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庆,李 梅
(莱阳市卫生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卫生职业学校应加强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
王顺庆,李 梅
(莱阳市卫生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药学专门人才适应当今药学发展的需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相应的一流教材,这就要求要加大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力度,特别要求加强对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指导患者做好药学保健,特别是能为全民保健及促进合理用药做出贡献的药学人才。
卫生职业学校;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课程开设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关文件意在强调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养,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人民卫生出版社也以“以编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带动一系列高质量教材编写”的工作思路,保证教材编写始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并将教材建设工作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要融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并且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和价值。笔者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民众的用药问题,发现药店对于处方药的销售、管理较混乱,民众不会用药、不能合理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要提高民众的合理用药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就应当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抓起,加强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以使毕业的学生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逐步提高民众的合理用药水平,为人类创造财富,为社会带来价值。现就当前的药学教学谈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近几年来,由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导致职业生的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这就需要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注重提升其道德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人品和人格,使其在今后的药学服务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能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人民利益的行为。其次,现行的教育体制及大纲导致很多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目前,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品养护、药品市场营销等,从大纲要求出发设置的课程有些已很难与以后学生从事的工作相适应、与飞速发展的药学行业相协调。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出发,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构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重组教学内容,特别是需要加强对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
自从2000年1月1日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以来,大批医药连锁药店、小规模的药店、社区药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使大批中等卫生学校药学专业的毕业生走上了这些药店的工作岗位,直接从事药品的购销、管理工作,可以说他们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根据这些岗位的知识需求,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是如何指导人们合理用药。只有做到合理用药,才能避免患者由于盲目用药带来的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提高整个社会人们的身体素质。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它有一个合理使用的问题,不合理用药不仅浪费药品资源,还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有的还会产生机体耐药性或耐受性而导致以后治疗的困难,甚至危及其生命。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国家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决定,目的主要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满足人们安全、有效用药的实际需要;推动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药费用支出,满足人们在不同层次上对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有配套政策和有一定知识的药学工作者。在我国,由于地域文化水平及相关药学知识的差异,加上药品监管力度较差,导致药物乱用现象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抗生素的滥用,一般的病毒性感冒老百姓都会使用抗生素,这样势必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了国家和个人医药费用的盲目支出及药害事件的频繁发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健康的损坏。除此之外,其他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也比比皆是。
目前,世界各国的药学已经由面向药品的传统药学转为面向患者的临床药学和保健药学。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扩大药学教育规模的同时深入改革药学教育模式,以便培养出能够指导患者搞好药学保健,特别是能够为全民保健、促进合理用药做出贡献的药学人才。作为面向基层培养药学人才的卫生职业教育学校,就应该顺应当前药学教育的趋势,适应我国药学发展的需要,改革药学课程的设置,重点抓好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设置工作,充实目前药学专业学生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知识,以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当前基层药学人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世界各国日益推行合理用药、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今天,越来越需要有能力的、高素质的药学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课程设置之上,学校要做到厚基础、宽专业,增强学生的适应面。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前药学发展的需要,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具有丰富药学知识的药学人才,才能够把保障人们用药安全落到实处,这也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通过现行的国家职业教育精神,使用一流的、实用的教材,使学生确实做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人们的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做出贡献。
当前卫生职业学校药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配套教材,教师依据其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基本上就是以《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这本教材为主,其中药理学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为药物治疗学提供理论基础;药物治疗学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药理学等基础知识,来阐述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本教材相对于前沿医院及药店接触的药品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且联系实际性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加强药物知识的更新和补充,而学校应加强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比如可以拿出一定学时专门讲一些临床不合理处方的实例,特别是常见疾病药物联合应用的不合理现象。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这门课程,因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早已被发达国家列为一种危机,我国也应该尽快从基础抓起,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开设至关重要。
G630
A
1671-1246(2010)20-00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