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顺
(山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近年来,读者对《项链》意蕴的新感悟、新认识、新探索层出不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只要我们“避免那种离开文本本身所许可的范围进行纯属于自己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1](P35)“每一个读者都有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文本的权利”。[2](P39)近日,我对莫泊桑《项链》加以再解读,认为小说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类生存困境的关照。
不能不承认,玛蒂尔德是拥有自己理想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分析感悟到。
玛蒂尔德“看着那个替她做琐碎家务的勃雷大涅省的小女仆”就“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宽敞的客厅”、“香气扑鼻的小客室”;听到做小职员的丈夫对饭菜的赞叹,她便幻想精美的餐具、名贵的佳肴……而这一切,都和她当前的“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以及饭菜的粗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正因为无,所以才渴望有;正因为渴望而不可得,所以才痛苦。颇具姿色的玛蒂尔德因为自己的“美丽、丰韵、娇媚”,而忽略了自己的真实处境,近乎疯狂地做着高雅和奢华生活的美梦,使自己的理想一再膨胀。
玛蒂尔德“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她穿得像一个穷苦的女人”,“到水果店里,杂货店里,肉铺里,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她那艰难的钱”,而且“这样的生活继续了十年”。我们不难发现,项链丢失以后,玛蒂尔德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的生活是远远不及先前的,但那个当初为了一件衣裳就哭哭啼啼的玛蒂尔德反倒没有了对寒酸生活的抱怨和苦恼,是什么支撑玛蒂尔德如此坚韧地生活下去?我想,这大概缘于玛蒂尔德直面人生困顿的勇气,而这种勇气来自于“尽快把巨额债款还清”的明确目标。
由此可见,不管项链丢失前,还是项链丢失后,小说所描述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在人生路上始终有梦,这一点是无法否认的。
既然有梦,那么玛蒂尔德是否达到了理想之梦境?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项链丢失前,玛蒂尔德对高雅和奢华生活的理想似乎有了一个可以兑现的机遇,那就是她的丈夫得到了一张可以带她去参加教育部夜会的请柬。再三争取之下,她得到了一件适合参加夜会的昂贵衣服,又从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那里借来了一串满意的钻石项链,迈向了实现理想的红地毯。在夜会上,“她比所有的女宾都高雅、漂亮、迷人”,“所有的男宾都注视着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请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玛蒂尔德获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成功。然而,夜会散后,玛蒂尔德不得不依旧披件“朴素的家常衣服”,坐“拉晚儿的破马车”,理想的实现如昙花一现,如流星划过,在以后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可怜的玛蒂尔德因为这转瞬间即逝的美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项链丢失以后玛蒂尔德“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巨额的债务,这个“主意”,便是玛蒂尔德的奋斗目标,“第十年年底,债都还清了,连那高额的利息和利上加利滚成的数目都还清了”,她终于不再背负债务,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在佛来思节夫人面前说句话,但佛来思节夫人对真相的揭示却和玛蒂尔德开了个极大的玩笑:“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就这样,玛蒂尔德十年如一日的劳动,竟几乎成了一场闹剧。而这串假钻石项链已使玛蒂尔德的容颜今非昔比,“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胡乱地挽着头发,歪斜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着地板”,十年以后,连她的好朋友——佛来思节夫人也认不出她来了,以至于玛蒂尔德在作了自我介绍之后,佛来思节夫人情不自禁得大叫了起来:“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由此看来,玛蒂尔德不同人生阶段的理想似乎都取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谁又能说这就是成功呢?前一理想的瞬间成功以偿还十年的巨额债款为代价,后一理想的实现牺牲了玛蒂尔德一向引以为傲的容颜。前一理想因后一理想而破灭,而后一理想又因一个“假”字而变得毫无意义,这一切,怎能不让人顿感人生命运的难以莫测?
