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亮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241)
苏联撤出阿富汗的政治解决进程及影响
李晓亮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 200241)
苏联在阿富汗历时9年零2个月的战争,其中约有6年时间是在联合国主导下的政治谈判中度过的。相关各方基于自己的利益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迟迟不愿做出让步达成和解。苏联态度的转变是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的关键。日内瓦协议的不完整性、模糊性为阿富汗的内战埋下了伏笔。
苏联外交;阿富汗战争;日内瓦谈判;撤军
1979年12月25日,苏联以“应阿富汗党和国家的领导集体请求”为名,将“数量有限的作战部队”开进阿富汗的行动,不仅断送了70年代美苏缓和的成果,而且引起世界各国的同声谴责,在政治上和道义上陷于空前的孤立。1980年1月14日,联合国召开了全体紧急特别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以104票赞成通过了“要求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的决议”。此后连续8届联合国大会的投票从未低于110票,但是苏联并未重视国际社会的呼声,反而积极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1980年1月13日,勃列日涅夫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指出:“苏军的唯一任务是协助阿富汗人民反击外来侵略。只要那些促使阿富汗领导人请求苏联出兵的原因一消失,苏军将全部撤出阿富汗。”[1]但在阿富汗的外国军队只有苏军自己,与其说苏联是在为撤军开条件,不如说是在变相地为自己出兵的正义性寻找借口。
1980年1月27日,巴基斯坦举行的伊斯兰国家外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苏联出兵干涉阿富汗及其后果》的决议,主要内容是:1.强烈谴责苏联对阿富汗人民的军事侵略和血腥屠杀;2.要求驻扎在阿富汗领土上的全部苏联军队立即无条件地撤离;3.暂时停止阿富汗的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资格;4.敦请各成员国家不要承认阿富汗的非法政权,并断绝与这个国家的外交联系;5.敦促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支持阿富汗人民的反侵略斗争。[2]
为了缓和国际舆论的压力,苏联竭力把阿富汗问题转化为“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和伊朗关系不正常”的“区域性问题”,以此来摆脱它的责任。为此,1980年5月14日莫斯科通过卡尔迈勒政府提出了苏联撤军的三项先决条件:1.阿富汗分别与巴基斯坦和伊朗举行双边会谈,分别缔结关系正常化的协定,巴基斯坦和伊朗停止干涉阿富汗内政,停止向反政府的穆斯林武装力量提供一切援助;2.在上述的基础上,包括美苏在内的各有关大国应该做出正式的政治保证:不干涉阿富汗内政,不在阿富汗进行破坏活动;3.在上两项条件实现后,苏联军队就可以开始从阿富汗撤出。[2]此外,卡尔迈勒在提出上述建议时还特别指出,涉及阿富汗利益的问题不得在阿富汗政府缺席的情况下进行讨论,更不能做出决定。5月15日,巴外交部发言人对卡尔迈勒的建议发表了四点声明,逐一进行批驳:1.一旦苏联军队从阿富汗撤走,巴基斯坦将欢迎同控制阿富汗的任何政府重新进行对话。2.不能指望阿富汗的邻国“去保证阿富汗人民停止斗争,这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3.阿富汗恢复和平和安宁取决于国内的和谐而不是同邻国达成协议。4.巴基斯坦政府方面已一再重申其不干涉的政策。[3]而伊朗的态度更消极,西方政治活动家则视其为宣传手段,其目的“是使卡尔迈勒政权合法化,争取人们对喀布尔政权的承认”。[4]
