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先秦儒学对文学的影响

2010-08-15 00:50施建平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百姓正义公平

施建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004)

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先秦儒学对文学的影响

施建平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 215004)

“仁”是先秦儒学的核心,在文学上表现为“人学”——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即追求社会秩序的稳定;主张民有所产,平抑赋税;注重机会公平。这些主张对文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先秦儒学;正义公平;文学;影响

“仁”是先秦儒学的核心,在文学上表现为“人学”——对人的重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仁者爱人,即泛爱众人。相对于“春秋无义战”的“霸道”、战国战乱不断的“无道”而言,孔孟的“王道”无疑代表了当时许多民众的呼声。

当卫国君主向孔子请教如何征战时,他非常冷淡地拒绝了,说自己只会教人行礼、修身,提高自己的德行,而不懂得战争。其实他何尝不懂得战争之道,在鲁国做官时,就指挥过“堕三都”的行动。但是,他深知:以暴易暴,将永无宁日。

用今天的话来说,对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不合理的制度,儒家开出的方子就是非暴力运动,以和平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变革。

历史无不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凡是以暴易暴的社会,最终也是毁于暴力。因此,社会变革的和平推进,是社会文明的一大进步,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当时反对不义战争的篇章,在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诗经》中就有这样的作品。

据《诗经》小序的记载,当时反战类诗达40多篇。《小雅·采薇》一诗,既洋溢着战胜侵犯者的激越的情感,但同时又对无休止的战争充满了厌倦,对自身遭遇感到无限哀伤。如篇末写道:

惜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昔日离家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今日归来时的悲戚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邶风·击鼓》一诗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也溢于言表: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主人公跟着主公打仗,南北征战,出生入死。结果马也战死了,自己却连个住处都没有。

这些反战的诗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朝历代几乎都有此类反战诗篇如汉乐府中就有反战名篇《战城南》和《十五从军征》。南北朝民歌中一样有反战民谣:如直接写战争惨凄的《企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又如《隔谷歌》:“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为活,救我来!救我来!”

汉末文人诗篇中的《蒿里行》(曹操)、《悲愤诗》(蔡文姬)、南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并序》及唐代杜甫的《三吏》《三别》等,无不强烈地表达出人们的反战情绪。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无休止的战争让老百姓都不敢生男孩了,可见人们对战争的厌恶!热爱和平就是热爱生命,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的呢?历朝历代的诗篇在反战诗主题大多与《诗经》的反战诗在主题上有一脉相承之处,这都表现出人们对生命权的尊重。

宫廷斗争带来的社会伤害一点也不亚于其外来的战争。春秋时,成语有云“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仁者,爱人。宫廷斗争、流血事变,这与孔子的治国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在鲁隐公元年的记载中“(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短短六个字,把这段母亲不像母亲,大哥不像大哥,小弟不像小弟的“窝里斗”极其俭约地描绘了出来。这种事情,既是家事,也算国事,如何评判?孔子不作评价。但是,他在整部《春秋》中都称郑庄公为郑伯,就很明显地表现出了对其阴狠歹毒、欲擒故纵的政治手段不太欣赏。尽管我们没能从孔子的记录中看到百姓在此事件中有没有伤亡,死伤是多少,但是从孔子爱徒子路因参与卫国宫廷政变(保护大夫孔悝)而被斩成肉酱的事例中可以看出其惨烈的程度。根据《春秋》的记载,仅在242年间,大大小小的国家,弑君事件就达36次之多,平均六七年就有一次,这还不包括大夫被自己的家臣杀害的事件。

编纂《春秋》而得名的“春秋笔法”正是从历史评判的角度表达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其对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

对于宫廷流血政变及其谴责,在后代的文学中一直长盛不衰。其实后来传世的经典之作《离骚》,也是宫廷斗争的产物。残酷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理想之间的巨大落差,使作者伤心不已。“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是作者在被流放后目睹底层百姓生活困顿而发出的感慨。奸邪当道,正义不存——当一个国家中代表中下层百姓利益的代表都备受打击之时,那么这也就是国家灭亡之时。其他历史中记载后诸如后宫争宠、兄弟相争、停尸不顾等等事例更是数不胜数。其中曹植的反映骨肉相残的《七步诗》更是众人皆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也颇负盛名: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这篇文章从统治阶级应该怎样驾驭全局、爱惜自己身家性命的角度,作了深入讨论。无论李存勖作为一个将领,还是作为一个国君,其一举一动都关系到数以千万计的百姓的身家性命。而在令其“身死国灭”的伶人发动的宫廷政变中,乱箭、火灾、血污让我们深思:一个心中没有百姓的国君,百姓心中自然没有国君。江山是天下百姓的,而不是他李存勖一个人的。民心之重要,社会正义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后代的戏曲名篇《赵氏孤儿》,更是在刀光剑影中歌颂了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民谚曰: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这形象地说明了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性。

