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咪咪
(西安欧亚学院 基础部,陕西 西安 710065)
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立足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尤其是以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更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指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意见或抒发思想、情感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数字表达能力、图示表达能力等形式。其中被大家所周知的就是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此两种能力如何培养呢?我结合自己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三种培养方法。
这一点是对授课教师说的。因为长久以来,我们虽然一直在提倡“教学改革”,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我们的中学教育基本上还是围绕高考进行的,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围绕“分!分!分!”。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与一些个人基本能力的培养,不能说没有,但比较欠缺。到了大学阶段,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高职新生缺乏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欠缺;写的文章主旨不明、没有条理、词不达意,理工科学生的书面表达尤其糟糕……所以,高职《应用写作》课程的授课教师,必须认清现实,立足学生现状,首先明确这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不只是教授学生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与今后工作当中需要用到的应用文的写法(应用文写作能力),还要结合本课程特点,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要非常全面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是不现实的。以下围绕课程目标,从两大方面予以说明。
有资料显示,现代人每天接触到的书面语言有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体,应用写作能力的高低已经成了判别现代人文化素养高低的一个标尺。如何通过《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我认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
1.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应用文的文种有六七百种之多。面面俱到地讲授,非常不现实。所以,教师首先要调整教学内容,改变过去不论专业、不分层次、千篇一律讲授的状况,从学生学习与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的角度出发,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保证让学生学了有用。这一点,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前提,说起来容易,但在具体实施时需要事前做大量的调查准备工作。
2.更新教学方法
由于课程性质的不同,《应用写作》课程的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而能力的养成重在平时,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以下方法可以作为借鉴。
(1)实例教学法。就是改变过去“讲解理论—例文分析—实践”的教学方式,采用先剖析教材例文或教师自选例文,再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写作训练的教学方式,形成感性—理性—实践这样一个链条,让学生通过例文的剖析对文种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这好比对一个从来不知道芒果的人讲什么是芒果一样,如果先讲理论,他肯定接受得比较慢,或者说只能靠想象;而如果直接拿一个芒果过来,不仅让他看,而且让他吃到嘴里,然后告诉他,这就是芒果,效果肯定更好。可见,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很重要,用实例教学法,可以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景教学法。就是给学生设定一个特定的场景,让他们参与进来,在有了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之后,来进行学习。例如,可以在课前给学生设置一个文字游戏,让学生们都参与进来,感受游戏的气氛,体会游戏中的得失。然后学生通过发言,共同分享游戏中的体会和认识。再结合“总结”给学生进行讲解。最后让学生针对刚刚进行的游戏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练习。这样寓教于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更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对比归纳法。应用文中的一些文种具有相同的作用,例如命令、决定、通知都可以用来任免干部,但根据干部级别、所用机关的不同,三者在具体使用时是有区别的。教师在授课中就需要前后作对比,并进行归纳,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去运用。学生能在平时的拟写练习中准确判断和使用了,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种促进。
(4)多媒体演示法。鉴于本课程教材的特点(受出版时间的限制,教材上的例文不能很好地保证新鲜性、贴近性,所以老师常常需要向学生展示并分析一些最新的好的应用文例文),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很有必要。这样既能直观、清晰,又能节约时间,还能增强教学活动的形象性、生动性。
(5)课堂训练评改法。学习了一定的写作理论之后,学生要完成一篇习作并不十分困难,但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怎么办?这就需要单独安排课时,选择重点文种进行练习。根据我的调查,85%以上的学生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练习。课堂练习可以很灵活,可以指定内容和文种训练;也可以给出材料或情境,判断所用文种,并分别予以练习,达到对不同文种的灵活运用。练习形式上可以机动安排,可以分组练习对接性文种,如请示—批复、去函—回函;也可以请一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找问题,进行习作评析;还可以让学生互换各自的习作,互相进行评改。实践证明,学生都倾向性地认可这种练习方式,而且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方式比较多,如课堂讨论、提问与对话、复述所学内容、朗诵比赛、演讲等。对于大学生,我通过实践,认为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课前小演讲。三分钟还是五分钟,每节课一个人还是三个人上台演讲,由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安排;可以将课前小演讲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项,也可以将之设置为必须完成的作业。因为我发现,虽然经过老师的提醒,学生都会认识到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但由于惯性的学习方式与习惯,一开始很多学生不愿或不好意思上台演讲。所以,一定程度上还得“逼”。在具体实施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演讲内容不限,但要有感而发。演讲的内容可以是课内、校内,也可以是校外、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学着去发现,学着去思考,能使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当然,有的时候也可以来一次命题演讲或即兴演讲,既可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使演讲更加丰富多彩。
(2)演讲要脱稿,讲评要重鼓励。要求学生演讲时要脱稿,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以有利于今后在不同的场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讲评非常重要,学生也很期待。老师在讲评时一定要以鼓励为主,善于发现学生演讲中的闪光点,这样既可让演讲者受到鼓舞,又可使听者受到启发。当然,在讲评中也需要适时地给学生指出一些演讲技巧和方法。
(3)时间。课前小演讲,每人所用的时间不宜过长,三五分钟即可。演讲环节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内容与进度。
不少新生都谈到,进入大学后,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课后不知干什么,很茫然。同时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专业细分之后,理工科学生开始远离语文,没时间看人文书籍,思维渐渐随专业课程变得工具化。个中原因我们不深究,但我认为,教授写作课的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提醒和督促:学习不能太功利,目的性不能太强;除了专业学习外,大学生还要学会利用图书馆,把课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多读书,读好的人文书籍,而且要把此养成为自己的一种学习或者说生活习惯。
多读书,就是一种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增加知识,启发学生去思考,帮助学生去判断,进而提升其整体知识素养。而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其基本的知识素养的。读好书,尤其是细品好的篇章,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能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1]陈倩倩.高职院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2009-5.
[2]陈心颖.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刍议[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3]黄桂玲.论情境教学在应用写作中的建构[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4]黄健民.大学写作教学要适应时代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