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道情现状调查及发展初见

2010-08-15 00:50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3期
关键词:道情临县剧团

高 鹤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音乐系,山西 太原 030002)

临县道情现状调查及发展初见

高 鹤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音乐系,山西 太原 030002)

作为2006年入选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临县道情,历史悠久,曾在吕梁山上盛极一时,但目前生存状态堪忧,县剧团名存实亡,民间演出力量微弱,保护和发展迫在眉睫。

临县道情;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报告;保护和发展;解决建议

道情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内所唱的“经韵”,文体为诗赞体。后吸收词调、曲牌,演变为在民间布道时演唱的“新经韵”,也称“道歌”。山西素有“戏曲的海洋”之称,它的道情戏可分为四种:晋北道情(包括神池、右玉、代县、应县),临县道情,洪洞道情,永济道情。2006年临县道情与晋北道情一同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临县道情曾被誉为“吕梁山上的一枝花”,但在娱乐形式丰富多彩的今天,临县道情已经不能适应观众的“口味”,市场不断萎缩,使得临县道情的生存十分困难。笔者在当地通过晤谈式调查和问卷调查,对其衰败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对临县道情的保护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给更多的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参考。

一、演出团体的状况

1.县剧团的名存实亡

临县道情剧团先后于1960年和1980年两次建团,第一次因为无法与历史剧目丰富和演出规模宏大的晋剧竞争而失去市场,被划归“冬花”(药材)厂,属县药材公司管理,有演出时便演出,没有演出时则种冬花,并在“文革”中与县晋剧团合并。第二次建团后,吸取之前的教训,在排练道情戏的同时聘请了省城的晋剧名师开始排练晋剧剧目。从1981年剧团开始演出时,道情戏便作为“折子戏”陪演作为“正戏”的晋剧,直到后来纯粹放弃道情戏只演晋剧。[1]此后临县的文化市场上有了两个县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晋剧团。

1998年,吕梁地委、行署为挖掘和发展吕梁地区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给临县道情剧团加挂了“吕梁民间艺术团”的牌子,并每年特批经费支持剧团发展民间文艺。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民间艺术团”无法在市场上找到立足点,生存仍然是问题。2001年,吕梁民间艺术团一分为二,一部分到省城太原演出歌舞,一部分留守临县演出晋剧。也就是说剧团成为歌舞团和晋剧团的结合,但是作为民间艺术的道情戏仍然是只有个名头,没有实质的发展。

2.民间演出队的微弱力量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文化市场的日益繁荣,临县的个别著名老艺人自己组织演出团队,在节假日、婚丧嫁娶的典礼上演出一些小型的节目,包括歌舞、民间乐器的演奏、临县伞头秧歌以及临县道情。演出的这些道情戏在当地俗称“小会子”,没有繁杂的人物和丰富的剧情,形式也很简单,演员只有男女各一人。运用道情戏的音乐唱腔唱一些表现当代男女爱情故事的小段。目前,这样的民间演出队仅有三支。

还需要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2005年的临县老年乐艺学会这一民间组织,虽然演员都是退休以后的老年人,但是学会的成员编创的临县道情在规模和形式上都大于民间演出队,对临县道情的推广起到一定的作用。

以上是通过对政府官员、临县道情传承人、乡土文化专家进行晤谈式调查得出的结果,笔者为了得到更充分、有力的论据,于是在临县县城和农村(木瓜坪乡张家沟村和王家坪)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基于问卷调查法对道情现状进行分析[2-3]

此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包括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以及少年。共发问卷160份,县城和农村每个年龄段各20份。收回老年、中年、青年、少年有效问卷各40份。

结果分析:在知道临县道情是一种地方剧种和知道临县道情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回答数据上是一致的。县城所有的老年人和中年人以及70%的青年人和10%的少年表示知道;农村所有的老年人和95%的中年人以及50%的青年人表示知道,少年中没有人知道。但是在知道临县道情剧团的数据上,除了5%的农村少年不知道以外,其余的被调查者都表示知道。从数据可以看出:(1)县城群众知道临县道情和道情剧团的比例都高于农村群众,这与道情剧团的团址在县城有很大的关系;(2)知道道情剧团的人远远多于知道临县道情的人,这深刻说明:道情剧团这些年以演晋剧为主,传播道情戏的功能已经尽失。

能举出一、两个临县道情的著名艺人的数据分别是:所有的老年人和县城的中年人,8%的农村中年人,5%的县城青年人和2%的农村青年人,而所有的少年都不能举出;但是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能举出至少五个临县伞头秧歌的著名艺人。从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出,临县道情没有属于自己的“明星”,没有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所有的被调查者都不能举出一个临县道情的代表剧目;但是除县城少年以外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能举出代表晋剧的传统剧目,其中老年人举出的最多,即使是农村的少年也能举出像《打金枝》这样的晋剧名段。这个结果说明临县道情离开舞台的时间太长,并且没有深入人心的代表作,缺少让群众久久回味的作品。

