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地 汪晓辉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高等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育由投入转向产出前的重要一环。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履行好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三大历史使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更需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国内业界对高层次人才的理解和界定众说纷纭,尚无统一标准可循。我认为,对地方高校而言,高层次人才不仅包括博士、教授、学术技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学历、职称高或有头衔的人才,而且包括那些在教学、科研上有独特创见、先进思想、发展潜力的人才。从思想和行动、素质和业绩两个层面综合考量,高层次人才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2)专注于学术研究、教学研究;(3)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构想和创新能力;(4)具有超乎寻常的事业心和成就意愿;(5)教学成果、科研业绩超出绝大多数教师。仅有思想却光说不练,或行而无果,都不能称作高层次人才。
当前,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引进难,无论是个体引进还是团队引进都存在很大难度;(2)数量少,基本上没有国家级、大师级的领军人物,高层次的学术骨干、带头人极其匮乏。(3)结构不合理,在学科分布上呈现出较明显的“马太效应”,传统学科、优势学科相对而言是愈来愈强,新兴学科、弱势学科不但薄弱而且发展缓慢;断层现象日益显现,后备人才储备不足。(4)利用率不高,兼职淘金现象严重,无法专注于科学研究;单打独斗多,团队协作创新少。(5)稳定难,高层次人才流失现象在地方高校仍较为严重。(6)管理水平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进出机制不健全,规章制度全面宏观但笼统模糊,不切合实际,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
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原因对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南方地区、省会城市之所以比中西部地区、北方地区、非省会城市更容易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本原因不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而在于经济发达。人才流动的“北雁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现象就是很好的写照。
2.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中西部地方高校底子薄、起点低、发展慢、办学环境差、科研条件落后、福利待遇低,吸引和容纳高层次人才的载体和空间受到限制,与部属高校之间差距明显,竞争处于劣势。
3.人才竞争不断加剧。高层次人才是高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标志,现实中各高校都千方百计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到处“挖人”。而一个高层次人才的流失对一所地方高校的某一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而言则可能是致命的,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难以有效弥补。
1.高层次人才自我价值观的影响。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历程决定其在时间、精力、金钱等方面的前期投入都是超出一般人的,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学术造诣,虽然他们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终极目标,但是追求优越的工作环境、条件、待遇以体现前期投入的价值符合大众的一般价值取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相比而论,毫无优势的地方高校注定不会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首选。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的成长有其特殊性,创造性是其本质特征,其劳动过程很难用时间和考勤来衡量,其社会价值与社会效益也很难立竿见影。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对高层次人才的成长特点、规律缺乏深入、系统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不能抓住高层次人才的真正需求,使高层次人才实际获得的价值和其期望获得的价值之间出现错位,虽然学校各方面投入很大,但效果甚微。
3.管理水平滞后。主要体现在:(1)管理模式趋于刚性,原则性强,灵活性差,不能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特点的高层次人才实施有效的管理。(2)人才引进脱离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缺乏学科根基,没有梯队成员,难以提供人才发展所需的空间和环境,且引进后的配套措施不完善,任其自由发展,造成人才闲置和浪费。引进往往重数量、学历、职称,轻质量、能力、业绩,而在科研启动费、安家费、配偶安置、住房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致使在引进人才与原有人才之间难以平衡协调。(3)人才培养采取事后出钱资助的被动式培养方式,缺乏长远谋划,脱离学科发展需要、科研创新需求、后备人才队伍储备等统筹考虑,往往培养成材之时便是人才流失之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4)对高层次人才的考核评价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人员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对激发高层次人才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危机意识产生不良影响。(5)缺乏合理有效的约束机制,对人才流动持恐惧心理,设置堵、阻、卡等人为障碍,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束缚高层次人才的全面发展。
高层次人才不但可以引进,而且可以培养,地方高校应牢固树立“以用为本”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举措,下功夫为引进、培养和用好高层次人才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
地方高校应建立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柔性组织结构,变线性的等级层次结构为中间层次极少的扁平组织结构,变壁垒森严的单一结构为适应边缘、交叉学科成长的多功能网络式组织结构,吸收不同技能、不同知识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实现组织结构的最优化。同时,改革行政、后勤、财务、图书资料、对外交流等职能部门的职权,为高层次人才开发资源、协助研究、决策咨询等提供直接性、支持性的服务。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中之重,地方高校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主要任务,纳入领导班子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在确定学校发展目标时考虑到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谋划学校发展方向时考虑到高层次人才的保证,在研究政策措施时要考虑到对高层次人才的倾斜,认真分析人才队伍现状,找出薄弱环节,科学地制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地方高校应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观念,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引进真正急需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探索柔性引进渠道,比如设置高层次人才特设岗位,实施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制度等,通过优厚的待遇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校讲学,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以点带面推动一批学科的发展、一批项目的完成。
地方高校应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制定,并被动培养为主动培养,针对高层次人才的思想、个性、专长,结合学科建设需要,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职业与岗位培训,建立灵活的、个性化的职业进步和提升系统。减少高层次人才的时间与精力浪费,使他们潜心教学和学术研究。组织高层次人才更多地参与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专长。
学科是培育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施展才能、实现他们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舞台。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练、拓展,是学术群体成员事业发展之源,事业留人之本。地方高校应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整合资源,把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做强、做大,构筑高层次人才创新工作平台。要抓好重点实验室、重点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的建设,把开放、共享作为建设的首要目标,为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共用平台,使其成为稳定、吸引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高地。
地方高校应针对高层次人才所从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不同特点、不同岗位要求,制定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科学合理、公正透明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学术成果质量的评价,引入同行专家和社会评价,引入竞争机制,做到优胜劣汰,以科学公正的考评机制吸引人才、稳定人才。
地方高校应建立岗位工资和业绩奖励相结合,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体系,稳定和激励高层次人才。加大对关键岗位、关键人才的激励力度,对拔尖、创新人才和关键骨干人才可参照市场价格实行年薪制,对短期聘任的教师可实行协议工资制。要采取适当措施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福利待遇,解决好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内部津贴分配制度改革,鼓励多劳多得、优劳优酬,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层次人才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体系中的作用将愈加凸显,对高校的长远发展的影响将日益增强,地方高校不仅要加强政策研究、制度建设,加大投入力度,而且要关心高层次人才的精神生活,关心高层次人才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能、发挥作用营造更好的环境。
[1]马宁,王凤芝.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管理的几点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5.
[2]邹刚,王敬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7,(4):95.
[3]费盛康.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才,2009,(10):56-57.
[4]李红浪,付智斌,吴禧梅.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市场,2008,(52):157-158.
[5]刘汉伟.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