就在国际社会谴责苏联的同时,一些国家的政治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表示愿意出面调解阿富汗问题。1980年5月17日,伊斯兰会议组织第11次外长会议召开。阿富汗由于被中止了成员资格没有与会,但阿抵抗组织领导人却参加了会议并做了发言。会议成立了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外长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查蒂在内的“三人委员会”,以便寻求全面解决阿富汗危机的方法。阿方认为伊斯兰外长会议在阿富汗代表不在场时通过决议是干涉阿富汗内政,其决议对阿富汗没有任何法律效力。苏方认为三人委员会是在不承认阿富汗现政府的基础上成立的,所以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是不现实的,没有前途的。1980年6月14日,查蒂通过阿富汗驻沙特大使馆致信给卡尔迈勒,正式邀请一名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代表到日内瓦参加6月20-21日的三人委员会的工作。当阿富汗政府从报刊上得知三人委员会还同时邀请了阿反革命团体的代表后,拒绝与会。这样,三人委员会就单独与阿抵抗运动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并承诺全面援助阿抵抗组织。[4]
很快,西欧国家也加入到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进程中来。1980年2月19日,在罗马召开的欧洲共同体九国外长会议通过了英国外交大臣卡林顿勋爵提出的建议,主要内容有:1.有关国家同阿富汗签约,阿富汗宣布中立,保证不参加任何政治、军事和经济集团;2.大国和有关邻国对阿富汗中立提供国际保证;3.苏联从阿富汗撤军;4.联合国派驻观察员监督条约的执行。[5]美国虽然主张以苏联撤军为保证阿富汗中立的先决条件,但并不反对英国的方案。苏联通讯社引用法国共产党机关报的说法特别指出,卡林顿勋爵的建议是“不能接受的”,指责这项建议“表明了西方继续执行干涉阿富汗内政政策的欲望”。在苏联看来,阿富汗成为中立国,就等于“放弃社会主义成果”,是倒退。[6]对此,2月22日勃列日涅夫在对选民的讲话中提到两点:1.“美国大声疾呼地要求苏联撤军,但是事实上却在竭力破坏这种可能性。美国继续在变本加厉地干涉阿富汗内政。”2.“一旦针对阿富汗政府和人民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干涉完全停止,我们就准备开始撤离我们的军队。让美国和阿富汗各邻国一起为此做出保证,然后苏联提供军事援助的必要性就会不再存在”。[7]2月26日,卡特总统在给铁托的信中表示,如果苏联撤军,美国愿意同阿富汗的邻国一起保证阿富汗的真正独立和不干涉它的内政。[8]由上可知,美苏的分歧在于是先撤军再保证,还是先保证再撤军的问题。此外,双方都缺少诚意,都认为对方的表态只不过是一种宣传伎俩。的确,这种高谈阔论在喧哗一阵之后就沉寂下来了。
1980年7月11日,英国大使向苏联外交部做了一个口头声明,其中包含了卡林顿调解阿富汗局势设想的要点。莫斯科认为,这些设想实质上重复了先前苏联不能接受的观点,忽视了苏阿利益。苏联坚持认为在没有完全保证停止一切形式的反对阿富汗政府的干涉时,即导致阿富汗局势紧张的原因没有消除时,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是不可能的;坚持阿富汗的社会主义制度、国际地位和政府组成不是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题;坚持没有阿富汗政府的参加,不能讨论、解决阿富汗政府的地位问题。[9]此外,在莫斯科看来,苏军是“应阿富汗政府的请求驻防在那里的”,因此“从阿富汗撤出的问题应当由苏联和阿富汗解决”。[10]而美国方面,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不可能撤军,遂“蓄意要莫斯科为其野蛮侵略行为付出沉重代价”。[11]为此,卡特总统批准了一系列向莫斯科施加压力的措施,包括通过巴基斯坦公开向阿抵抗力量提供资金和武器等。
可以说,在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上,莫斯科对喀布尔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什么时候谈、谈什么以及怎么谈等都由莫斯科决定。1981年8月24日,卡尔迈勒政府提议召开有巴基斯坦、伊朗、喀布尔政权参加的“双边”或“三边”会谈,甚至是有联合国秘书长或其他代表参加的多边谈判,然后由苏美等“提供保障”。但各方反应冷淡,认为该声明与1980年5月14日声明中提到的建议“没有什么区别”。阿抵抗派组织指出,“喀布尔和莫斯科仍在要求举行将给卡尔迈勒政权以正式承认的谈判”,但卡尔迈勒政权“是俄国人强加给阿富汗人民的”,阿富汗“真正的穆斯林是不能接受的”。[12]但阿富汗和苏联也不会接受没有阿富汗政府参加的会谈,苏方认为“如果忽视阿富汗实际存在着的政权,便不可能有任何调解”。[13]谈判相关各方都不愿做出原则性让步,只好继续寻找和平调解之路。