县城和农村的老年人都表示听过临县道情的唱段,而中年人中只有农村的5%没有听过;青年人中县城和农村各有30%和50%没有听过,而少年中都没有听过。在听过的人中,100%的都在秧歌队里听过,只有11.5%的在剧院听过,17.7%的在婚丧嫁娶的典礼上听过,没有人在电视上、网络上或其他影像资料上听过。从这个调查结果可以看出:(1)群众看到过的道情戏大多出现在大众的广场文化活动中,而不是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剧院和现代宣传媒体。说明对道情戏的宣传力度太小、宣传手段太单一;(2)看过道情戏的人多于知道道情演员的比例,再次说明道情戏缺少自己的“领军人物”。

在“你喜欢听晋剧还是临县道情”的一项中,老年人中有7.5%的都不喜欢听,20%的都喜欢听,有5%的喜欢听临县道情,有67.5%的喜欢听晋剧;中年中15%的喜欢听晋剧,5%的喜欢听临县道情,8%的都喜欢听,72%的都不喜欢听;青年中3%的喜欢听晋剧,1.5%的喜欢听道情,剩下的青年和少年不约而同的都选择都不喜欢听。这很明显地说明一点,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是大众主要的文化生活的成份了,人们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而临县道情的受欢迎程度虽不及晋剧,但是也还有一大批人是愿意接受的。

在“如果你家有婚丧嫁娶的宴会,你会请晋剧戏班还是临县道情来唱堂会”一项中,有8.125%的表示都不请,11.25%的愿意请道情戏班,15.625%的愿意请晋剧小段,65%的表示都可以。这里的数据显示临县道情由于自身的演出规模小,比较适合演唱堂会,所以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在“如果你们村要唱求神的戏,你想请晋剧还是临县道情来演”一项中,100%的都表示请晋剧。这个数据证明了临县道情剧团一直经营不善的原因,没有大容量、大体积的剧本和广泛的题材成了道情戏的“硬伤”。

33.125%的被调查者认为临县道情剧团还有存在的必要,12.5%的认为没有,54.375%的认为无所谓;但是98.125%的人认为临县道情失传了很可惜,1.875%的认为无所谓。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两者,关于同一个“存在”的问题,却是如此大的差距。不难看出群众对这门艺术还有着喜爱的态度和对剧团的无奈。

在“如果你的孩子(或者你自己)爱好文艺,你愿意让他(或者自己)学习下列哪一种艺术门类”一项中,80%的选择学习歌舞,17.5%的选择临县伞头秧歌,2.5%的选择晋剧,没有人选择临县道情。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未来的艺术传承者和观众群体的年轻的一代,没有人选择民间艺术的临县道情,而是大部分选择了更为时尚的歌舞,而且从所选的比例来看:越是演员们能挣到钱的艺术形式,被选的比例越高。

三、基于问卷结果提出的解决建议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对其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4“]保护为主”不应该以维持旧制原貌为满足,而是要通过保养和呵护,在滋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同时滋养他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性。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让道情重新回到群众中去

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喜欢临县道情表演的人多于知道它的人,往往会把这种形式当作是“二人台”的表演,这就是我们忽略了文化遗产和群众生活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临县道情走进每一个人的视野,开始重新培养临县道情的观众群体,也就是重新培植道情自身的生存环境。没有一种文化艺术能离开人民群众而生长的,一定要根植于大众,其文化艺术形式才能得到永恒。

使用手段:1.组织道情艺术宣传队在社区、乡村进行表演,让群众直接感知这门艺术的魅力。2.加大在社火等风俗活动中临县道情的表演成分。3.在县电视台开设有关临县道情的栏目,可以讲述道情的历史,可以设擂进行票友比赛,还可以对知名艺人进行宣传等等。4.利用网络进行宣传。5.制作成动漫在电视、网络以及所有公众传媒上播放,提高影响力,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

第二,加大对编剧人才和研究队伍的培养

文艺作品的编剧非常重要,一个好剧本救活一个剧团的例子枚不胜举。传统的临县道情剧目在题材上太过于狭隘和陈旧,不能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也不能适应在结婚、丧礼、过寿、开业、拜神、社火、景区民俗表演等活动中的市场需求。所以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编剧人才队伍,是目前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

