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刚
冠心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都是治疗该病的常用药,本院随机选取 2006年2月至 2008年 12月住院患者中使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冠心病各 30例,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根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及 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诊断为冠心病。60例患者随机分丹红注射液组和丹参注射液组两组,每组 30例。丹红注射液组:男 17例,女 13例;年龄 40~73岁,平均 61.5岁;病程(10±3)年;其中包括合并高血压病 16例,1型糖尿病 6例,高脂血症 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心律失常 4例。丹参注射液组:男 18例,女 12例;年龄 42~71岁,平均 62岁;病程(8±6)年;其中包括合并高血压病 14例,1型糖尿病 6例,高脂血症 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3例,心律失常 3例。
所有患者均可除外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严重紊乱及合并严重呼吸系统疾患者且心功能Ⅰ ~Ⅱ级。两组患者均有心悸、胸闷、气短、心绞痛(均为稳定型心绞痛)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之一项或几项,其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病情轻重、心绞痛分级、水肿程度等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丹红注射液组用丹红注射液 40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5 d为 1个疗程。丹参注射液组用丹参注射液 20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250m l中静脉滴注,1次 /d,15 d为 1个疗程。
用药期间不用抗心律失常、强心剂,利尿药及其他扩血管药物,心绞痛发作时予以硝酸甘油或消心痛合服,高血压患者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或卡托普利治疗并纪录用量,并常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0.1g,1次/d,阿托伐他汀 10mg,每晚 1次。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测心肌酶、血脂、肝肾功、血糖、反应蛋白,治疗前后及治疗中期各做 1次静息心电图作对照,观察胸闷、心悸、气短、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持续时间,心律、心率变化及治疗的不良反应。
1.4 评定标准参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2]。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复查 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 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 ST段低平线,T波倒置无好转。
2.1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丹红注射液组 30例,显效 18例,有效 10例,总有效率 93.3%;丹参注射液组 30例,显效 14例,有效 8例,总有效率 73.3%。
2.2 心电图疗效比较丹红注射液组30例,显效 15例,有效 7例,总有效率 73.3%;丹参注射液组 30例,显效 14例,有效 6例,总有效率 66.7%。
据 WHO统计冠心病患者其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社会负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丹红注射液系山东济南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的作用。其中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速血流作用,并对氧自由基有清除作用[3,4]。红花是重要的活血化瘀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花具有“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的药效[5]。红花能有效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激活和释放血栓素 2,激活血管内皮细胞释放 PGl2,纠正外周循环中TXA2/PGl2平衡失调,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积极的防治作用,两者均有抗炎,祛除血管斑块,保护血管内皮、扩张血管及加速血流的速度的作用。本研究显示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都对冠心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6],而且丹红注射液疗效优于丹参注射液,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简便,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心血管杂志,1981,9(1):75-7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9-60.
[3]张哲,朱伟启,阮鸿刚,等.丹参注射液对心脏微循环的影响.病理生理学杂志,1985,1(2):19.
[4]蒋丹,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中国中医急诊,2003,12(2):105-106
[5]白玉连,柯美玲,刘景德.红花对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的影响.中医药研究,1991,2(5):33.
[6]庄玉红,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吉林医学,2008,8(2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