1981年2月11日,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任命德奎利亚尔为自己的代表,协调阿富汗问题。最初阿巴双方一直在为一些非实质性问题争辩,浪费了很多时间。巴基斯坦固执地认为与阿富汗政府的任何直接接触就意味着承认卡尔迈勒政权,所以拒绝带有直接性质的谈判,坚持联合国作为调解人。而阿富汗则认为联合国“敌视”自己,坚持与巴方进行直接谈判。终于,当卡尔迈勒同意联合国作为调解人后,双方又在联合国调解人的性质问题上产生分歧,卡尔迈勒竭力赋予其非官方的性质,坚持在谈判中称呼他为“私人的”,而巴方则针锋相对,坚持称其为“特使”,一番周折之后,巴方最终同意了“私人代表”这一提法。[14]
1982年1月德奎利亚尔当选为联合国秘书长后,委托副秘书长科多维斯负责调解工作。科多维斯原定于1982年6月在日内瓦召开有阿、巴、伊三方参加的会谈,但伊朗以“占领阿富汗领土的外国军队没有撤出”,“阿富汗人民的真正代表没有参加会谈”为由拒绝参加会谈。[15]所以,日内瓦会谈从一开始就是在联合国主持下的阿巴间接谈判。所谓“间接”,即阿巴代表互不见面,由科多维斯分别与谈判双方接触,在中间传话。
苏联虽然不是日内瓦谈判的直接参加者,但在每一轮谈判之前,苏共中央政治局阿富汗问题委员会都要准备材料,确立共识,制定会谈策略,向阿方提出建议。1982年6月16日,第一轮阿巴间接会谈终于开始。阿富汗外长多斯特和巴基斯坦外长雅库布参加了会谈,集中讨论了四个问题:外国军队撤出、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对不干涉提供国际保证和难民自愿返回。谈判之初,双方就在谈判目标上产生冲突。巴方坚持应该首先讨论苏联撤军问题,而阿方指出撤军问题是苏阿两国之间的事,应该首先讨论停止从巴领土派遣武装匪徒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的问题。而雅库布坚持“抵抗”带有内部性质,与巴基斯坦无关。[1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雅库布私下提出要谈停止越界干涉问题,就必须解决两国存在已久的边界问题,要求阿方承认“杜兰线”作为两国的边界。雅库布表示,如果阿方在双边条约中承认“杜兰线”,那么巴基斯坦任何时候都不会以任何形式用其领土来干涉阿富汗事务,保证关闭在巴基斯坦的所有基地、武器仓库和圣战者营地,并将其领导人驱逐出国,禁止圣战者进入巴基斯坦,停止反阿宣传等。但阿方并不相信巴基斯坦的许诺,认为边界问题可以谈,但只能在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情况下通过直接谈判来解决。此外,阿方还担心承认边界后,会迅速与巴基斯坦达成停止干涉的协议,其结果就是苏联撤军,阿富汗爆发政府不能平定的起义。而且阿方也不满足于承认边界只换来伊斯兰堡不干涉的承诺,还希望巴方给予阿富汗通过巴基斯坦到达印度洋港口的无障碍过境权。[16]
之后,双方由于在卡尔迈勒政权合法性问题上,苏联是先撤军还是外国先停止支援阿抵抗力量等问题上产生根本性的分歧,会谈未能取得结果。会后,联合国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次会谈在澄清对话者的立场、确定协议的范围和在发展关于全面解决问题的结构和内容的设想方面取得了进展。”[17]
第一轮谈判结束后5个月,勃列日涅夫去世。阿富汗局势依然复杂,抵抗分子的不见减少,卡尔迈勒政府扩大统治基础的工作进展缓慢,全国大约1/3地区不受政府控制。1983年3月10日,葛罗米柯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阿巴会谈进展缓慢而艰难,“但目前不能同巴基斯坦说死我们军队撤出的具体日期”,建议继续无偿援助阿富汗。苏联新领导人安德罗波夫指出,“问题不在于巴基斯坦的立场。美帝国主义在这里向我们挑战,他们清楚地懂得,他们在国际政治上在这个地区输掉了自己的阵地。因此我们不能放弃不管”。[4]而此时,美国正致力于进一步完善对阿圣战者的武器援助计划。1983年3月底,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在同巴军方领导人阿克塔尔的会谈中说:“苏联人在越南战争中向越共提供军火,使他们用这些东西与美国作战,并且在战斗中杀死美国人,因此美国现在要对阿富汗穆斯林游击队做同样的事情,从而让他们去杀死苏联人。”[18]
