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辽
(邳州市八义集高级中学,江苏 邳州 221361)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人教版普高课标)已经在一些省份使用一段时间了,总体反映不错,与老版相比,内容比较新颖,版面设计比较活泼,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的理念,有些开放性教学的气息和实践性教学的特点,是一套比较好的教材。但是我认为现有教材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指出来与大家商榷。
教材当然该有结论,但如果都是已经定性的结论,你去学习,就是接受现成的结论,如果这些结论无可辩驳地正确,你不要质疑,只要信服就行了,那么这样的教材就是说教的教材,给你规定好了什么,你就该信什么,这不是说教么?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强调要让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如此自主学习还行,合作探究就假了。不知道结论才进行探究,写在书上已经定性的结论,学生一翻书就知道了,还有探究的必要吗?探究还是为了证明这结论的相当正确,因而坚定不移地相信,这探究有多大的价值?这与社会的假冒伪劣有什么不同呢?我认为,这种教材没有给学生提供较大的探究空间,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热点,注意实践环节,但教材没有处理好这一问题。比如,讲宏观调控,就可以涉及房价的问题,为什么中央越调控,房价越上涨?比如,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就应当谈谈党的建设问题,为什么有些党员甚至高级干部贪污腐化?这些都不能回避。过去的教材,这些问题都有提及,新教材倒不敢讲了,提一点也是轻描淡写、无关紧要的。这就不能算注重实践环节的、关注社会现实的好教材。
教材的呈现形式基本都是首先给几个情景材料,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是情景导入和问题设置。然后介绍已成定论的观点或者知识,让学生用这些知识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这便是情景探究。最后下个结论或者回归现实谈该怎么做,这称之为情景回归。这其实是情景教学法的套路。几本教材都这样呈现就难免给人单一呆板的印象了。虽然这看起来很符合探究学习的程序,其实并不是什么都要进行探究的。思想政治课,有的内容就是叙述和介绍,让学生知道和了解就可以了。探究,应当是由已知经过探索而得出未知,那些现成的结论还探究什么呢?比如,《政治生活》第七课就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就直接介绍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然后就怎么才能更好地处理民族关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就可以了。再者,情景教学法的确有探究在里面,但情景教学法就等于探究教学吗?这好像值得研究。
不能像现在这样,教师用书大都是教材的解释和扩展。而对学生用书,应强调探究性,除了用来探究的基本知识要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外,大多应当是提供一些典型的材料,让学生来探究,重大结论都不要出现在教材上。教师用书,除了对教材的基本知识、最新观点进行解释扩展外,重点是就教材要学生探究而获得重大结论进行表述论证,以及对学生怎么探究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老师就怎么去指导学生根据典型材料和现实热点通过探究去获得重大结论,怎么去通过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比如,《经济生活》第十课《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第二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部分从“提高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五个方面加以叙述。学生有几个喜欢读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完全可以放在教师用书里面,教材只需要列举一些材料让学生思考探究就行了,也可以让学生举例谈不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危害,从而得出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把这些结论放在那里,然后让学生探究,还探究什么呀?
再比如,在《政治生活》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一框《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第二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这部分,文字给人的感觉仍然是说教意味太浓。如果这么调整就可能比较好。第一框,就改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个观点就不要出现在书上,最好由学生通过探究思考得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这部分内容应当作相应的调整。首先,教材给出近代中国一些探索中国前途的团体和组织努力奋斗的一些典型材料,最后强调共产党成功了。让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会让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会顺理成章地得出:“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然后,教材介绍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容,让老师们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学生就会得出:“这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然后,教材谈谈共产党执政以来也犯过错误,谈当前的党建问题,并且列举建国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的重大成就,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认识到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力量尽善尽美,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不断认识并且改正错误,从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要坚持共产党领导。如果教材这样编写是不是更加有说服力,是不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有较大的空间,也更加真实呢?
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等,都有不少地方要加以修改,使之能更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让思想政治课更好地解决学生面对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认识社会。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脱离社会现实的书呆子,必须在教材中及时加入教育领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关切,借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有人说,这个工作可以由教师来做,教师可以有自由选择权。但这些现实的东西有的政治方向性比较强,老师往往把握不好,就可能造成反面效果。所以,如果在教材里面有显示,就是体现一种国家的意志和导向,教师的补充和选择就会相对容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公众经常争论的和老百姓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问题,比如房价与地方政府财政、通胀与百姓生活、金融危机与就业、民主政治建设与党的领导等。更多地关注这些问题并敢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摆脱它留给学生的只是空洞说教的不良印象,让它成为学生喜爱的真正有价值的科学。
比如,重要程度不同的文字可用不同的色彩来呈现,段落不同的字可以用不同的字体来编排等。有可能的话,也可以使用光盘或者录像。至于素材,更应当根据社会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改、补充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