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梅
初中生物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究
于艳梅
初中是人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认真研究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动机、兴趣、能力等诸多因素,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实践能力。
1)认真找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切入点,紧紧围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生物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只有把学生理论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现实生活中、农业生产中的问题相结合,找准切入点,突出主题,才能真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保证社会实践的质量。如学校地处果树规模经济区,各种品种的果树应有尽有,特别是果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应成为学生见证生物习性,提高其生物分辨能力的重要教学基地。
2)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转变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实践基地。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是社会实践质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基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更多的实践共建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并逐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对学校和周围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让学生制定“调查学校周围工业企业的污染情况”的实践活动方案,使学生了解提炼金属的技术、金属提炼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等,在巩固课本材料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本着启发自觉、自我教育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分析、观察的能力。学生热衷于独立思考,社会实践为此提供一个极好的机会和条件。针对这一创设思路,制定“花卉的栽培及花的结构的观察”等实践活动方案,让学生在自己家里建立一个小植物园,独立种上花卉。在此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独立观察植物的繁殖过程和各种现象,动手实践扦插、嫁接、分根、压条等技术,在开花季节观察花的结构,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其实践能力逐步提高。
4)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对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淘汰陈旧的教学方式,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通过生物实践教学活动,一方面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充分的巩固与提高,已有的知识结构也发生质的变化,突出表现在:1)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参与学习生物的内在动力大大提高;2)非智力因素得到调动,自学、钻研、研究的能力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以培养,参与实验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自我参与意识增强,整体素质提高,基本达到九年义务教育中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3.1 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生物学实践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形。例如,指导学生实践观察蛙的变态发育,结合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启发学生全面细心地观察和比较,使学生由不深入、不完善的认识,逐步能概括、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例如,组织学生联系当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结果提出多个能量流动形式,合理地利用能源,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说明学生能运用生态学知识去分析、解释生态农业结构的合理性,这就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配合植物学教学,制定开展植树造林、育花种草等实践活动;为配合动物学教学,制定动物的饲养与观察、采集标本等实践活动。生物学的实践活动还直接服务于课堂教学。通过实践活动,所采集制作的各种生物标本,可作为实验材料和直观教具;还可协助建立和管理生物实验园地及实验室;还可用实践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等。本届初一学生自实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以来,每次单元测试成绩大有提高,特别是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高于往年10多分。
3.3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专长,树立远大的理想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让学生置身于生物学界,探索生物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把生物学和生命、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联系起来,逐渐树立为祖国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3.4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观念得到增强 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珍稀的动植物,有从古至今我国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这些知识后无疑会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此外,由于实践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劳动态度,进行纪律教育以及养成其他良好的品质和作风等,都有极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蓬莱市大辛店镇第二中学)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0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