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困境及对策

2010-08-15 00:51秦红卫张理中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2期
关键词:学术性硕士学位专业学位

秦红卫,张理中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发展困境及对策

秦红卫,张理中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经过10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其发展仍不容乐观,中职教师的报考积极性有所下降,招生数量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其原因是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定位模糊、培养目标不明确、社会参与程度不够、办学经费不足、体制不健全等,这些成为中职硕士学位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促进其健康发展,必须准确定位、强化职业性、实践性、鼓励多元参与、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制度建设等。

中职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困境;发展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以下简称中职硕士)工作自2000年试办以来,在国务院学位办的正确领导下,在中职硕士专家指导小组的规范指导和要求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招生规模稳步扩大,招生专业逐步增多,培养管理工作日趋规范,为中职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至今中职教师获硕士学位者已达千余人,这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现阶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近2年来,在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人数突破800万的大好形势下,中职硕士的报考积极性不高,招生规模有所下滑,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笔者认为,目前中职硕士培养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硕士的发展规模、方向等,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解决。

1 中职硕士发展困境分析

1.1 定位模糊导致发展思路不清晰

事物能否健康地发展与其定位是否科学密切相关。中职硕士定位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立足和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未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的发展。关于中职硕士的定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军认为“它在现行的学位制度中属于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范畴[1],授予的学位是相应专业的学位,而不是为中职教师单设的学位”。也就是说,中职硕士是学术性学位教育。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由于招生人数少,教学资源紧张,致使有的学校以专业学位方式进行培养,有的以学术性学位方式进行培养,培养规格不一,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致。因此有人认为中职硕士是一种专业学位教育;也有人认为中职硕士是一种学术性学位教育;而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周明星等人认为中职硕士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位即‘专业学位+学术学位’的融合性教育,即在一定学术背景下的专业学位教育”[2]。

中职硕士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它既具有专业学位的属性,又具有职教的特点[3]。但是,《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课程按国家规定《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设置,并明确提出学生毕业后“可授予相应专业的硕士学位”,也就是说,按照学术性进行培养,且授予学术性硕士学位。这就存在培养目标与学科设置、学位授予之间的矛盾,学位类型难以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可见,目前对中职硕士的培养在操作过程中的定位是比较模糊的。层次定位的模糊导致培养方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位管理等方面都比较混乱,培养学校很难在学术性与职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职硕士的健康发展。

1.2 学术化倾向导致人才培养缺乏职业特点

众所周知,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存在质的区别。学术性学位以科学研究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高校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学生毕业后能够进行基础性和理论性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而专业学位以职业教育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特种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或者管理工作。我国自《学位条例》实施以来,一直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因此,长期以来各培养单位受单一的学术性学位培养方式的影响,使中职硕士的培养具有严重的学术性学位培养的倾向。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以学术性全日制研究生为主,其教学设备、资源、教师均为培养学术性研究生服务。尤其是导师,绝大多数由学术型研究生指导教师兼任,其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在其教学中得以体现,难以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以普通全日制研究生的标准来要求中职硕士学生,以其固有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指导和教学。同时,中职硕士生源比较差,招生人数少,各培养单位的培养成本比较高,因此便利用培养普通硕士的资源和师资培养中职硕士。同时,由于专业的设置仅是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二级学科专业中选择几个而已,学生毕业后获得学科学位,这使得各培养单位以学术性学位的方式培养中职硕士学生。

因此,中职硕士较多的复制了学术性学位的方式,导致培养过程中学术化倾向比较严重。具体表现在: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与全日制硕士雷同;获得的学位与全日制硕士完全相同;在学位论文的要求上也突出学术性,与全日制硕士水平类似。这与设置中职硕士进行职业教育的初衷并不相符,也与中职学校教师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1.3 多元参与程度不够,各方缺乏协调与合作,导致中职硕士与职业资格认证难以衔接,难以贴近社会实际、难以满足中职学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目前,中职硕士的招生管理和培养主要为3级管理层次,即国务院学位办、省级学位办、培养单位。中职硕士的授权、审核、招生等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集中管理。省级学位办仅仅负责报考、监督等工作,培养单位自我调节、自我约束按照国家政策进行招生、培养等。而实际起作用的主要是培养单位。但是培养单位在办学自主权上极为有限,例如,招生专业、招生人数由国务院学位办来定,各培养单位不能根据地方需求自主进行专业设置,学校自主办学空间不足。同时培养单位也缺乏调研,缺乏与中职学校及其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作为职教部门也仅仅是转发国家文件,很少有实际支持的力度和措施。

