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贾卫兰
从美国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到国内“三鹿事件”的骤然爆发,许多国内、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甚至是跨国公司,在瞬间轰然坍塌,其影响不亚于经济上的“9.11”。这一方面说明企业外部监管不力,另一方面突显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不足,缺少风险管理意识。因此,现代企业应引以为戒,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改进和评价等方面入手,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设计上,过分注重成本效益,一些关键的控制点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为企业发展埋下潜在的危机和风险。
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中,重视经常发生的事项控制,对非经常性发生事项,缺乏对突发事件应有的预防措施。
在具体的监督过程中,注重对程序的监督,忽视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机构和责任人的监督。多方监督机制的缺位、错位,导致企业个别执行人员见利忘义,钻了企业内部控制环节上的“漏洞”,形成利益上的共享链条,给企业发展带来潜在的损害。
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过程中,缺乏适度的惩罚机制,使内部控制的实施缺乏保障。
在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上,没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能,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企业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要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建立风险分析和风险预警机制,应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研究,综合分析,从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出发,找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针对每个关键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并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事前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与控制。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设计,其效果关键在“人”的执行力。在内部控制的运行过程中,要有应对各种风险的具体措施,重点是加强对“人”的管理。对一些重要业务流程,应强化执行人的责任管理、制度管理,规范控制行为,强化风险意识。
(1)提高认识。把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保证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控制,以及全方位管理,达到对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
(2)全员参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应参与到内部控制的管理运行当中,实现运行过程的全员参与,明确个人在事前、事中、事后,不同的风险控制责任。
(3)绩效挂钩。在内部控制运行中,引入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层层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并和公司的经营目标、岗位责任、绩效考核挂钩,达到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运行的目的。
内部控制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导致内部审计结论的正确与否。针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内部惩戒制度,详细规定对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的处罚标准,尤其是对屡犯不改的部门和人员,应予重罚,使其违规违纪的成本付出,远大于其所获得的利益。另外,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弹性和灵活度,在具体实践的基础上,及时修正和改进运行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
由于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内部管理的变化,或者员工疏忽大意及营私舞弊等情况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某些内部控制环节的失效,所以,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监督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上,内部审计作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监督、评价的职责,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企业在面临世界性金融经济危机后时期影响下,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内控作用,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内部审计部门应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风险导向的预测上,对企业各环节、各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风险,进行真实有效的评估。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内部审计部门应从整个企业的利益和管理要求出发,从分析风险入手,在全面了解本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评价内部控制系统预测和识别风险的能力;二是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对已确认风险所提出的防控措施的适用性;三是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会引起控制风险和控制内容的变化。内部审计部门应具有发展的眼光,在对国际国内及本企业所属行业形势进行充分了解和预测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运用决策分析、可行性分析、统计预测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流程图分析、因果分析等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到企业所处环境条件的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是否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产生危机和风险,从而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进行客观的评价。
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对于风险缺乏充分的制约,应及时与高管层沟通,向企业的董事会进行通报,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建议高管层及时进行战略调整,采取风险应对措施,如损失控制、分离风险单位、非保险方式的转移风险(包括转移风险源、签订免除责任协议、利用合同中的转移责任条款)、保险等方法,及时纠正或减缓内部控制缺陷或薄弱环节带来的不利后果,以强化企业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损失,防止形成无法控制的风险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界内部的足够重视。2009年9月1日,由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印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颁布施行,必将对我国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起到推动作用。
[1]李凤鸣.内部控制设计[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2]杨树滋.关于内部控制系统评审的几个问题[J].金融稽核监督研究.1997.
[3]杨海群.论银行的控制与被控制[J].经济研究,1995.
[4]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