研究队伍的培养同样是值得重视的,因为只有不断地挖掘和整理深藏或者散落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的“珍宝”,才能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该文化的储备,也才能更真实地反映该文化的原生性。

近年来,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社会文化系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业,学院从研究的方法、创作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有了积极的探索。建议临县政府向这样的专业院校选送自己需要的人才,还可以在当地的“白文职业技术学校民间艺术班”进行培养,但是在选择人才和委培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大激励制度,以此来加大对有志、有文化的青年积极参加的吸引力。

第三,打造地方明星,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虽然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意味着要保护它的本来面目,但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还像以前那样的生活是非常不现实的,这些传承人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都在新时代发生了变化。他们有改善生活条件和质量的欲求,如果不能让传承人在他自己的领域里获得对生活需求的满足,那么他就会通过其他生存手段去获得,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比如:临县道情剧团原来的台柱子——张冬香女士,就是迫于生计跳槽到吕梁歌舞团担任了独唱演员。所以政府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地方媒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打造成当地的明星,提高他的市场价值和生活质量。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一个能让人获得名利,能改变生活质量的艺术形式一定会得到很多追随者的拥护,从而提高临县道情在普通民众中的地位,得到长足的发展。比如临县伞头秧歌的头牌歌王贺升亮,还被临县县委任命为县文联副主席,在政治上也获得地位。有了这样的先例,就会有更多的后来者参与到其中并努力去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以期有一天也能获得这样的待遇甚至超过。

第四,让文化遗产走进中小学生课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内容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让中、小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对临县道情的了解和认识,首先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以家乡为荣的自信心;其次为培养下一代的道情观众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做好铺垫。笔者曾参加过孟加拉国一个“画轴戏”文化交流团的艺术交流,他们利用当地的音乐曲调来填词演唱,布景是简单的几幅图,这几幅图和演唱的内容是以教育少年儿童做好人好事为主的。由于音乐旋律和图画都比较简单,让少年儿童来表演是很合适的。而临县道情的音乐旋律优美,各种唱腔音乐比较简练并且可以随机组合,易于被少年儿童学习和表演。如此,在孩子们练习简单的道情唱腔的同时,也掌握了一些抽象的知识、法律法规、人文故事等等。

第五,与当地旅游业结合,发展整体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统一的双方。保护是前提,只有完整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特色,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只有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才会吸引大量的游客,并使文化产业得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将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有了足够财政收入的政府才能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5]

临县以碛口风景区为龙头的旅游业方兴未艾。游客们除了对古街古巷古村落感兴趣以外,当地的民俗文化对他们更具有吸引力。临县道情作为临县乡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一定能成为这块旅游业中的品牌。而只有不断努力完善自己,临县道情才能得到观赏者的喜爱和适应市场的需求。2009年吕梁民间艺术团新排了道情戏《碛口古镇》,虽然这部戏仅仅只是为参加山西省第十二届“杏花奖”在省城太原上演数场,并没有在临县或者碛口景区演出,但是创作者已经注意到和旅游业结合的思路。希望剧团能和临县政府、碛口风景区管理局合作,把道情戏《碛口古镇》打造成碛口风景区一张响当当的旅游文化名片,以此来推动道情戏在整个临县的影响力,以换来群众对道情戏的热情关注并参与进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文化的基础,也是每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和贡献。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去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研究人员担心过多的经济因素会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但是民众去参与任何一种工作都是以解决温饱、改善生活质量为基本目的的。而只有经济的刺激,才符合民众的合理生存要求。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每年要招收晋剧专业的免费生,但是除了由学院老师们到偏远山区“挖”回来的贫困生,没有一个城市或者家境较好的农村学生来报考,而东北“赵本山艺术学院”的招生却是异常火爆,原因在于民众眼中的经济利益。当然一定要注意不能让经济创收的诱惑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变得面目全非,一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经济利益的前面,让这些遗产真正成为让人类子孙后代能够享用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

[1]王洪廷.临县乡土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2).

[2]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统计基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5]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中国社科院院报,2004.

[责任编辑:姚晓黎]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Lingxian Daoqing and Its Development

GAO He
(Music Department,Shanxi Drama Vocational College,Taiyuan 030002,China)

Lingxian Daoqing,as one of the first group of 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has a long history.It was in fashion for a time in Luliang Mountain.However its present existence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The opera troupe of the county exists only in name.The folk performance power is rather weak.So it’s extremely urgent for us to protect and develop it.

Lingxian daoqing;im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investigation report;protect and develop;suggestion of solution

J82

A

1671-5977(2010)03-0051-04

2010-07-20

高 鹤(1977-),男,山西临县人,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声乐。

猜你喜欢
道情临县剧团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法学视域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以陕北道情为例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