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会卿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大学生恋爱能力刍议
魏会卿
(河南警察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1)
恋爱能力关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未来幸福生活。大学生恋爱能力由判断能力、表达能力、拒绝能力、接受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构成,而大学生恋爱能力也必须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培养。
大学生;爱情;恋爱能力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恋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7至24岁之间,他们的性生理发育已经成熟,渴望得到一份真挚的爱情,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受制于知识结构、心理发展和社会阅历等因素影响,多数大学生缺乏恋爱能力,他们不能准确判断爱情,对异性的示爱往往无所适从,对已经拥有的爱情也缺乏维护的能力,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未来幸福生活的获得。因此,培养大学生恋爱能力,正确引导大学生恋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是个体在完成某一活动时所必需的条件、才能和力量。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在完成某项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力量也会有所不同,其结果自然存在差异。恋爱也是如此。有的人能在青春时期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和自己的另一半共度幸福人生;而有的人则苦苦寻觅,一无所获。究其原因,和恋爱能力有关。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爱、祈求爱,然而愿意把恋爱作为一门学问,有意识培养自己恋爱能力的人却为数不多,因为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心理学家指出,爱不仅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艺术、一种能力。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在生理上已经成熟,他们渴望获得属于自己的一份真爱,然而他们并不完全具备恋爱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能力的缺乏常常导致他们要么自寻烦恼,要么与爱失之交臂,或者导致已经拥有的爱情中途夭折。恋爱是人生的重要一环,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人的一生幸福,所以培养恋爱能力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恋爱能力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其中包含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在现实中的实践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大学生恋爱能力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判断爱的能力
在恋爱能力中,“判断爱的能力”居于五种恋爱能力之首,是大学生恋爱能力中应该首要培养的能力。因为只有具备了判断爱的能力,两人之间的爱情才可能得到进一步发展。“判断爱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辨别爱情的能力,作为大学生,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爱情与其他情感的区别,并能准确判断出自己和对方的情感是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是异性之间的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大学生不能正确判断爱情,在异性间的接触往来中,出现“爱情错觉”,错误地认为对方对自己“有意”,或者把双方正常的交往误认为是爱情的来临,结果自做多情、自寻烦恼。
(二)表达爱的能力
一个人心中有了爱慕的对象,在分析确认是爱情之后,要敢于表达、善于表达,这种表达的勇气也是恋爱能力的一种表现,即表达爱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学生双方相互爱慕,而且爱得很执著、专一,但羞于启齿,不好意思开口表明,一直没能相互表达;或者想表达,但不知如何表达,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时机来表达,最终错过了自己爱慕的对象,留下了终生遗憾。有的甚至由此形成心理障碍,在日后的生活中一提恋爱找对象,总要和自己以前所暗恋的同学相比,常常招致恋爱失败。
(三)拒绝爱的能力
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对自己不愿或不值得接受的爱果断加以拒绝,这也是一种能力,即拒绝爱的能力。爱情来不得半点勉强和将就,当一份自己不愿接受的爱到来时,有的大学生会怕伤害对方而犹豫不决,或者态度暧昧。有的女生则会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但这样发展下去的结果对双方都是不利的。所以,敢于勇敢地拒绝不希望得到的爱情,果断地说出“不”,也是评价恋爱能力高低一项重要指标。
(四)接受爱的能力
一个人面对别人的施爱,能及时准确地对爱作出判断,给以接受或再观察的选择,这也是一种爱的能力,即接受爱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被异性追求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面对异性施爱不是所有大学生都具有这种接受爱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面对异性追求,有的是“匆忙行事”,有的是“无从把握”,最终难有好的结局。“匆忙行事”者,一般做事比较轻率,面对别人追求,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或者对爱情还没有作出准确判断的时候,就匆忙接受了对方的求爱。“无从把握”者却刚好相反,他们明明喜欢对方,表面上却装得很平静或是异常冷淡,让对方误认为对他(她)没有感觉而放弃表达,从而错过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爱情。
(五)发展爱的能力
发展爱的能力是恋爱能力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两个相爱的人在恋爱乃至将来的婚姻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发生一些矛盾,能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化解矛盾,使爱情得以维护、长久,也是恋爱能力的一种表现,即发展爱的能力。如果缺乏这种能力,爱情不但不能得到发展,甚至可能触礁。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大学生在初恋时由于期望得到对方的爱,注意自我约束,有意识地改掉一些不良习惯,遇到问题时能做到宽容忍让。但是一旦双方恋爱关系确定下来,很多大学生往往不注意培育爱、发展爱,等到发现感情出现危机后,想挽回时却为时已晚。
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虽然有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靠后天培养。培养大学生恋爱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区分友谊与爱情