行业参与的程度不高。职业教育应该与行业资格认证结合才具有实用价值。一般行业资格认证均有专门的部门,而高校作为培养中职硕士的培养单位,没有相关行业资格评审和认证的资格,培养单位也很少与行业资格评审和认定单位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中职硕士在社会上的认可程度。

由于中职硕士没有学历证,地方人事部门在职称评定、工资改革上不承认中职硕士学位。学生所在单位或怕承担学费,或怕影响工作,有的学校甚至怕教师取得学位后“跳槽”而不鼓励甚至反对教师攻读硕士学位。中职教师或者对中职硕士不了解,或者因为不能用来评定职称、涨工资,所以,其攻读硕士学位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由于种种原因,各方均缺乏参与的积极性,这严重影响了中职硕士的生源和发展。

1.4 生源基础差,质量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科研能力不强,培养难度较大

首先,来自中职学校的教师,平时主要从事繁忙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工作忙、学习时间相对少,绝大多数教师缺乏科研经历,问题意识不强。大部分学生专业基础和外语基础比较差。由于生源质量差且报考人数少,因而录取分数比较低,复试几乎成了形式,有的学校甚至不进行复试,导致大多数学生的科研水平较低。其次,工学矛盾比较突出。学生均为在职攻读,在校学习的时间不会超过1年。大部分学生是以工作为主,因而学习时间很难保证。根据《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在校脱产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所修总学分不少于32个,由于学员很难保证1年的脱产学习时间,所修学分也就大打折扣。且在有限的脱产学习时间内,学生主要集中精力修学分,不能与导师很好地沟通,集中学习结束后又忙于教学和管理工作,更无暇与导师沟通。而导师和研究生的沟通不畅直接影响到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再次,中职硕士的论文是工作时完成,即使有的学校要求学生脱产一段时间集中学习,但也考虑到其实际困难,时间比较短,学校繁忙的事务使其根本无法倾注全力查阅文献和进行科学研究,只能去应付答辩。另外,有相当多的人不是以提高自身能力而是以获取硕士学位为其攻读目标,因而也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生源基础差、工学矛盾突出、学习动机不纯等因素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和论文的质量。

1.5 培养单位少、专业领域少、专业领域覆盖面小,直接导致报考人数下降,数量难以扩大

中职硕士培养单位最初为13所,发展到2008年,培养单位达到最多,但也只有32所。2010年仅有30所院校招生。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科类上来说就有农林类、资源与环境类、能源类、土木水利工程类、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商贸与旅游类、财经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社会公共事业类、师范类等,但是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2008年全国所有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不及100个,每个招生单位的招生专业只有几个,加上一些专业受地域限制,影响学生在职攻读。同时,培养单位的很多专业设置趋同,主要集中于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等专业,没有医药卫生类、师范类、社会公共事业类专业,这也使部分中职硕士生源流失到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等专业学位中。

1.6 国家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培养质量

中职硕士的经费绝大多数由培养单位和学生来承担,中央财政没有拨款,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一些地方财政和学生所在单位进行支持,但是大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培养单位则完全依靠收取学生学费来进行正常的教学。这与当初设想的政府财政、用人单位、受教育者本人等多元投资体系相违背。这样,培养单位挤占全日制研究生的资源进行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对于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由于单独开课的教学成本较高,培养单位就让中职学生和统招全日制硕士同堂上课以降低办学成本,这难免就会影响中职硕士的培养质量。

2 对中职硕士发展的建议

2.1 准确定位,合理发展

中职硕士定位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立足和长远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未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的发展。笔者认为学生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的丰富经验为专业学位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基础,培养单位应借鉴国内外中职硕士发展经验,设立一种新的专业学位[4]。设立新的专业学位可以解决目前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学术性硕士学位授予之间的矛盾;设置新的专业学位符合目前我国设置和试办专业学位的主要特点,即有明确特定的职业背景,并与某一任职和从业资格相对应,与我国的某个行业及其相对应的主管部门相对应;应用与复合有机结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5];学校与企业及用人单位密切配合,社会直接参与的培养途径,也有利于稳定中职教师队伍;同时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有较成熟的经验,也符合整个国家学位与研究生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趋势。

