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循证护理观念的培养

2010-08-15 00:51:36李新娥徐银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6期
关键词:妇产科循证病人

李新娥,徐银华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护理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循证护理观念的培养

李新娥,徐银华

(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医学护理系,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临床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培养的护理人才的实用性是衡量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最终成功的最主要的指标,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护理模式,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的教学中引进循证护理的思想进行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辩证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证护理;妇产科护理;护理教育

循证护理(Evig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E-vigence-based medicine,EBM)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新观念。它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的需要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1],其实质是一种新的、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护理模式。包括了4个连续的过程:实证问题—实证支持—实证观察—应用实证。循证护理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2],在教学中渗透循证护理的观念,培养学生循证的思维与能力是临床护理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1 课前准备

1.1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立

循证护理构建在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它强调以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因此,护理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进行循证护理教学的第一步,我校承担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任务的4位教师是全部从临床引进的“双师型”教师,且都有十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

1.2 教师观念的更新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不但要努力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更应掌握本学科前沿的科学思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改进教学,以适合学科发展的需要。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上,往往存在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灌输式”和“应试式”教学方法[3],循证护理要求护理教育者在教学中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妇产科教学内容的不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鼓励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现存的护理模式寻求实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便在将来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3 循证护理知识的强化

循证护理需要护理教育工作者能够及时更新知识并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改进教学。因此,在教学之前,4位教师组成一个学习小组,通过自学、小组讨论、查阅相关文献及和其他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进行交流来强化教师的循证护理知识。

2 课堂教学

现代护理教育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护理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在授课中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循证为基础奠定教学理念、技能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2.1 理论课

现代护理教育模式已不容许教师单纯充当书本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应帮助学生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护理教育中应提倡学生如何应用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应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着重培养护生知识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我们所用的《妇产科护理学》教材是按整体护理程序进行课程安排的,整体护理的中心理念就是要以病人为中心,从病人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同样也是循证护理的基本出发点,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主要通过改变教师角色及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护理理论教学时,教学重点是由教师给出相关的病例,让学生根据此病例分析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问题。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宣讲,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并补充。这种分组讨论和自由学习的形式,一方面可使学生发挥各人所长,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全面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融入了循证护理的思想。

当学生对书本上的护理措施有疑问时,应及时地将循证护理的一些新进展反馈给学生,以便加强她们的循证护理意识,如在讲解剖宫产产妇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时,有的学生提出有关导尿管可否不放及放置时间长短的问题,教师就将相关的已有定论的循证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留置导尿管病人更换导尿管时间众说纷纭,经过一系列探索,系统性循证研究的结果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动态监测留置导尿病人的pH值,根据pH值把病人分类,对高危堵塞类病人(尿液pH值大于6.8)更换导尿管时间为2周;对于非堵塞类病人(尿液pH值小于6.7)更换导尿管时间为4周或更长。在介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去查阅相关文献,为自己提出的假设寻找理论依据,学生在查找的过程中有效地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接触了更多的有关循证护理知识,综合应用了医学基础、计算机、文献检索、统计学、英语等课程知识。这就为其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了解了循证护理包括的4个连续的过程:找出实证问题—实证支持—实证观察—应用实证。尤其是对前2个环节的理解。

2.2 实践课

护理操作教学时,提供模拟病区环境和模拟病人,要求学生进入护士角色,以所学的护理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操作。学生在接触模拟病人时,必须自我介绍,合适称呼病人,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尊重病人的隐私和人格。通过沟通、观察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病人的特点进行护理。以便在今后的实习过程中,将所学的经验应用于真正的病人。在学生在实践的同时让她们了解到临床上存在许多从护理前辈那里继承的实践活动,但这些方式方法的合理性值得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加以考证,如在对妊娠合并肝炎病人进行皮肤护理时,学生提出该如何进行合适的皮肤保护措施,这时将皮肤护理的相关研究结果提供给学生:如褥疮护理技术的循证研究,使我们改变了当病人骨隆突处受压发红(褥疮早期),护士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这些几年前还很普遍的护理技术。随着研究进展,按摩压红局部的效果彻底相反。按摩皮肤,实际上损伤组织,护士必须停止这种实践,这是研究的结果。其他的如孩子的出生可作为对吸烟者家庭吸烟行为进行干预的切入点;对分娩过程中胎儿死亡产妇的丧亲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目前国内外可供检索的几个网站查询相关资料。

2.3 课后作业

及时的复习对于巩固和掌握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必要的,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布置几个名词解释或问答题,就会降低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大部分的学生反映在做以上作业的时候并没有用心去做,而是为了应付教师,因此,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后作业的形式,我们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上,经过任课教师的反复讨论,最终决定每次的课后作业都以开放性问题提出,主要有以下的形式:一是病案分析,如我们在讲“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时,给出一个因胎儿过大、产程过长而致宫缩乏力引起的大出血病人,请学生按护理评估—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评价的顺序对此病人进行护理,学生在做此病例时就要运用到病理、生理及护理等相关的知识,有些知识还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二是为书上的措施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如在讲解胎位异常时,给出的课后作业是:臀位的孕妇在多少周进行胸膝卧位最合理?每次多长时间?为什么?给出相关文献资料。这样,既及时复习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良好习惯。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明显地提高了学生对妇产科护理这门课程的热爱程度,对专业的热爱又促使她们主动学习,自愿参与到各种教学过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效地提高了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而这种结果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拥有专业成就感,更加热爱护理专业。

[1]Mulhavl A.Nursing,research and the evidence[J].Evidence Based Nursing,1998,10(1):4~6.

[2]叶华.循证护理对护理教育的挑战[J].现代护理,2005,11(19):1653~1654.

[3]由天辉,吴彤.创造性思维在护生护理观察培训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5,4:62.

G420

A

1671-1246(2010)16-0077-03

猜你喜欢
妇产科循证病人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谁是病人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18
病人膏育
故事大王(2016年4期)2016-05-14 18:00:08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6-01-04 03:57:55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我帮病人“走后门”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8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中国卫生(2014年7期)2014-11-10 02: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