这句鲁迅用来描述诗人勃洛克的诗作《十二个》的话,同样也适用于他自身:他不得不再次承受回忆带来的伤害,无论是被动浮现还是主动唤起,回忆带给他的永远有受不完的伤害。
《朝花夕拾》里,对世事的讽刺、对旧文化的批判随处可见。这就造成了他的自传性散文集回忆时间顺序上的杂乱,尤其是前五篇,表明了鲁迅思绪的芜杂。这种纠缠于人事的回忆,使他略去了自然景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难以幸免),更多地反映了中年鲁迅眼中的“儿时人文景观”,存在好多的虚构性,成为“诗”的演绎。难怪周作人针对《风筝》,提出《朝花夕拾》是“‘诗与真实’和合在一起”。李欧梵则认为《朝花夕拾》,“通过巧妙的情绪的唤起和事实的编织,鲁迅创作了一部虚构的自传,将自己的过去处理为绝妙的文字。”在这“虚构”中,鲁迅企图反映出他眼中变形的青少年生活,以符合他讽刺时事批判旧文化的目的。
同样一个父亲,在周氏兄弟眼里却是那样的不同。在周作人眼里,父亲亲切而慈和,即便是在病中,“我们孩子们也围着听他讲聊斋的故事,并且分享他的若干水果。”而在鲁迅眼里,父亲严厉而冷酷,非要自己在看五猖会前背一段《鉴略》,不仅搅坏了五猖会前大好的气氛,而且破坏了儿童的急切盼望心情,俨然一副卫道者模样。父亲形象如此不同,既体现了父亲有可能把长子鲁迅作为自己潜在补偿者的期望,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鲁迅自身性格属于偏执沉郁的一面,更表明了鲁迅有意识地把父亲转型变成一个封建伦理道德的化身,借此来批判他背后的封建思想势力。具体比较《五猖会》和《父亲的病》的父亲形象,可以看出鲁迅的构思用心。前者主要是为了揭露封建家长制对儿童心灵的摧残,父亲也就只能责无旁贷地幻化成冷酷的家长形象;后者则是为了揭露一帮庸医的卑劣无能,以及忏悔自己在父亲临终前的呼唤以至于惊忧了他的安宁离世,父亲于是也就一变而为坚定的崇科学者。
在鲁迅的回忆里,还到处充满着暴力的阴影。作为对兄弟的忏悔录,《风筝》通过哥哥折断幼弟风筝骨的事情,表现了长者对幼者的“精神的虐杀”以及无法祈求宽恕的悲哀;《好的故事》中“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的风景和故事终究抵不过“一块大石”的惊忧,陡然被“撕成片片了”……这样的暴力侵害,与他感知中的创伤性记忆相得益彰,共同指向他强力批判的残忍的“强者”。
暴力的充塞和惨局的发生,慢慢消蚀掉了鲁迅刻意营造的心灵后花园——百草园。尽管它有着与《故乡》“月光下的西瓜地”相同的功用——保持一份安静,成为心灵最后的净土。百草园里看似孤单,却自有其平衡,无论是童年的“我”,还是欣欣向荣的动植物,都安祥自如、和平相待。一旦开始有“文明”的侵入,这份平静就立刻被打破。先是有关美女蛇相互残杀的传说,给温馨的后花园投上了寒气;再是何首乌根能使人成仙成佛的传说,完全破坏了“我”与自然建立的和谐平衡。“我”幼小的心沉溺于想入非非的梦之中,一次次徒劳地拔起,又一次次地失望,直到弄破了泥墙,从而将封闭的心灵空间完全裸露于外界,无奈地等着被宰割的命运。鲁迅借百草园被破坏的寓言式呈现,揭露了人世界的残忍性向心灵净土的侵入和对“本如白纸”的儿童纯真的伤害,控诉了在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社会里,由于“他者”的存在,越是完美的就越容易被破坏,就越容易遭残杀。
最后一篇《范爱农》,以辛亥前秋瑾被杀害、徐锡麟被挖心开始,以辛亥后范爱农穷困潦倒被迫自杀作结,完成了一个轮回,暗示出此一时代与彼一时代并无不同,仍然是阴霾密布不见天日的时代。更与第一篇《狗·猫·鼠》中隐鼠被杀相映照,形成一个更大的轮回,揭示出从童年到青年杀气充塞着整个世界,无论是人世界还是动植物世界。
1924—1926年的鲁迅,在现实与记忆的交错上演轮回观照下,怀着创伤和孤独,艰难地跋涉在知觉定势造成的悲观世界里,他不得不忍着伤痛,寻求“蛰伏”。不幸的是,“旧事重提”形成的遁心蛰伏却是平静中搀杂着无尽的烦扰。无论是暴力阴影的充斥,还是人文景观的充塞,亦或是生存空间的逼仄,都在无声地表明鲁迅这次借助忆昔而形成的心灵隐遁,尽管得到了片刻的休息,但并没有使他彻底放松,不过是一个失败的蛰伏!他仍徘徊在由矛盾重重的感知心理而造成的抗争与蛰伏交错相生之中。
[1]林语堂.光落译[A].鲁迅.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52
[2]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M].尹慧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9:65.
[3]鲁迅.忽然想到[A].鲁迅全集(第 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4.
[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北京:三联书店,2003:267
[5]鲁迅.朝花夕拾·小引[A].鲁迅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0.
I207
A
1673-0046(2010)11-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