友谊是指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专一的感情。爱情与友情不同。首先,爱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如果爱对方,就会感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如果不能和对方在一起,就会感到苦恼或痛苦;而友谊则不像爱情那样狂热、激烈、迫切,友谊这种情感始终比较平稳、宁静,喜欢对方只会觉得愿意与对方在一起,如果不能在一起也只是觉得遗憾,不会感到痛苦。其次,爱情是一种专一的感情,具有独占性;而友谊可以是多个人的,它不具有排他性。再次,爱情带有较多的幻想,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友谊则不同,友谊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的,比较客观。最后,爱情往往与性爱有关,其在选择对象上会在意对方的年龄、容貌、身材、气质等因素;而友谊则不会在意这些,只要两个人谈得来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二)注意异性交往方式
在大学校园里,提倡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因为异性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大学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交往方式,把握好交往的分寸,不要使自己更不要使对方产生“爱情错觉”。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异性接触和交往中做到:第一,交往目的要明确。友谊的交往目的是为了互相学习、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有别于以建立爱情为目的的恋爱关系。第二,选择适当的交往行为。大学生在与异性的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持适度的人际距离,言谈、举止要文明礼貌,不要表现得过于亲密,或粗率、放肆,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对于处在恋爱中的恋人来说,在交往过程中也要把握一定的分寸,健康进行交往,不要有过分亲密的行为,导致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
(三)培养自信,掌握技巧
自信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本条件,表达爱意也不例外,想成功地使对方接受自己,需要有绝对的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人最突出的表现是让别人帮助自己,这样的做法只会弄巧成拙。面对爱情时,一定要凭借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对方,尽量避免靠朋友或家人帮忙。同时,表达爱情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两个人从陌生人发展成为恋人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切忌盲目、急噪。要给双方了解的机会。求爱是在选择基础上爱的沟通,一个人求爱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起码的前提条件和诸多有利因素。在现实生活中,一见钟情进入恋爱阶段的毕竟是少数,爱情需要随着了解的不断增加而实现。如果和对方有了一段时间交往,确定自己喜欢对方,可以给对方适当暗示。如果对方也喜欢自己,对暗示会有一定的信息回馈,有了信息回馈再行动成功率会更高。在最后表达时刻,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时机表达。现实中求爱成功的方法不计其数,个人选择表达方式和时机不能生搬硬套,要因人而异。总之,要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展示自己优势的方法。如性格内向和不善言谈者,最好选择书信方式。
(四)态度坚决,善于拒绝
爱情不能勉强和将就,优柔寡断或屈服于对方的穷追不舍,只会对双方不利。当一份不愿接受的爱摆在面前,拒绝对方态度一定要坚决。拒绝难免是一种伤害,但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更不能暧昧。如果拒爱的态度不够坚决,很容易给对方造成误会,最后带来更大的伤害。其次要善于拒绝。虽然每个人都有拒绝爱的权利,但珍重每一份真挚的感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珍,因此,拒绝对方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时机。在方式选择上,应该考虑到双方平素的关系和对方的个性特点,选择冷处理、书信或面谈等方式,但最好不要采用托人转告的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更不可随意公开他人的求爱信,或是对对方加以冷嘲热讽。在时机的选择上,一般来说,不要在对方刚表达之后立即加以拒绝,因为此时对方很难接受,但也不可拖延太久,那样会给对方造成误会。
(五)积极面对,慎重选择
大学生面对异性施爱,首先要积极面对。有的大学生因为性格内向,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往往比较被动。对于这一类年轻人,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增加与异性交往的机会,积累交往的经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另一方面,在与自己心仪的异性相处时,要有意识地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不要故意冷淡或疏远对方,让对方产生错误的理解。其次,大学生在面对爱情时要慎重选择。“匆忙行事”者往往不经过慎重考虑轻率接受,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交往却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再抽身后退反而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对于这种大学生,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适合什么,对于拿不准的爱要“三思而后行”,可以做出再观察的选择,给对方一个机会,也给自己考虑的时间,切忌匆忙下结论、匆忙行事。
(六)克制自我,宽容对方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多么相爱的人也会发生摩擦,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相爱的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是不同的家庭教育,形成了并不完全相同的生活习惯、爱好和思想观念。有些恋人一旦有了矛盾,互不相让,非要分出高低对错不可,或时常冷战,导致最后分手。爱情获得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要想拥有长久的爱情,相爱的双方必须学会克制自己与宽容对方。学会克己与宽容,就是要求相爱的双方要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做好去适应对方的准备。在相处中要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遇到问题时做出适当让步,这样才能使爱情得以和谐、长久。
[1]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64.
[3]丁喜龙.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分析与应对性教育研究[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7.
G64
A
1673-0046(2010)11-008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