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琦珺
(浙江传媒学院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在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编辑环节与主持人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编辑是一个节目的参与者、把关者,而主持人是把全体幕后采编人员的集体劳动成果传递给观众的关键人物。有了编辑的精心策划、撰稿,要想使节目最终呈现良好的播出效果,就要求在播出环节中有一个能够承上启下、衔接各方,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在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面前能果断作出正确判断的主持人。如果主持人没有参与节目的整体构思,就无从谈起衔接各方组织协调,如果主持人对节目的各个环节不熟悉了解,就不可能在突发情况后镇定自若、拿捏有度。所以电视节目主持人如果只会在播出时播讲编辑写好的稿件,就无法胜任这项灵活多变的工作,不能真正地融入节目中,是随时可能被替代的。
不参与节目后期制作的主持人只是整个节目制作过程中孤立的一环,在节目中没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只是一个尴尬的符号。相反主持人如果在节目的选题策划阶段就参与其中,就会站在整体的角度理解节目的要求和期望达到的效果;在录制完节目后,如果能对自己亲自撰写的导语进行编辑剪接,把需要突出强调的通过后期制作表现出来,就可以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在节目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性和发挥空间。换个角度说,主持人录节目之前如果知道自己想要的成片什么,心中有数,口播录制时,就会更顺利,避免做无用功。因此,主持人有全方位编辑意识,熟悉节目成型的各个环节有其重要性。
全方位编辑意识包括:节目前期策划,润色文字稿件,整体、局部的处理,画面、声音的运用,等等。有人批评主持人“只会念别人的稿子,是生活在编导笼罩下的寄生藤”。这种说法虽然片面,但也确实点出了当下一些主持人的工作缺失。试想,如果这位主持人具备全方位的编辑意识,从节目前期策划、撰稿等都参与其中,同时后期对节目的编排处理也渗透自己的想法,这样他自然对节目整个采制过程了如指掌,这样的主持人主持节目自然酣畅淋漓。
1.主持人应积极参与节目的策划。一档节目的出现,首先起源于策划,然后才谈得上主持,否则节目主持就会打乱仗。节目策划确定了节目的选题、定位、结构、节目风格、受众群体等,主持人不从策划开始介入节目,就无法理解节目的来龙去脉,难以在播出时达到预期的效果。主持人的策划包括宏观策划和微观策划两个方面。宏观策划是对节目整体上的把握、对全局的思考,包括节目的创意、定位,节目的组织与调度,等等。微观策划是具体到对节目内容和形式的策划和创意,包括对选定题目确定主题和报道形式等的策划。举个例子,央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在大型采访节目《岩松看日本》中,充分参与节目,他作为《岩松看日本》的领衔者,从寻找话题、确定采访,到取材采访、完成播出都全面贯穿节目制作始终,不愧为节目的灵魂人物。也正是因为白岩松参与策划、确定选题,所以在他无论主持节目、采访嘉宾还是现场即兴点评才会眼光敏锐、智慧,提问客观公正,点评深刻到位。由此可见,主持人参与策划对更好地驾驭节目,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动性是多么重要。
2.主持人要亲自创作稿件。主持人除了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外,还应有较高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写作能力。一般来说,节目主持人都会从事节目相关的文字写作。如新闻节目主持人会写导语、通讯、评论等;知识性节目主持人会写科普文章;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人为了适应主持节目的需要,会写播讲稿、解说词、串联词等。如果只会拿编辑稿件播读出来,主持人就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传声筒,是随时可能被取代的。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没有稿件就说不出话来的主持人是不称职的。修改润色文字稿件是主持人的工作需要,也是主持人文字处理能力的表现,包括对自己撰写部分的推敲,对别人撰写部分的修改,使稿件更能传达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并符合自己的语言风格、个性特征。需要注意的是,主持人创作稿件要把握三个方面,即为节目主持服务、文字与声画相融合,同时表达也要适应视听的需要。
电视语言是为“听”而写,在表达上要注意口语化、简明化、具体化、形象化。口语化就是要通俗易懂,符合语法和逻辑。因为电视语言是转瞬即逝的,不像文字停留在眼前可以反复推敲,所以要让观众一听就懂。简明化不等于口语化,那些长篇大论、拐弯抹脚的表达,虽然观众也听得懂,但是冲淡了画面,观众听了心烦,显然不能算是最佳表达。简明化就是要言简意赅,句子成分完整,不用倒装,少用关联词,让观众听了不假思索就能明白。具体化也不难理解,举个例子“气温高达38摄氏度”远比“天气很热”要明确,“掌声持续了三分多种”也比“掌声雷动”要具体。形象化与简明化并不矛盾,它要求语言色彩有表现力,这在一些主持人的解说中更为明显。
3.主持人要熟悉编辑业务。一般的编辑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对直播节目的编排,参与节目前期工作的选题、构思、列提纲或撰写稿件、串联节目内容,直播时进行现场采录和现场编发;另一种是对录播节目的编辑,除了参加前期准备工作外,主要在后期阶段对摄录的声像素材进行鉴别、筛选,然后进行编排,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形态。不论哪一种,编辑的每一步工作都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最终呈现样态。
4.在节目的播出过程中,主持人要具有“现场编辑意识”。主持人在面对摄像机进行播讲时,不仅要照顾现场的场面,而且必须考虑到经过镜头的传达自己怎样出画面,这些画面在电视荧屏上出现,会给观众产生怎样的印象。一般说来,现场主持和报道必须进行“现场编辑”,否则拍回的画面很难进行调整。有时候主持人忘了观众收看,只顾同现场的观众进行交谈,画面拍下来难以编辑,结果显得非常零乱。有时候主持人拿着话筒一个接一个采访,回来剪辑时发现很难处理,同期声带入画面也不好剪辑。因此现场内的观众和屏幕前的受众都要兼顾。
现场编辑意识还包括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能力,节目主持人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应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使大脑处于高度高速运转状态,快速思维,马上作出判断和反应,并进一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使变故巧妙地朝好的方向转化。当前大多电视节目的录制都是一气呵成的,更有相当一部分节目是以直播形式播出的。主持人语言表达上的一点混沌都会给节目的播出和制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会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视听效果。
举个例子来说,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在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迎接烈士灵柩回北京的仪式直播过程中,原定主持人说三分钟后镜头切到现场,但是,导播通过对讲机通知她,现场镜头切不过来,让她再说一会儿。在这样的突发情况下,鲁豫一口气讲了二十多分钟,直到工作人员顺利切入现场画面。正是鲁豫极强的现场应变、即兴发挥能力使技术故障化险为夷,保证了节目的正常播出。因此,主持人不仅要避免语言表达上的不当,而且要做到处变不惊,积极活跃思维,培养自己快速反应的能力,只有这样,主持起来才能从容镇定、挥洒自如。
[1]张颂.播音学教程.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33.
[2]吴洪林.主持艺术(第二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局,2008:421.
[3]游洁.电视节目主持新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