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探究

2010-08-15 00:51:36孙季勤吕晓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职业专业

孙季勤,吕晓光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500)

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探究

孙季勤,吕晓光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枣庄 277500)

在社会转型期建立“一个拓展、两个结合、三个调整、四个加强”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模式;评价体系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形象,更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通过对学生、学校和企业进行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问卷调查、座谈会和讨论,发现当前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们探索出“一个拓展、两个结合、三个调整、四个加强”的职业道德教育新模式。

1 积极拓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

西方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在强调企业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个人权益,把职业道德看作是一种价值观和能力的表现,如米勒(Miller)和卡迪(Coudy)把职业道德界定为信仰、价值观和原则,它们指导个人在其工作环境中的实践,理解他们的工作权利、职责,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1]。因此西方职业道德教育有其合理的一面。所以我国的职业道德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立足于中国实际,同时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不断拓展和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因此,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原则的传授、基本美德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诡谲多变的职场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养成对待职业稳定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态,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2 努力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两个结合”

2.1 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与企业紧密结合

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加强和改进职业道德教育,使其与企业、职业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让学生对企业要求有深刻感受和体会,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遵守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点进行勇于创新、拒做黑客的教育;对医学生主要进行善待病人、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的教育;对家政服务业的学生重点进行热情周到、耐心细致服务的教育。要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企业、岗位针对性,就需要建立职业道德教育研究和企业职业道德实践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把一些突出的职业道德问题、典型的价值冲突和企业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反馈到教学中,为研究和充实教学内容提供第一手资料,有效避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空洞、理论和现实“两张皮”的现象。

2.2 职业道德教育要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学校要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作为实施职业道德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专业课教学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更要挖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情感。通过在专业课教学中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渗透,不仅避免了简单、空洞的说教,而且能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职业道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去。

3 加快对职业道德教育的“三个调整”

3.1 及时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目前,传统的职业道德教育远离了学生实际,抽象的内容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单一的标准限制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针对学生职业道德“立交桥”型的多层次表现,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时代性、层次性,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理想化向基础化转变。也就是说,首先要求学生达到基础文明、基本道德的要求,不要求他们将来做一个伟人,而是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好人;不要求他们不犯错误,而是要求他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只要他们做到了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合格的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加强学生4种意识的培养,即培养责任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强调规则意识,树立协作意识。

3.2 尽快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方式

我们要大胆探索,实行多渠道、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职业道德教学新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校与企业、社会、学生家长和其他学校之间的合作,突出职业道德教育的通融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改变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依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采取案例讨论、现场参观、群体讨论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将课堂知识传授、专业技术学习、实习、实训技能培养和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3.3 加快调整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

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关键在于建立能检验其效果的评价体系。

(1)建立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组织建设,设置专门机构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定,形成全校共同关心职业道德教育、关心学生成长的氛围,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2)建立学生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后行为转变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与其职业道德课学习效果有机结合,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考查范围,加强养成教育,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3)建立实习生、毕业生和相关企业跟踪调查的评价体系。学校要加强与实习生、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获得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加强对实习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控,掌握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真实想法,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取得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4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的“四个加强”

4.1 利用入学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针对新生入学时盲目转专业的现象,我们在入学教育中及时增加了专业思想教育内容。首先,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介绍,介绍为什么要开设本专业,本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哪些,在校期间如何学好本专业等。其次,由招生就业处教师对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就业前景进行剖析。最后,请各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到校作报告,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相关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素质,以及专业教育对今后事业成功的影响。由于毕业生和在校生容易接近,学生往往更易接受。通过学习、了解这些知识后,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坚定了信心,增强了专业感情,激发了学习积极性。

4.2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强环境育人的影响功能

校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

通过校园规划建设和人文景观,如名人塑像、校园文化长廊、文化活动中心、花园、校训等处处体现校园职业特色;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手机、院报、橱窗等媒体,介绍各行各业、不同时代先进英模的轶事,报道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介绍知名企业的情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如专业技能比武大赛、网页设计竞赛、创建“文明宿舍”等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融洽人际关系。同时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自我锻炼的条件和机会。

4.3 强化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道德形象对学生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要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在职教师到有关职教培训部门深造,使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二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一方面可以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从企业挑选品行优良、技术精湛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三是动员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从自身的岗位工作职责做起,从关心、爱护学生的小事做起,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感化学生、影响学生。

4.4 加强实训、实习环节,实现“零过渡期”上岗

职业道德教育要突破校园内的教育和管理,延伸到学生实训和实习的各个环节中。要充分利用实训、实习环节,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统筹安排,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在企业或学校实训基地,对学生建立和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严格的考核与训练制度;从着装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每个技术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规范训练,使他们在实训、实习中掌握专业技能和为人处事之道,逐步养成良好的从业态度,领悟职业道德的内涵,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观望为参与,促进学生真正转变为“职业人”,实现“零过渡期”上岗。

[1]袁力,刘林祥.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影像(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国际比较[J].医学与哲学,2003,24(8):57~59.

[2]第斯多惠.袁一安(译).德国教师培训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G416

A

1671-1246(2010)03-0017-02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8
我爱的职业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