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研究

2010-08-15 00:51:36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4期
关键词:免疫学护理学病原

袁 俐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关于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研究

袁 俐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7)

设置合适的项目化课程,改变传统教学中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三段式的学科型课程设置模式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将相互关联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可以优化课程内容,增加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因此,将基础课程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和专业课程传染病护理学进行整合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传染病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其专业护理水平。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传染病护理学;课程整合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问题,从更深层次来看是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模式不协调造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资料表明,护理专业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课程教学与专业方向等4个方面明显脱节[1],课程整合对于衔接理论与实践知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把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课程进行整合有一定的必要性。整合后的教学实践表明,整合教学有利于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护理水平。下面就2门课程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探讨如下。

1 必要性

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形成有机联系整体的过程。但是,课程整合并非单纯的内容的组合和删减,课程整合与实施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就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2门课程而言,前者属于基础课程,而后者属于专业课程,由于病原体感染是传染病重要的流行病学特征,且传染病有着传染后免疫的特性,所以,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有着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以往的课程设置是将2门课程分别安排在高职护理专业五年学制的第三学期和第八学期,因此无论从时间跨度还是从内容设置上都难以体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也很难从抽象的基础理论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护理教育目标的方向,所以实施课程整合很有必要。由于传统的高职护理教学在第三学期多数仍处在基础课程教授阶段,因此将整合后的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安排在此学期,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无论从课程设置到教材编写的角度看,还是从授课方式到授课内容的角度看,都充分体现了生命科学的完整性,打破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脱节或对立的局面,这样既可以及早强化学生的护理专业理念,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其他基础课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可行性

五年制护理专业的护理学入门这门课程是在第二学期开设,通过学习,学生已经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相关护理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在第三学期安排一些专业护理知识内容,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所以,就学生而言,在第三学期开设传染病护理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学生能依据所学的护理知识理解传染病护理学的专业内容,此外也可以借助传染病护理学这一专业课程来实现护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加知识学习的衔接性。但鉴于学生接触的护理概念比较肤浅,在整合教材中传染病护理学部分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渐进性以及课程内容设置的前后一致性,内容按照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这种模式设置。这样既体现了内容的整体性,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领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在内容的编排中认识临床诊断与护理诊断的区别,并学会如何对相关传染病做出护理诊断并列出护理措施,如此编排也符合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3实施方案

3.1 课程顺序

整合后课程按照三大模块设置,顺序依次为:模块一,免疫学基础;模块二,病原生物学总论;模块三,病原生物学各论与传染病护理学[包括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消毒及隔离、疾病常见症状、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呼吸道病原生物以及常见传染病护理—消化道病原生物及常见传染病护理—经血传播病原生物及常见传染病护理—动物源性病原生物及常见传染病护理—经皮肤或接触感染病原生物及常见传染病护理—节肢动物媒介感染病原生物及常见传染病护理—其他(创伤感染病原体、条件性感染病原体、性行为感染病原体)]。

3.2 内容设置

包括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后置典型病例,列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给予学生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课程内容围绕目标展开。

4 整合实施目标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学护理学的课程整合并不是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中,而是在考虑到护理学科特点的基础上,从项目教学这一理念出发所进行的一种课程间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的初步尝试,所以,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教学系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及传染病护理学课程的整合教学,无论从课程内容、课程设置时间以及课程教学的目标上均能体现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再到护理技能学习的思维拓展能力,增加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增加课程中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性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和逻辑性。通过对整合后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领会相关传染病护理内涵,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传染病护理的水平。

总之,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进行整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整合的目的是使课程教学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避免教学内容的脱节和重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围绕就业目标实现人文、基础、专业、技能知识的纵横衔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林杰,周冰,关晓明.黑龙江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教学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0):23~24.

G40-03

A

1671-1246(2010)14-0125-02

本文受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发展基金(09YB21)资助

猜你喜欢
免疫学护理学病原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5期)2021-10-11 00:30:24
《现代免疫学》稿约
现代免疫学(2021年2期)2021-04-01 03:08:56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50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