前期的玛蒂尔德,满心地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变得富足而殷实,有错吗?可是小说给我们展示的玛蒂尔德的前期理想却只能是一场无法兑现的美梦,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玛蒂尔德前期理想——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就这一理想本质而言,其实是进入上流社会的一种愿望。而玛蒂尔德虽然“美丽动人”,但出身却并不高贵,这使她“没有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也正因为此,她最后只能和自己出身相当的“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也就是说,在玛蒂尔德生活的社会中,“婚姻不是以爱为基础,而是建立在资本的基础上,讲究门当户对”[3]的。包括那个夜会,实际上是当时上层社会流行的一种消遣方式,玛蒂尔德在项链等这些上层社会的外包装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舞会后项链的丢失,难道不意味着玛蒂尔德想挤入上层社会的愿望再次破灭么?由此可见,一个处在金钱唯上的社会之女子,没有经过资本的原始积累,一心想跻身于上流社会的愿望是不可能轻易实现的,而这,正是前期的玛蒂尔德生存的困境。
如果说前期的玛蒂尔德是虚荣的,那后期的玛蒂尔德却可以用诚信、勤劳来形容。可是为什么十年的辛苦劳动之后,玛蒂尔德的理想又再次化为泡影?
我们进一步分析玛蒂尔德的后期理想,“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而这笔可怕的债务当然缘自于向佛思来节夫人所借的、不慎丢失的项链。可是小说有几处实际上都暗含着项链是赝品这一实情,比如玛蒂尔德去佛来思节夫人那里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带着一种不满意的神情”,但是并“没有打开盒子”。是佛来思节夫人肯借给玛蒂尔德昂贵的项链,又同时对玛蒂尔德非常的信任吗?我们不要忘记,佛来思节夫人是上流社会中贵妇人的代表,在玛蒂尔德没有跻身到上层社会,反而降为底层阶级的十年里,她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这样推理下去,天真的玛蒂尔德清偿债务后,怀着一颗纯朴的心面对依旧美丽的佛来思节夫人时,得到项链是假的消息也实属正常。佛来思节夫人虽然也被玛蒂尔德的行为感动,但也仅是感动而已。我们从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在极乐公园相遇,当玛蒂尔德叫佛来思节夫人“珍妮”时,佛来思节夫人对“一个平民妇人这样亲昵地叫她”感到“非常惊讶”这一细节的描写中便可得知:人和人之间,尤其是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以及真正的友谊是几乎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难道玛蒂尔德十年辛苦还债款的行为能够换回佛来思节夫人的认可么?相反,由于真相的大白而显得玛蒂尔德多年忍受的“许多苦楚”毫无意义,这,不正是后期的玛蒂尔德生存的困境么?
有人说:“虽然作家的创作意图不一定全都能在作品中得到体现,但毕竟与作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4](P96)所以了解作家的生命历程也是相当必要的。
莫泊桑生于法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的离异造成了他的不幸童年,也促成了他敏感的个性。中学毕业后,莫泊桑在巴黎法律学院就读,后因普法战争爆发,弃学从军,战后也曾做过抄抄写写的小职员,成名后,一下子跨入了上流社会,购别墅,买游艇,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活。在爱情方面,莫泊桑十八岁时写了一首表达爱意的诗献给他喜爱的法妮,没想到却遭到对方的嘲笑,羞愤之余,他产生了女人是虚假、轻浮和令人鄙视的成见,但是他又离不开女人,成名前,习惯与平民女子和妓女交往,成名后,又成了沙龙贵妇和小姐的宠儿,但他却认定,没有一个女人值得终身相许,并且始终没有结婚。总之,莫泊桑在短暂却成就卓著的一生中既目睹了中下层社会的寒酸,又经历了上流社会的骄奢;既有对纯真情感的渴望,又有对情感的虚情玩弄。他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才华横溢却无法摆脱这些人生的困境,而将这些人生困境之反思寄托于所写的小说当中也就显然是情理之中的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莫泊桑曾担任过像玛蒂尔德丈夫那样的小职员,成名前,他也曾像玛蒂尔德那样充满了对名誉和财富的渴望,而成名后的骄奢淫逸的生活又毁了他,他染上了梅毒,自杀失败,最终死于疯癫。《项链》的情节经过了作者的巧妙安排,主人公玛蒂尔德不管虚荣也好,努力也罢,都没有摆脱理想破灭的窘况,而她所遭受的种种人生之困境,不正是作家莫泊桑对人类生存困境反思的写照么?
概而述之,莫泊桑的《项链》,用“直观的、直感的、感情的、审美的”[5](P24)语言,形象地传示了跨越时空的人类生存困境,包括人类自身的弱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同阶层的人之间的隔膜等,时时引发读者的思考,它的教育意义常青。
[1][2][5]王富仁.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3]李顺英.生命世界的殖民化——对《项链》深层结构的解读[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4]王纪人主编.文艺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