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德英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这就明确表明,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的新思想,它应该是双向互动的活动,是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与幼儿教育的相互渗透与合作。只有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家园关系更密切、合作效果更好呢?
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有效利用宣传媒介,定期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家教讲座。
我们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家长的需要,确定家长学校的讲座内容,如新生入园前针对家长想了解幼儿园的全面概况和孩子入园的准备工作的迫切心情,我们选择了《怎样让孩子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课题;在大班家长中开展《做个合格的小学生》的主题讲座,并更新措施,为家长发放《你的孩子做好入学准备了吗》的测试卷,帮助家长从身体素质、生活自理、学习自立、人际交往等方面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找出存在的差距,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讲座中老师们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育儿知识,耐心地解答家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的家长讲座内容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满足了家长的迫切需求,让家长了解和掌握了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受到了家长的欢迎。
2.利用家长会和家园桥,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分享育儿心得。
开学初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期工作安排、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传授正确处理幼儿之间的矛盾的方法等,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都是依照先进的幼教理念来安排的,从而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赞同,相应地,教师的工作也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期末的家长会旨在总结在家长的大力配合下班级取得的成绩,感谢家长给予的大力支持,对下一步的合作提出希冀,进一步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我们还利用家长会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有针对性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讨论,集众人之所长,让家长的教育思想在碰撞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收获育儿经验,实现育儿经验的分享与传播,促进家教水平的提升,达到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
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是体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家园沟通,达到同步教育的基本条件。与家长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家长的需求,才能保证沟通畅行无阻、合作轻松愉快。
1.发放幼儿成长手册,家园交流幼儿成长中的问题与成绩。教师在幼儿成长手册中记录幼儿成长的精彩瞬间,在心灵沟通中写下对孩子的肯定,提出对孩子的要求,和家长交换意见,指导家长用赏识的态度教育孩子,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同时针对家长关心的幼儿进餐、饮水、睡眠、学习等内容设计表格,记录孩子的行为让家长一目了然,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和家长的信赖感。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跟随幼儿在园一起参与半日活动,切实了解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
3.让家园桥成为家园沟通的“立交桥”。班级门口的家园桥是一个重要的沟通窗口,家长在接送幼儿的时候都会驻足浏览片刻,从中了解科学的保教理念、先进的幼教信息和幼儿园、班级最近的主要工作,沟通直接,效果显著。
4.实行园长晨间接待,设立园长接待日。每天清晨,园长会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在晨光中微笑地迎接孩子和家长,和孩子们互相问候,与家长平等对话,耐心解答家长的提问。每周还设有固定的园长接待日,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让家园沟通更直接、更有效。
5.针对焦点开展亲身体验活动。为了让家长切实体验幼儿园的工作,我们还针对家长最关心的幼儿伙食问题开展了家长进食堂的体验活动。我们在自愿报名参加的家长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五名家长,全程体验我们的饮食制作过程,并在体验后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他们对伙食的建议,也让他们理解幼儿园工作的辛苦。家园零距离的体验与沟通,让家园关系变得更和谐、更紧密。
家园沟通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优势,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这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园将亲子活动常态化,老师们注重发挥家长独特的教育优势,动员他们参与设计、组织每月一次的亲子活动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赞扬。比如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秋月、家园情》中,每班幼儿开展做月饼、尝月饼、朗诵咏月的古诗词等活动,亲子共同参与幼儿园大型中秋活动,活动中家长兴趣浓厚,孩子更是在活动中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激发了孩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如庆六一DIY亲子艺术活动:请家长收集各类旧衣服,在教师指导下,亲子选用绘画、剪贴、印染、扎染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自由表现、大胆想象、精心创作,制作出了风格迥异、构思巧妙、情趣盎然的文化衫,家长和孩子一起在舞台上秀出自己的风采。再比如体验消防队员工作的“参观消防队活动”;感知植物生长变化,学习劳动技能的“春季种植体验活动”;邀请当医生的家长来园担任助教,教孩子懂得牙齿卫生的“爱牙日亲子总动员活动”等。多彩的活动充分挖掘家长资源的同时还调动了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家长的教育水平,进一步实现了家园共育。
幼儿园成立了园委会和伙委会,分别邀请家长参与。园委会每半年举行一次会议,听取园长的工作报告和收支情况分析,共同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并就有关教育理念达成共识。伙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幼儿营养保健方面的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幼儿园管理的透明度,又调动了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我们在园委会的共同规划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家长一起带领孩子参观“话今昔”摄影展、参观高科技生态园、参与童心飞扬文艺汇演、走进超市、走到大街上开展环保调查,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了解社会,关注周围生活环境,练习与人交往,拓展幼儿生活空间。孩子们经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变得大胆、自信,勇于表现自己,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喜上眉梢,对幼儿园工作赞不绝口。
总之,在幼儿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家长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衡量幼儿园保教质量高低的重要的尺度。我们要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双重保障,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双丰收。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