在这种背景下,1983年4月11-21日,阿巴第二轮谈判举行。双方外长就科多维斯草拟的“解决办法草案”详细地交换了意见,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结果。巴方仍坚持难民返回的“首要条件是苏联军队撤出阿富汗”。[19]在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国际保证不干涉、450万阿富汗难民返回家园等问题上,双方仍坚持原来的立场。
1983年6月12 -24日,阿巴举行第二轮第二阶段谈判。讨论了苏联撤军的时间、国际保证不干涉和不介入和难民问题。在苏联支持下,阿富汗拒绝接受巴方提出的苏联军队按确定的时间表撤出阿富汗的要求,会谈再次陷入僵局。[20]谈判结束不久,7月初,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就访问了巴基斯坦,表示美国将“继续支持”阿富汗人民的斗争。[21]9月,美苏关系又因苏联战斗机击落一架韩国客机而降到了最低点。9月29日,《真理报》发表了安德罗波夫的一项声明,他强烈批评里根关于欧洲核武器的政策并谴责美国政府在击落韩国民航班机后掀起反苏浪潮,指出“如果有人对美国现政府的政策有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抱有任何幻想的话,那么现在这些幻想完全破灭了。”[22](P.615)11月末,美国与以色列签署了《美以战略合作协议》,遭到了苏联和阿拉伯国家的谴责。美苏关系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了两国在阿富汗战场的间接较量。
1984年,在美国国会明确的支持下,美国对阿抵抗组织的援助急剧增长,达到2.1亿美元,并开始提供现代化武器,包括瑞士生产的“厄立康”对空导弹和英国生产的“吹管式”地空导弹系统。[23](P.312)此后,美援逐年增长,1985年为2.5亿美元,1986年为4.7亿美元,1987年为6亿美元,加上中国、埃及、沙特阿拉伯和西欧国家的援助,1980-1987年,阿富汗抵抗组织共获得21亿美元。[24](P.138)自然,随着援助规模的扩大,战事也不断升级。
1984年2月9日,安德罗波夫逝世。2月13日,72岁的契尔年科当选为总书记。他的上台并未给苏联对外政策带来任何重大改变。5月,莫斯科拒绝出席在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美苏关系继续走下坡路。在这种背景下,1984年8月24-30日,阿巴举行第三轮会谈。巴方依然坚持制定苏联撤军的确定时间表是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要条件。而阿方则坚持在外国没有停止干涉的情况下,拒绝制定苏联撤军的确定时间表。[25]双方都固执己见,互不理睬对方的观点,科多维斯的努力再次付诸东流。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阿富汗战事依然处于僵持状态。人们不断去信给苏共中央和《真理报》,问为什么要进行战争,什么时候结束,士兵们不明白为什么到这里来,军官们也无法向他们解释这一切是为了什么?[26]此外,战争使苏联在国际上非常孤立,为了摆脱困境,莫斯科加大了对阿抵抗组织的打击力度,希望通过军事手段尽快解决阿富汗问题。而美方也不示弱,4月里根总统签署了国家安全第166号指令,命令中央情报局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支持圣战者为建立一个自由的阿富汗而战。[27]
此时苏联对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1985年6月20日、8月27日和12月16日,第四、五、六轮日内瓦谈判分别举行。在第四轮会谈中,科多维斯提出了四个文件,即巴阿互不干涉的双边协议;关于美苏提供国际保证的声明;阿巴关于遣返阿富汗难民的双边协议和关于上述各协议与苏联撤军问题关系的协议。前三个文件已基本达成协议,但双方对第四个文件存在很大分歧,会谈陷入僵局。此外,在第五轮谈判时喀布尔再次提出谈判形式的问题,坚持进行直接谈判,巴方予以拒绝。为此,阿方指责巴方拒绝直接谈判妨碍了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巴方则以“政治解决的基本要素是外国军队撤出阿富汗和创造条件使阿富汗难民能够安全地返回家园”作为回应,认为阿方纠缠于谈判形式问题,是为了拖延苏军撤走的时间。[28]第六轮会谈双方分歧如故,毫无进展。