2.2 强调职业性、实践性,淡化学术性,提高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这就要求中职硕士突出职业性、实践性、专业性和资格性,淡化学术性培养倾向。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国家应该加强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建设,加强对中职硕士的研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其培养目标;中职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要加强职业教育培养的实质性研究和指导。从培养单位来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强化认识,加强领导,重视培养质量,要把培养中职硕士作为品牌来建设。世界上一流的大学往往是以专业学位作为品牌,如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因此学校要认识到位,管理到位,强化其职业性倾向,在发展中提高质量,避免边缘化、培训化、盈利化倾向,避免重招生、轻培养[6]。

其次,从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增加实践性、应用性课程的比重,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加快课程案例教学与教材建设步伐,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再次,从师资队伍建设上,要面向社会聘用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如中职学校高技能人才和实习指导教师、相关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吸收他们讲授相关课程、指导论文、指导实习等,甚至聘为研究生导师。也要加强导师的培训和鼓励相关导师到中职学校、相关企业进行调研。

第四,在论文的指导方面,要注意选题与其工作实际的结合及其与职业教育的结合,论文要探讨理论上、思想上和认识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要在理论上创新,而且要在实践上创新,尤其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培养单位要密切与中职学校的联系,加强与企业的交流,要研究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实用的人才,探索高校、中职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职业性人才的新模式。另外,培养单位也要加强校际交流甚至国际间的交流。

2.3 鼓励多元办学的参与程度,调动多方积极性,促进中职硕士有机协调发展

政府在办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各方面的配合需要政府组织专门的机构来协调。通过中介机构或者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尤其要积极推进相关行业协会参与中职教师的资格认定;高校是办学的主体,要努力开展与企业、中职学校的实质性合作,开辟联合培养中职硕士的新模式;企业也是收益者,应该积极配合高等学校做好中职硕士的培养工作;劳动部门和资格认证部门也要努力配合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要求。总之,要重视中职硕士生发展,尤其要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培养单位、中职学校、资格认定部门等的协调和沟通,在报考、培养、使用、聘用等环节上加强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2.4 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培养单位积极性

办学自主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培养单位的权利。政府应该从宏观上、政策上和制度上进行管理,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经费、政策等加强对培养单位的监管,避免具体参与管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过多地介入了日常事物的管理,如学位授权方式、招生单位资格认定、学科设定等都是国务院学位办处于主导地位,甚至设置什么专业、招生人数也基本由国家权力来确定。因此,应该扩大培养单位办学自主权,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对中职学校招生专业的设置,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根据中职培养单位教师的需求、根据地区的差距让培养单位进行自主设置。招生数量也可以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分别分配名额或者学校自主招生。国家可以设置一些指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培养单位进行评估,优胜劣汰,促进中职硕士招生、培养工作的良性发展。

2.5 加强政策建设,以制度保障中职硕士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中职硕士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相关政策很难适应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如由于没有配套的人事制度,学位制度与资格认证制度没有结合,中职硕士学位证在一些地方成了一纸空文,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很多方面都难以发挥作用,教师的积极性有所挫伤。因此加强政策建设,完善各方面的政策体系,使中职硕士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有机结合,使学位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紧密衔接,完善经费多元投资渠道,提高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才能促进中职硕士的健康发展。

[1]李军.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5:10.

[2]周明星,董桂玲.“中职硕士”:现状、构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9:85.

[3]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专家指导小组.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专家指导小组2003年工作报告[R].2003.

[4]秦红卫.论中职教师在职读硕士的定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34~35.

[5]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李军.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积极促进专业学位教育较快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

G40-03

A

1671-1246(2010)22-0040-03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甘肃省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问题与对策”研究成果之一(GSBG[2009]GXG199)

猜你喜欢
学术性硕士学位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我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思辨性与学术性:史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然取向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在美国对于就业来说最好和最差的硕士学位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
军事科学院199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