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或脑实质出血血液突破脑组织进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为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常见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其次为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主要症状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抽搐、烦躁不安,颈项强直等。我院自 2009年 5月至 2010年 5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 83例,经抗炎,脱水,止血,动脉瘤栓塞等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本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本组患者 83例,其中男 51例,女 32例,年龄 18~87岁,其中自发性出血 28例,外伤性出血 55例,治愈 72例,死亡 6例,致残 5例。全部病例均有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1 绝对卧床休息 病室应保持安静,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刺激,尽量少搬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4~6周,头部抬高 15°~30°,已经有过复发的患者需要卧床 8周以上,不能过早起床活动,因为过早起床活动或排便可再次出血使病情加重,甚至突发脑疝而死亡。特别是在发病后第 1个月内发生率极高,故卧床休息十分重要。坚持在床上喂水,喂饭,大小便时递送便器。对精神症状严重者如躁动不安,头痛,呕吐,根据医嘱适当給予镇静剂,脱水剂,可使患者减轻头痛,安静入睡。
2.2 心理护理 a由于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不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严重性,不习惯卧床制动,会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故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做好宣教工作,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其文化程度及个体情况,就有关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减轻,控制症状的方法,向患者作适当的解释与介绍,使之有安全感,而主动配合治疗;b患者常因剧烈的头痛,颈痛,身痛等不适而烦躁不安,护士应帮助患者减少或消除疼痛加重的因素。
2.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a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头痛,呕吐,抽搐情况,若发现患者头痛剧烈、烦躁不安、呕吐、血压增高或伴双侧瞳孔不等大,应考虑发生再出血或并发脑疝形成。须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另外,观察大便颜色、性质,了解有无应激性溃疡发生,观察口腔黏膜以了解有无口腔感染等并发症;b药物作用及副作用观察。用 20%甘露醇脱水时,应注意滴速,最好 250ml在 15~20min滴完。用药 0.5h后观察头痛情况,并观察尿量,了解脱水效果。同时,监测肾功能,了解肾功能是否受损,以调整脱水剂的用量,持续静脉滴注安定镇静时应注意滴速,观察镇静效果的同时,要观察呼吸,了解是否有呼吸受抑制情况。如果使用氯丙嗪,尚须观察血压变化,用抗生素者,应防止二重感染等。
2.4 保持大便通畅 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必须卧床休息,活动减少,饮食上不能食入足够的粗纤维,很容易发生便秘,在排便时因用力而发生继发性出血,因此保持大便通畅是非常主要的。护理人员应每日询问患者排便情况,认真记录,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食物中应每日询问患者排便情况,认真记录,给予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食物中应多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每日可补充果汁和菜泥,也可用温开水冲适量蜂蜜口服,每次饭后 1~2 h后按摩腹部数分钟,可促进肠蠕动,有助于消化。如有便秘早期给予缓泻剂,若便秘时间长,大便干结,应戴上手套,用肥皂水清洗肛门后由肛门掏取粪块。
2.5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对昏迷患者尤为重要,因为昏迷患者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容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而发生肺部感染,此外亦可引起窒息[1]。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头部略抬高稍后仰,吸痰时,吸痰管从鼻腔或口腔内插入,轻轻地吸出,避免损伤黏膜。若痰液黏稠,可用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必要时给予吸氧,有活动假牙应取出,避免脱落阻塞气道。
2.6 再出血的预防 再出血的常见诱因:头痛剧烈不能很好休息及焦虑不安、血压波动明显;过早下床活动、重体力劳动及咳嗽、饮酒、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预防措施:a加强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并适应角色,绝对卧床 4~6周,禁止搬动或下床活动;b做好心理护理,调节情绪,防止情绪剧烈波动诱发再出血;c调节室温,防止感冒后咳嗽用力诱发再出血;d调整饮食结构,多饮水,多食粗纤维,预防便秘,便秘者可口服果导等缓泻剂,必要的用食醋灌肠,切忌用力大便诱发再出血;e因头痛而烦躁不安,应根据医嘱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减轻患者痛苦,消除紧张、焦虑情绪。
2.7 损伤性操作及辅助检查前后的护理 a腰穿术前须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并协助摆好体位。术后嘱患者去枕平卧 6 h,防止低颅内压头痛等并发症[2];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前须做碘过敏试验、备皮、并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预防意外,术后须按压穿刺部位,并观察局部渗血情况,下肢活动及血运情况,防止局部血肿,血栓性静脉炎和继发感染等发生。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注意观察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保持大便通畅,预防并发症,并给予止痛镇静剂,做好心理护理及肢体的康复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命质量。
[1] 王维志.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8-154.
[2] 姚琼珍,等.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9(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