但是,持续一年的积极军事行动并没有使战场形势发生有利于苏联的变化。1986年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在苏共27大的政治报告中把阿富汗比做“流血的伤口”,“希望在最近的将来就让应阿富汗政府的请求驻在那里的苏联军队回国”。[29]然而,3月,里根政府却做出了向阿富汗抵抗运动提供肩式“毒刺”导弹的决定,扩大了美国对阿富汗战争的卷入。与此同时,莫斯科对卡尔迈勒政权越来越不满,认为其打击抵抗组织不力,缺乏使国家摆脱困境的能力。在苏联的压力下,5月4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第18届中央全会“批准”了卡尔迈勒由于“健康原因”而提出的辞去总书记职务的请求,纳吉布拉接任总书记一职。
1986年5月5日,阿巴举行第七轮会谈。双方就苏联撤军这个关键问题仍然没有达成协议,主要分歧在于苏联撤军的时间、条件和实施办法。阿方提出在双方签署协议后苏联在四年内撤出侵阿军队,撤军的条件是停止对阿富汗抵抗运动的一切外部援助,停止在阿巴边境的一切敌对行动,阿富汗游击队放下武器。巴方则要求在签署协议后半年内苏联撤军,并对阿方提出的撤军条件持有异议。[30]谈判再次陷入僵局,但已开始涉及到问题的实质。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发表讲话,宣布在1986年年底前连同武器装备一起撤出六个团,并说苏联采取这个步骤是为了加速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两天后,即7月31日,阿巴举行第八轮会谈。双方仍纠缠于苏联撤军期限问题而毫无进展。
11月13日,戈尔巴乔夫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苏军已经在阿富汗作战六年,如果不改变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方法,那么战争将还要持续20年或者30年。他建议苏联军队应该在两年内从阿富汗撤出来,1987年撤出一半,1988年再撤出另一半。葛罗米柯指出必须解决阿富汗战争,使阿富汗成为中立国。[4]12月11日,戈尔巴乔夫与应邀访问莫斯科的纳吉布拉就最近两年苏军撤出阿富汗,在阿富汗实施民族和解政策、成立联合政府等问题达成约定。
1987年1月21日,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在政治局会议上真实而悲观地报告了阿富汗局势,指出阿富汗几代人对苏联的好感已经荡然无存,许多无辜的人丧命,政府机制运行混乱,没有一个利于农民的问题得到解决。国防部长索科洛夫说,阿富汗军事形势在恶化,“这场战争不能靠军事手段取得胜利”。戈尔巴乔夫总结发言时指出,“阿富汗问题已让各方感到疲惫”,赞同“宁要经济代价不要生命代价”,建议继续援助喀布尔,在2年内完成撤军。[31]2月23日,戈尔巴乔夫在政治局会议上指出,必须保持纳吉布拉的权力,可以在撤军时间表上做出让步。[31]2月25日,阿巴举行第九轮会谈。阿新外长瓦基勒取代多斯特参加会谈。阿方提出苏军在22个月内撤离阿富汗,但巴方坚持苏军在3至4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32]后阿方又提出在18个月内完成撤军,巴方未采纳。谈判暂停,但双方在撤军期限上的分歧已经由最初的44个月缩小到12个月。
1987年5月21日,瓦连尼科夫大将在政治局会议上报告了阿富汗糟糕的局势,阿政府军不能独立发挥作用,民族和解政策收效甚微。讨论后,戈尔巴乔夫认为不能抛弃纳吉布拉,因为“站在圣战一方的人将永远会记住我们如何屠杀他们”,再抛弃纳吉布拉,那么在阿富汗将没有一个人是对苏友好的,“我们会失去所有的东西”,而且也无法向苏联人民解释出兵是为了什么。建议采取一切手段,促进民族和解政策的实施,在18个月内撤出苏军。[31]1987年9月7日,阿巴举行第十轮会谈。但苏、阿方面仅同意将撤军时间表由18个月缩短为16个月,遭到巴方拒绝。巴方指出,这个仅减少了2个月的撤军“新建议”是“完全不现实、也是不值得考虑的”。巴方认为,如果苏联真心想从阿富汗撤军,最多也用不了7个月或8个月。[33]谈判无果而终。
1988年3月2日,阿巴举行第十一轮会谈。巴新外长努拉尼取代雅各布·汗参加会谈。双方很快就苏联撤军期限问题达成协议,一致同意苏军在9个月内全部撤出阿富汗,头3个月内撤出50%。之后,双方一直在两个问题上僵持不下。
