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与创新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2010-08-15 00:51白梦清杨珍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3期
关键词:我院实训技能

倪 莹,白梦清,杨珍杰

(1.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2.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以改革与创新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倪 莹1,白梦清2,杨珍杰2

(1.孝感市中心医院,湖北 孝感 432000;2.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护理人才;培养质量;院校合作

作为国家示范型院校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以能力、素质培养为本位,充分利用院校合作共建教学平台,构建并实践“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以改革与创新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1 创新模式

1.1 创新“533”院校合作模式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目前,由于招生规模扩大,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为此,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是突破教学资源瓶颈的有效举措[1]。根据我院与实习医院实际,笔者提出了“533”院校合作模式,即“五共建、三融合、三接轨”。具体来说,“五共建”是指学院与医院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基地;“三融合”是指医院教学与学院教学融为一体,学院文化与医院文化融为一体,学院管理与医院管理融为一体;“三接轨”是指人才培养与市场接轨、与临床接轨、与国际接轨。我院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充实并完善“533”院校合作模式,促进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了高素质、高技能型护理人才,实现了学院和医院共建、共育、共管、共享、共赢的目标。

1.2 构建“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2]

我院以学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度结合为平台,突出教学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教学环境的真实性、教学对象的主体性,达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的。“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创新点是:在院校专业共建的基础上,通过3个循环教学,即教学环境的循环、教学主体的循环、技能训练的循环,让护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做合一,突出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让护生零距离上岗。3个循环教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3方面。

第一,教学环境的循环。专业课程均在学院和医院间进行循环教学。在学院内护生主要接受专业基本知识的初步教育和专业技能的模拟训练,然后到医院接受医院文化、真实医疗服务环境的熏陶和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学校文化和医院文化融于一体,达到教学环境真实性、教学过程实践性的目的。

第二,教学主体的循环。专业课程均由学院专职教师和医院临床一线兼职教师共同进行循环教学。学院专职教师主要完成校内基础性课程教学及教学设计,临床一线兼职教师主要负责校内护理技能课程教学及见习、实习指导等。这样可实现高技能型护理人才的校院共育,达到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实际及专业发展相结合的目的。

第三,技能训练的循环。所有护生均经过实训室单项技能训练、计算机模拟综合技能训练、模拟病人综合技能训练、临床实践综合技能训练培训过程,这样可达到突出护生能力培养和零距离上岗的目的。

1.3 贯彻“两个系列、三个结合”教学模式

“两个系列”即专业技能和关键能力系列训练。“三个结合”:一是专业基础课与见习相结合,实现早期接触临床的目标;二是专业课与见习、实习相结合,实现教学内容与临床需求零距离的目标;三是专业选向与顶岗训练相结合,护生根据就业意向选择专业方向,实现护理技能训练与护理岗位零距离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使护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通过技能训练,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强化了实践技能,充分体现了工学交替的特色。

2 创新院校合作平台

2.1 搭建专业建设研究平台

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组建湖北省高职护理教学研究会,以研究会为专业建设研究平台,邀请湖北省知名护理专家和兄弟院校骨干教师参加。研究会负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强化学院—医院联动,充分利用临床教学基地资源,优化和整合教学团队和实训、实习等,创建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拓展社会服务综合功能,发挥示范院校的引领作用。

2.2 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院校合作的工作平台

我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望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武钢总医院、武钢二医院、湖北省新华医院等高水平医院开展准订单培养。医院与我院共同设计、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到我院挑选实习生,实习结束后择优录用。在全国示范建设3周年成果展示会上,我院与兄弟院校一道,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理管理专家、带教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完成了“顶岗实习案例观摩”这一模块的展示,并引起广泛关注,反响良好。

3 搭建资源共享与技术研发平台

3.1 依托行业专家,编写实训教程

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我院组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南医院护理专家及兄弟院校骨干教师,共同编写并出版了《护理实训教程》,这是第一部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编写的实训教程。笔者现以《护理实训教程》为指导,改革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实训流程,规范护生技能训练,使护生学、练、做、评与临床护理实际接轨。

3.2 合作研发设备,开发实训项目

余铭鑫教授与深圳医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危重病人监护急救仿真系统”已获得6项国家专利,开发出ACLS3118A、ACLS4118A、ACLS4118B、ACLS5118等系列产品。这一项目的成功研发,既可解决护理教学中呼吸机的使用、除颤、心肺复苏的仿真训练与考核问题,又探索了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同时还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改革考核体系,提高职业能力

各院校应改革考核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在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护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核方式选择方面,应以完整实际工作过程为背景选择“问题”,并让护生自行设计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考核既是护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也是评价、考核学习成绩的依据,还为毕业生竞争上岗创造了条件。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

对临床课程逐步开展标准化病人(SP)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OSCE也称为临床多站考试。它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临床能力评估方法。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站进行实践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在医学模拟人身上实际操作、临床资料的采集、文件检索、回答临床问题等。考站设置一般分为长站、短站,时间5~20分钟不等,由主考人或SP对考生进行评价。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由病例选择的恰当程度决定的。另外,考官在评分标准上保持一致也是保证考试有效性和可靠性的一个关键[3]。

与其他完整的测验方法不同,SP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方法,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SP解决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针对性病例的问题,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医学考试中涉及道德伦理方面问题的不便。

通过上述改革,实现了考试客观性高,病人标准化,考核规范化的目标。它不仅克服传统操作考试片面确定护生能力的弊端,而且为护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多方面能力的平台,促进了护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5 培养职业素质,提升就业能力

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职业道德培养为重点,不断提高护生综合素质。我院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与区域优势,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在护生中开展感恩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护生社会责任感,提高其对医疗卫生事业及所服务医院的忠诚度,激励其爱岗奉献。我院通过举办医学生誓词和授护士帽仪式等活动,强化了护生的责任意识;通过到福利院一对一帮助孤寡老人,培养了护生的感恩意识;通过聘请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桂希恩教授给护生作报告,激励护生忠诚于医疗卫生事业;通过开展“传承美德作孝子,一专多能做义工”等活动,培养护生的奉献精神。这就是我院称之为“感恩、责任、忠诚、奉献”的八字品格。经过学习与实践,毕业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就业前景广阔,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

[1]杨应菘,范唯,许涛,等.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解读与问答[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杨珍杰,熊蕊.高职护理专业“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华护理研究杂志,2009,(150):1~2.

[3]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G420

A

1671-1246(2010)23-0077-02

猜你喜欢
我院实训技能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