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教学中人文精神和德育功能的体现

2010-08-15 00:44李慕华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素质德育

李慕华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基础课教研部,湖北武汉430081)

数学教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倡导将数学看作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其意义就在于进一步认识并加强数学的教育功能,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注重数学教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体现,从而构建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德育功能的挖掘是体现丰富的数学文化内涵、实现数学价值的必然选择。如何使数学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以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整体功能的实现是从事数学教育、道德教育的专家学者,尤其是高校的广大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这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在当前高校数学教育教学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数学教学及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数学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科学语言、一种技术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一种培养意志、挖掘潜能、陶冶情操的心灵感受,一种具有新的美学范畴的精神空间,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在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质,更要以数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数学既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培养人的理性思维,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

但是在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中,由于受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影响,单纯的功利性价值取向表现得十分明显。应付各种考试,获取好成绩高分数,这几乎成了数学教育的唯一动力和目标,数学素质也被曲解为数学应试能力。数学教育中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的缺乏,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热情和执着的追求,甚至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会主动选学数学。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高校教育教学的体制和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改革,而数学教育尚未完全适应这个变化(包括教育教学的观念、方法和手段,课程开设,教材内容,专业需求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对于数学教育和数学学习的理解还仅仅局限于会做数学题,考试过关。从某种意义来说,大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素质水平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二、深刻认识数学的发展历史,实现数学教育教学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

数学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三大高峰:公元前三世纪诞生的欧氏几何学;17~18世纪微积分的发现和发展;现代公理化数学的起源。当代数学的统一进步,包括计算机科学的进步,可以称为数学史上的第四个高峰。数学和科学技术的这些发展,应该反映在数学教育中,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这是世界各国对数学及数学教育的共识。如同美国数学家克莱因所言:“在最广泛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美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它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教育学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即整合,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学人文精神是现代科学文化元素必备的时代精神,而在高等数学教育中更应充分挖掘学科教育的人文价值,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受过良好数学教育的人,在数学学习中所形成的品质,会对其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数学的精确、严谨,使他们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减少含糊乱笼统和不求甚解。数学的抽象分析,使他们善于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培养顽强的意志和探索精神。数学中精辟的论证、精炼的表述,使他们的谈话和行文简明扼要。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许很少直接用到数学中的某个定理和公式,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文化,数学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却是长期起作用的,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在数学教育中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德育渗透,激发主体意识,提升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

数学教育应当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数学素质和科学人文精神的视角出发,以传统的数学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为基础,加强德育功能研究,促进数学文化价值的全面提升。

1.树立现代数学教育观。指的是要从只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科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转变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注重数学文化价值的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符合时代发展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数学教学中要不仅重视智力发展、能力培养,重视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认知因素,而且不忽视态度、意志、兴趣、动机等情感因素和个性的发展;不仅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不忽视审美直觉,形象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数学教育理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直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潜能的挖掘提供平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育科学人文精神。数学教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研究体现在数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辩论思想的传授,科学世界观的确立,尤其体现在一个不容忽视的,更为深层次的数学精神的培育,即科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数学教学中的科学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严谨、朴实、正直;理解、自律;诚实、求是;勤奋、自强;开拓、创新;宽容、谦恭。

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优化数学素质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要加强理性精神的培育,使学生养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数学史料或典型的事例,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树立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要使学生认识数学潜在的文化内容,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育价值,培育科学人文精神,实现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理论,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软件教学,实现教学要素关系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变,媒体作用的转变,教学过程的转变)。可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提高教学实效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勇攀科学高峰的进取精神;要注重数学教育教学中德育功能的体现,促使学生不断优化其知识智能结构,完善人格品质,健全心理素质。

4.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钻研学科理论,提高综合素质。要博学儒雅,以良好的人格品质和科学素养感染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倡导数学文化,培育科学人文精神,是学校数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近年来,高校数学教师在努力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实践,重视学生数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如何结合素质教育,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的德育因素,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还有待于我们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1]邓东皋等.教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王林全: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向与问题[J].数学教育论坛, 2002.5.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素质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