一是苏联撤军是否与阿富汗成立临时政府问题相挂钩。巴方认为“全面解决”阿富汗问题,不仅意味着要解决苏联撤军问题,而且还要解决组建临时政府问题。因为阿抵抗派组织不会承认苏军撤出后的喀布尔政权的,这势必导致阿富汗内战,不仅目前在巴境内的300万难民仍因没有安全感而不愿回国,而且还可能有更多的难民流入巴境。巴方要求苏联撤军必须与在阿富汗建立临时政府同时进行。然而,苏、阿双方依然坚持成立过渡政府问题不能与签署撤军协议联系起来,指责巴方“继续利用日内瓦进程来干涉阿富汗内政”。
二是美、苏两国“均衡承担义务”不向阿富汗冲突的两方继续提供军援问题。美国主张,美苏两国应同时停止军援。苏联则坚持它要继续向喀布尔政权提供军援,宣称苏联的军援和美国的军援“是两码事”,不能相提并论。最后双方以所谓的“对等原则”达成妥协,即苏联不公开放弃向阿富汗提供军事援助,但要默认由美国发表的一项声明,即如果苏联继续向阿富汗现政府提供军事援助,那么美国也同样可以向抵抗组织提供军事援助。
1988年4月14日,相关各方签署了日内瓦协议。协议共包括阿巴互不干涉、阿富汗难民自愿返回家园、美苏提供国际保证、对有关阿局势的解决办法等四个文件和一项关于联合国提供监督的备忘录。可以说,对最后一轮阿巴间接会谈中的两个棘手问题,即成立临时政府问题和美苏今后是否继续向所支持的各方提供军事援助问题,协议未作明确规定,这为之后阿富汗爆发内战埋下了伏笔。
1988年5月15日,苏联开始撤军,根据协议,在8月15日之前撤出50%苏军。随着苏联撤军,阿敌对双方的军事冲突走向激化。喀布尔政府军竭力要保住苏军撤离的城镇和要地;抵抗力量则乘虚而入,要将这些地区迅速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由于双方都立足于在军事上压倒或吃掉对方,都拥有在相当时期内进行较量的军事实力,背后又各有一个超级大国的支持,阿富汗内战陷入长期化。
期间,为在阿富汗实现和平,联合国提出了“双轨并进”方案,即在苏联撤军的同时,加紧组织阿富汗临时联合政府。为此,6、7月间,科多维斯继续在该地区穿梭访问,意在促进各方和解,建立基础广泛的联合政府,并提出了一项和平方案: 1988年9月1日召开大国民议会,1989年3月15日前选举产生联合政府。但由于抵抗力量中实力最强的组织拒绝同纳吉布拉合作,主张继续武装斗争,直到推翻喀布尔政权,该方案搁浅。
1988年8月15日,苏联发表声明指责巴基斯坦违背日内瓦协议,继续支持阿富汗七党联盟,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干涉不仅没有停止,反而有所加强,希望美国作为保证国不要对此“无动于衷”。期间,阿方也曾多次呼吁苏联政府,“由于巴基斯坦和美国没有履行日内瓦协议,请务必停止撤军”,但苏联军方一致认为苏军继续留下来百害而无一利,“在国内和国际舞台,苏联将会遭受无法预言的损失”,且对阿富汗局势的好转无济于事。[23]1989年2月15日,在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期限内,驻阿苏军全部撤出。1989年12月24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最高苏维埃国际事务委员会关于苏军进驻阿富汗的政治评价,认为“该决定理应受到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谴责”。[13]
苏军撤出后,阿富汗由于日内瓦协议的模糊性和不完整性陷入内战,美苏为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继续援助各派。直到1992年1月1日,美苏才按照达成的协议同时停止了对圣战者和纳吉布拉政权的军事援助,但来自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伊朗和埃及等国的援助并未停止。[23]4月,纳吉布拉交出政权,但圣战者各派却为争夺未来权力征战不休。国家和平、民族和解、难民返回等旧有问题还没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随之而来。可以说,在阿富汗的长期战乱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干涉又演变为“回力棒”,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 ·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
[1]ТеплинскийЛ.Б.СССРиАфганистан:1919 -1981,Москва:Наука,1982.
