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导师团队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2010-08-15 00:51侯金才张翠香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导师研究生

侯金才,王 滨,张翠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组建导师团队 培养创新型研究生

侯金才,王 滨,张翠香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前提。只有组建导师团队,采取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聚集众人的智慧和能力,才能把握科研的前沿和热点,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研究生。

导师团队;创新型;研究生

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导师是主体力量。如何引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思维,激发其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能力,捕捉和发展每个研究生的创新个性和创新潜质,是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关键[1]。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往往是创新的生长点,只有具备多学科知识,渗透性地吸纳专业外的其他知识,找到多种学科知识的交叉点和交融点,才能产生新思路和新观点。

1 导师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导师制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我国研究生教育从1950年开始使用导师制。导师在研究生入学后将协助其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其进行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直到研究生毕业。通过几年的相处,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师生之间不仅是一种学习指导关系,也是一种情感关系和人格关系[2],因此导师能够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导师是研究生学术生涯的引路人,学术成果的审核人,人格修养的榜样人;研究生是导师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弘扬人。导师的素养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学术环境的优劣,高水平、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导师是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关键。

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导师必须成为创新型导师。导师不仅要具有专业学术领域的前沿知识,还要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熟知相关科研成果和研究热点,才能为己所用,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3]。因此,导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和观念,要对新事物保持敏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善于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创新;其次要熟练利用互联网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捕捉交叉学科中的空白,发挥自己的长处,运用集体智慧,达到创新目的。

2 导师团队建设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学科分支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但也日趋综合。各学科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彼此交错交融,创新成果往往产生于多学科的交叉点上。虽然每位导师都是本专业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但其知识面、思维方式往往受单一学科限制,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只有组建创新团队,让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导师合作、交流、互补,才能使知识更新、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出思维活跃,敢于求新、求异的创新型研究生。

导师团队建设可以学科群或科研方向为纽带,将若干学科或科研方向的人员组合在一起,由学科带头人任组长,富有科研经验的教授、副教授为组员,同时每个团队配以实验技术能力较强的实验员,采取既分工又合作的方式联合指导研究生。导师团队中各导师的研究生共同学习,打破学科壁垒,消除门第偏见,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在科研实践和相互交流中拓宽视野。导师团队全面负责课程计划制订、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技术指导、论文写作指导、论文答辩。在团队中导师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工作情况,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和不足,鼓励其标新立异、敢持己见,改变“唯师是从”的传统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可以从不同导师身上学到跨学科、研究方法、科研论文写作、科学技术操作等知识,保证其所获知识的前沿性,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催生创新成果。

3 导师团队管理

打破学院、系、研究所等行政单位将学科固化的格局,鼓励成立跨学院的导师团队。进入导师团队的教师必须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职称,同时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近3年必须主持(或正在主持)国家、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发表论文(第一作者)至少2篇。导师团队成员只能参加1个团队。学院给予导师团队成员一定的经济报酬,其工作量按照带教0.5个研究生计算,每个成员(除导师本身的研究生外)指导研究生不能超过2人,导师团队成员将在每年一度的研究生导师遴选中优先录用。导师团队成员必须履行指导研究生的任务,发挥各自的长处,每学期由导师团队组长和研究生院有关部门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评价,并综合学生评价,对于工作达不到要求的成员终止其工作。同时,研究生院通过定期检查和每年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工作,加强对导师团队成员的考核,明确其岗位职责,实施动态管理。

4 研究生管理

研究生的学习是研究性、自主性学习,是获取智慧的创造性学习,而这种学习是一个人无法独自完成的[4]。为解决目前研究生之间交流较少的问题,把导师团队各成员所带的研究生组成一个课题小组,要求研究生每周汇报一次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举行一次学术报告会,由导师团队成员或外校聘请的专家、学者主讲,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促进研究生之间的交流。

5 学院鼓励研究生创新的措施

学院对研究生的考核分为基本考核与创新考核2部分。基本考核采取现行的考试方式,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而创新考核则重点考查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中基本考核占40%,创新考核占60%。考核不合格者不准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设立创新基金,对有创新思维的研究生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对创新突出的研究生及其导师团队予以奖励。每年学院给导师团队划拨一定的经费,鼓励其成员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交流。

总之,为了给研究生营造创新环境,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和创新,乐于与他人合作。

[1]王意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30(1):33~35.

[2]吴新平,雍会,王永静.新时期研究生科学精神培养与塑造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18(6):43~45.

[3]张昌菊.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免疫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4~6.

[4]喻芒清.论高校研究生自主创新平台的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14~16.

G643

A

1671-1246(2010)05-0005-02

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组建创新团队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黑教高[2009]7)

猜你喜欢
创新型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