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娟
语文课堂常会遭遇一些尴尬:老师设法与学生互动,学生常是启而不发;老师不启不发、满堂讲解时,学生是兴味索然;学生启而有发、跃跃欲说时,却漫无边际、天马行空,最终仍是不得要领。这样的尴尬正是语文课堂低效的表现。
这让人不禁想到庖丁解牛的故事,他能以无厚入有间,做到游刃有余,是因为他能击中肯綮,找到关键点,如果语文教学也能找到这样的突破口,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桃花源记》里说:“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语文老师若能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找到一个小口,说不定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庄就近在眼前了。只是如何才能找到这个突破口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要像庖丁一样研究好自己的“牛”。对于每个语文老师而言,教材便是庖丁手下之牛,我们自然应熟悉它身上的纷繁复杂的肌理,达到庖丁目无全牛的境地。余映潮老师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读厚是自己研究的过程,但仅仅停留在读厚这个阶段是不行的,读薄才是读厚的目的,它是读厚以后的升华和简洁。他又说:“在教学艺术上我们要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
看来,研究好教材即要将文章的思路梳理得清清楚楚,呈现给学生的是明明白白的东西,文章的重难点了然于胸,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心中有数。唯有对教材心中有数,方能找到文章的突破口,通过这一发而牵动全身。在“读薄”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文章的“突破口”。
标题是文章中最先映入眼帘的信息。标题有时暗含了很多关键信息,如果抓住这个突破口,学生就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文章的学习。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我们便可从标题切入,先在黑板上写出中心语“桥”,再补成“拱桥”,再添上一个“石”字,最后加上限定的词语“中国”,文章的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最终呈现,借此引导学生明白修饰语在不停增多、外延在不停缩小,将说明对象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又如在教学《出师表》一文时,我们亦可从标题入手。“出师表”,顾名思义,即诸葛亮将出师北伐时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突破口便在“表”字的含义上。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教学即可抓住“忠诚”和“希望”两个词,诸葛亮为什么会对刘备及刘禅如此忠诚呢?诸葛亮又对刘禅提出了怎样的希望呢?这两个问题既涵盖了全文的内容,避免了琐碎的讲解,又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看来,有时,文章的标题便是“这一发”,它能够牵动“全身”,让学生随着这个小口实现思维上的豁然开朗。
文章中的关键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更是一双眼睛,透过眼睛,我们能更清楚地透视文章的内容。这些句子或是表明了作者的观点,或是隐藏了作者的感情,或是能引发读者无限的思考,善于寻找文章突破口的语文教师定会抓住这些句子不肯放下的。如在教学《老王》这一课时,我们便可以“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为文章的突破口。不幸者有着怎样的不幸呢?“我”又为何对他感到愧怍呢?老王及“我”和老王的故事便能通过抓这个关键句而一一理解。又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我让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这句话:“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而全文内容正包含了“没有幽默”“荒寒的大自然”这样让人觉得凄苦的内容,也包含像父子间的亲情、同学间的友情,以及学堂里上课时人狗默契和谐的温情场面这样的“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课堂上抓住了这一句话,讲解课文时便会轻松很多,学生也会有明确的思考的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朗读涵泳,在朗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教师应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龙莲明在《重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回归》一文中指出:“朗读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熟读精思’更是传统教学经验中的精华。学生通过朗读,见于目,发于心,出于口,多种感官参与其中,去再现作者文中的情境,体味作者抒发的情感,引起内心的感情波澜。因而,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最终达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收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余映潮老师在上《行路难》这一课时,便是将朗读进行到底,孙竹青在点评时说道:“这课以‘感受诗中的美句’和‘理解诗中的难句’为切入点来组织教学,通过吟读、联读、译读、背读、吟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又辅以教师独具创意的两个微型讲座,自然巧妙地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来回穿梭,反复地品读美句和难句。整个课堂教学思路简约而不失精致,简化而不失精彩,显得极具组合之美、层次之美、层进之美。”这样的美感不正是通过这情韵悠长的朗读来实现的吗?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时,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一句话:“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每读一遍,学生便会有不同的感受。再重读“亲”字时,学生更能体会到文中“我”的情感态度,似乎下面还能补充出很多空白的内容,而这样的补白不正是以诵读为突破口进行的创造性的有益解读吗?
文章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往往最能激起学生的疑问,如果我们寻找到这样的矛盾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时,我利用“弱国无外交”这句俗语及唐雎这个弱国里出色的外交使者的矛盾点,反问学生“弱国是不是真的无外交呢?”学生很快明白唐雎所处的境地,以及他肩负的巨大使命,这样就很快地进入文章的情境。又如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表达了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与敬意,但是文中为何出现大量的充满贬义的文字呢,为何又提到了他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呢?通过这样看似矛盾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找出合情合理之处,不仅学会思辨,而且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手法,这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高明得多。
庖丁之刀十九年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正是技艺纯熟的表现。语文老师若能找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突破口,也一定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然,突破口的寻找没有定法可言,最重要的便是练就庖丁一样的技艺,在千思万虑后读出教材的“薄”来。
[1]叶将育.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5,(2).
[2]余映潮.《行路难》教学实录及评点[J].中学语文,2010,(1).
[3]龙莲明.重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回归[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