[2]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新华社.巴基斯坦在苏军撤出前不同阿富汗对话,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说阿富汗无权参加外长会议[N].人民日报,1980-05-16(06).
[4][10][13]沈志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新华社.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提出建议,保证阿富汗中立化,迫使苏联撤军[N].人民日报,1980-02-21 (06).
[6]法报文章.阿富汗中立化:九国的建议使莫斯科为难[N].参考消息,1980-02-24(02).
[7]赖斯顿.勃列日涅夫令人费解的讲话[N].参考消息,1980-02-27(02).
[8]国际交流署.卡特再次要求建立阿富汗中立政府[N].参考消息,1980-02-28(01).
[9]МатвеевВ.М.Британскаядипломатическая служба.М.1984.
[11]塞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M].郭靖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7.
[12]本报讯.阿富汗抵抗组织抨击卡尔迈勒声明,阿游击队在坎大哈地区出击获新战果[N].人民日报,1981 -08-31(06).
[14]СафрончукВ.АфганистанприБабраке КармалеНаджибулле//АзияиАфрикасегодня,1997.
[15]新华社.阿富汗圣战者联盟揭露苏联新政治阴谋,伊朗不参加日内瓦会谈因外国军队没有撤出[N].人民日报,1982-06-21(06).
[16]СафрончукВ.АфганистанприБабраке КармалеНаджибулле//АзияиАфрикасегодня,1997.
[17]新华社.联合国发起的阿富汗问题会谈结束[N].人民日报,1982-06-27(06).
[18]彼得·施魏策尔.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M].殷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19]新华社.巴外长说,巴将继续寻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N].人民日报,1983-04-29(06).
[20]新华社.喀布尔政权拒绝确定苏军撤出时间,阿富汗问题第三轮间接谈判陷入僵局[N].人民日报,1983 -06-26(06).
[21]史宗星.舒尔茨结束访巴表示支持阿富汗人民斗争[N].人民日报,1983-07-05(06).
[22]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M].肖敏,王为,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23]利亚霍夫斯基,刘宪平.阿富汗战争的悲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4]МарчукН.И.Необъявленнаявойна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официальнаяверсияиурокиправды, Москва:Луч,1993.
[25]任正德.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间接谈判无进展[N].人民日报,1984-09-02(06)
[26]阿·切尔尼亚耶夫.徐葵,张达楠,等,译.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7]Steve Coll,GhostW ars:the Secret H istory of the CIA,A fghanistan,and B in Laden,from the Soviet Invasion to Sep tember10,2001,New York:Pengium p ress,2004.
[28]任正德.巴基斯坦阿富汗举行第六轮间接谈判[N].人民日报,1985-12-18(06).
[29]辛华.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0]任正德.阿富汗问题第七轮间接谈判结束,巴阿未就苏撤军问题达成协议[N].人民日报,1986-05-25 (06).
[31]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W ar in A fghanistan, ColdW ar InternationalH isto ry Pro jectBulletin,Issue 14/15, W oodrow W ilson In ternational Center fo r Scho lars,W ashington D.C.,W inter 2003-Sp ring 2004.
[32]新华社.巴阿继续进行间接谈判,主要讨论苏从阿撤军时间表问题[N].人民日报,1987-03-06(06).
[33]史宗星.仅仅出于宣传目的[N].人民日报,1987 -09-15(06).
(责任编辑 王红丽)
The politics settlem en t processand affectsof Soviet Un ion’sw ithdraw from A fghan
L iX iao-liang
(H istory Departm ent,HuadongNo rm alUniversity,Shanghai,200241,China)
Thewarof SovietUnion in A fghan lasted nine year and twomonths,ofwhich app roxim ately som e 6 yearswere under the po litical negotiationsof United Nations.A ll quartersof d isputes from their own benefitswou ld no tm ake reconciliation.And the SovietUnion’s change in attitudes is the key to achieve Geneva A greem en t.How ever the im perfec tion,the fuzzinesshas laid dow n the fo reshadow ing fo rA fghanistan’s civil w ar.
The SovietUnion dip lom acy;the A fghanwar;Geneva negotiation;w ithd rawal
D 751.2
A
1672-2590(2010)05-0076-07
2010-08-11
李晓亮(1981-),女,吉林洮南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