反对战争,争取和平,仅仅是老百姓得以生存的第一步;温饱,则是民众的一个基本的理想和追求。所谓“王道”就是使老百姓休养生息,先富后教,附怀来远,以达到天下太平。

孔子治国安民有“三原则”:一,对民众要宽厚,不能刻薄寡恩;二是要掌握分寸,避免办事不到位或做过了头;三是赋税要少一些。[1]根据匡亚明的分析及笔者的换算,孔子的主张是四平方公里的土地(“一丘”),赋税出一匹马三头牛即可,然而其弟子冉求却按主子意思,把赋税增加了一倍。这使孔子大为恼火。

早年在离鲁避乱的途中,孔子就发出了“苛政猛于虎”愤慨之语。想不到如今弟子执政,也无法改变现状。

“何必曰利?”历来为众多学者所称道,更是统治者在教化百姓时的金科玉律之一。其实,这番话的主语是“王”,而非民众。用今天的话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定要照顾到百姓的关切。

当孟子见梁惠王时,梁惠王开门见山地向他请教:“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却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在孟子看来,一个国家一旦出现“上下交征利”的状况,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孟子·梁惠王》)。“上下交征利”即举国上下,上至国君,中到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个个都想发财。如果国君把财富作为治国的最高追求目标,那自然会出现“上下交征利”的局面,各级政府官员都以物质利益最大化为执政目标,上级以此要求下级。如此一来,“政府”就变成了“公司”,“官员”蜕变成“商人”。官员是发财了,但贪腐也滋生了,其可怕的后果就是百姓也穷了,国家也快灭亡了。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灭亡是与其贪腐能分开的。

故孟子坚决反对不顾人民的死活,驱民耕战来满足人君的私欲,而主张轻刑薄税。孟子、荀子和《礼记·王制》有过设想:均等赋税,平正民事。土地税,九分取一或十分取一,即征税额度为10-11%。关口和集市,只稽查坏人,而不征收赋税等。[2]

这些儒学观点在文学中也有体现。《诗经》中有《伐檀》、《硕鼠》等名篇即是对统治者残酷剥削、掠夺百姓财产的控诉:“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而到了汉代,民无所产,汉乐府《病妇行》、《出东门》中有强烈体现。而关于徭役、赋税之深重,在陈琳的《饮马长城窟》(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和白居易的《观刈麦》(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等诗中有详尽描述。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更是直白地揭示了历代统治者对百姓的盘剥之深。

如果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均贫富”论多少有一点追求结果公平的嫌疑的话,那么“开放教育,平民参政”的制度安排则最大程度保证了社会的机会公平。这也是现代社会众多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追求的目标。

孔子很早就提出“有教无类”,认为,向民间开放教育,是打破世卿世禄制,得以“举贤才”的基础;而“举直措诸枉”,这是要把正直的人举拔在邪曲的人之上,即公正地选才用人。

孟子发展了孔子“富而后教”的思想,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良好的教育,使人们心悦诚服,以改革其心;而良好的政治手段,用以防止于外,达不到征服人心、使百姓衷心拥戴的效果。孔子的“有教无类”中的“类”甚至包括“士兵”。《论语》中有“以不教战,是谓弃之”之语(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荀子认为,开明的社会应该“选贤良,举笃敬”。《礼记·礼运》也提出“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理想,这些都在古代的教育制度与官僚制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儒家教育的核心是伦理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仁德,使家庭和睦,使社会公平安定。“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可见,教育不仅可以调治人心,和谐社会关系,还可稳定社会秩序。这是历代统治者所孜孜以求的。

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古代,可能政治参与的公平及人才选拔的公平更显得至关重要。即使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观察,一个统治集团中,没有中下层百姓的代言人的社会是不会长治久安的。

《恒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徐中在《中论·谴交》抨击当时官员及想出仕的读书人迎来送往之盛:

冠盖填门,儒服塞道,饥不暇餐,倦不获已。[3]

这种社会,一般百姓是无法进入统治阶层的。晋朝左思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自西汉以来,政治参与公平及人才选拔公平的稀缺性。社会最高统治者要么听不到底层的声音,要么被利益集团绑架而无可作为,总之,国家的马车驾驭在一小撮人手里狂奔,那么,其偏离“仁爱”和“正义”的机率就越大,其亡国的危险也就越大。

孔子从人本哲学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把古代社会(氏族部落社会及西周奴隶社会)加以美化,称尧舜时代的大同为最高理想,而把文武周公时代的小康作为现实社会的追求。虽然其政治理念中“恢复周礼”的想法明显落伍了,但其治国理念中“仁爱”的思想却是经久不衰。为何?因为“仁爱”二字透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仁学即人学,是社会的基石,无疑也是文学的基石。

[1]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93-94.

[2]郭齐勇.先秦儒学关于社会正义的诉求[N].解放日报,2009-01-11.

[3]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214.

I206.2

:A

:1672-0547(2010)05-0082-02

2010-07-08

施建平(1973-),男,江苏金坛人,苏州市职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文字学。

猜你喜欢
百姓正义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不让百姓撇嘴骂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百姓记着你
笨柴兄弟
百姓看家“风”
公平比较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