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林
(巢湖市第二中学,安徽 巢湖 238000)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出现了喜人的景象,老师们在教学上有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尽管如此,语文教学中令人尴尬的问题还是不断出现,一边是老师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制作精美课件,设计新颖的课堂活动,语文花样不断翻新;另一边是学生热热闹闹地上了一节课后却收效甚微,没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理解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没有多大的进步。从考试这一角度来说,新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促使语文试卷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极大的变化,客观题减少了,主观题增加了,重在考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每次考试,学生都感觉良好,但成绩出来后却大失所望,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准确表达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因而答起题来蜻蜓点水一般,浅尝辄止,总是到处丢分。
以上这些尴尬现象的出现,无疑是与新课程意愿相违背的,新课程提出了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有效的课堂教学,只有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创造性阅读,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流光溢彩。
《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言教育价值观,充满了时代精神,只有我们认真学习它,准确理解它的精神,才能改进教学,认识上稍有偏颇,教学上便有偏差。比如新课程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很多人便在教学中回避语文知识,一味向“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倾斜,以为这样最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因而在教学中过于突出对教材的重组,不重视对课文文本的解读,不重视引导学生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从中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技巧,也不重视落实相应的语文知识,解读文本时粗枝大叶,而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文章内容的随意发挥,把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思想课等,这种脱离文本、过度发挥的教学方式其实远远偏离了新课程的主旨。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成语接力赛等都是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材的课文篇数有限,却是学生积累和吸取优秀文化营养的宝库。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先要从文本下手,挖掘、利用它的语言资源,对学生进行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深入体会和品味,训练语感;挖掘、利用其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熏陶和情感陶冶;挖掘利用它的文学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祖国的感情。老师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和师生实际,营造气氛,把学生带入情境,引导他们掌握阅读方法。如我在教学《台阶》这篇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父亲的形象。《台阶》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小说,父亲这一形象不仅勤劳朴实,而且为了理想不懈努力,具有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要真正理解这一形象,必须通晓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我在第一课时采取“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的方式,力求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品味细节描写,置疑设问,达到对文本的透彻理解。
新课程指出,老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老师对文本研读理解的深浅度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于漪老师曾告诫我们:“课堂教学不要打水漂。”她还谦虚地称自己在钻研教材上,且不说深与浅,就是“准”也十分困难。这样高标准地要求自己,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了挥洒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充满了创造精神,如果不是吃透了教材,哪能如此得心应手呢?于漪老师真正具备大家风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在形式多样的阅读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形成个性化的创造性的见解。阅读选材难易应适当,范围应广泛。在内容上,所选材料要尽量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文化教育、风土人情、传说、时事、人物与科普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多种阅读方式中,默读有利于思考,诵读有利于记忆,积累和培养语感,精读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理解、鉴赏、分析、概括、联想和想象能力。在种种阅读方法中,我们尤其要重视朗读,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语文标准对朗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语文界的名师能手都十分重视朗读教学这一环节,多年前,我曾观看过魏书生老师教学《关雎》的录像,整个一堂课老师讲得很少,而是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反复诵读中渐渐进入诗歌所创造的情境中,并完成了当堂背诵的任务。在琅琅的诵读中,这堂课圆满地结束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无需多作讲解,有声有色的朗读会使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教学《给我们的孩子们》这篇课文时就引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这篇文章情真意切,语言亲切自然,所以学生在文章的初读中没有太大的障碍。在教学中我没有过多讲解,而是让学生充分诵读感知,在此基础上了解孩子们的直率、自然的天性,再通过对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的品读和探究,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出来,品味丰子恺的语言风格,理解他对孩子深沉的关爱之情。
课堂上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教态十分重要,如果老师无精打采地赶往课堂,有气无力地讲课,哪怕他讲的内容再精彩,学生也会提不起劲来。不管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烦心事、情绪再低沉,只要走进课堂,就要全身心投入进去,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要想调动学生情绪,老师必须首先调动自己的情绪,声音洪亮、富有激情,才能感染学生,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和认识,语文教学任重道远,语言课堂是动态的,需要老师调动自己的智慧和教学艺术去鲜活它。有效的语言课堂应是所有有责任心的老师的不懈追求。
[1]课堂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初中语文).
[2]语文课程新探.
[3]上好课:问题与对策(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