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2010-08-15 00:51:36邵璀菊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研究型理论课思政

邵璀菊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

邵璀菊

(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新挑战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实效之需,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必须着力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创新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受众是生长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学生,特定的生长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有的个性和心理特点,他们思想解放、思维活跃、个性独立、不盲目趋同、求知欲强,对电子产品、网络更是情有独钟。如何使这些打着鲜明时代烙印的大学生接受并信服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也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的新挑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

1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涵义及特点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模式提出的,指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1 主体性

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和自为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把课堂获得的信息内化于自身认知系统[1]。

1.2 探究性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始终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判断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1.3 互动性

强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参与、平等探讨,给学生以充分思考、想象的空间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与超越。

1.4 多元性

强调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能力、训练思维,尤其是创新能力和思维,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2 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2.1 应对新挑战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需求也在迅速变化,加上现代社会资讯繁多,学生能从多种渠道了解各种信息及不同观点,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融、激荡,使高校思政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适应时代要求,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2.2 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需要

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学中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课堂大多是由教师一人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思考的空间。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且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性、生动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研究型教学则是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模式,师生共同分析、探讨、质疑和寻找答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3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在信息激增、知识更新快速的未来时代,所需要的知识不是学校所能传授的,而是由未来一代人自己创造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性人才是高等学校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要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研究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形式,师生共同研讨、探究,解决时代、社会、人生中不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使学生实现从单纯记忆和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为探索和研究性的自主学习[2],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政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转变教学观念

对高校思政课而言,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实现4个转变:一是由重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与行为引导、能力培养并重转变。思政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最主要的是在这一基础上,教给学生观察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思维、立场、观点和方法,一种在现实和历史思考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由教师单向主导向师生双主体转变。传统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的主动性受到了限制。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既注重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又充分重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相长。三是由接受型学习向研究型学习转变。研究型教学不是将现成的理论强加于学生,而是以研讨的形式,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开放、实践的态度,进行研究性学习。四是由重“使人成为某种人”向“使人成为人”和“使人成为某种人”并重转变。冯友兰先生曾经说过,高等学校有两类课:一类是使人成为人,一类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这两类课是统一的、缺一不可的。但是,长期以来学校被看作是生产具有某项专业技能人才的加工厂,偏重使人“成为某一类人的学问”,忽视了使人“成为人的学问”,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低,会读书、不会动手,会考试、不会创新。可见,改变育人理念,已成为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必然要求。

3.2 提高教师素质

实施研究型教学,教师是关键。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主角”变为“导演”,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自己坚定的政治素养、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专业功底、人格魅力影响和带领学生,以独到的见解和深邃的思想去教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做人,为学生提供人生导航[3]。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高尚的道德风范;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进修和学习提高学历和学位层次,更新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主动将教学与科研更好地结合起来,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及时对重大理论和热点资讯加以梳理和研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以及自身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才能确保研究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3.3 创新教学方法

研究型教学是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探索讨论式、案例式、辩论式、问题式、活动体验式等互动教学法。支持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争论,让学生在讨论、争辩中,交流思想、开阔视野、历练思维、澄清疑惑、提高认识、提升能力。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涉及政治、法律、心理、伦理道德的案例或学生身边的各种不文明现象的分析、评说,让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生活,学会思考,感悟人生,体验学习乐趣,学会与他人合作。

3.4 改革考核方式

实施研究型教学,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现行的思政课考试大都采取“千人一卷、一卷定结果”的闭卷考试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强调“认同性”和“惟一性”,忽视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能力的发挥,也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上课不听、考前死记、考时小抄、考后全丢”的不良学习风气。应积极推进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内容上实现从单纯理论知识考查向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行为表现综合性考查的转变;方式上采取开卷、半开卷、小论文、调查报告、课堂发言、抽签口试等多样化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1]曹和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J].华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43~445.

[2]于海量.略论“两课”研究型教学模式[J].教书育人,2007,(12):97~100.

[3]高庆.“学生深度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路径[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8~70.

G420

A

1671-1246(2010)07-0015-02

注:本文为兰州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009-22)

猜你喜欢
研究型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0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0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