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个性化服务研究

2010-08-15 00:43蒋霞美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研究型馆员个性化

蒋霞美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周口466000)

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个性化服务研究

蒋霞美

(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周口466000)

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心之一。研究型读者在查阅利用信息资源时具有明显的目标性和阶段性,对信息资源及服务有着强烈的个性化需求欲望。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对象基本稳定,服务内容基本明晰,基于此,图书馆可以从资源保障和服务完善两方面入手,强化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读者服务;个性化服务;研究型读者;高校图书馆

在“读者中心”服务理念的普及和lib2.0信息技术的惠及下,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实现了开架式大空间布局、24/7/365开放、藏阅流咨一体化、个人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等现代服务功能,传统的馆藏量、借阅率、咨询率等指标已然不足以反映高校图书馆的工作绩效。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面向重点读者开展个性化服务,即如何为研究型读者的科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分析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需求和服务工作的特征,并根据其特征提供个性化服务,对于促进研究型读者的科研进展,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型读者的内涵及信息需求特征

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指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中,承担了科研课题、从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那部分读者,包括教师读者和一部分大学生读者以及少数社会读者,他们将信息利用活动与创造性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研究能力和信息素养[1]。研究型读者在查阅利用信息资料时,普遍存在着垄断心理、省力心理和适度心理,映射到信息需求上呈现出如下表征。

(一)对信息内容的需求

从覆盖面看,读者希望全面系统掌握本专业或本课题相关领域的所有信息资料;从专指度看,读者希望提供围绕本专业或本课题的经过深度知识组织的专门的信息资料;从时效性看,读者希望通过大量的最新的信息来了解本专业或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进展;从信息组织上看,读者更需要图书馆提供与他们研究相关的经过多次加工的核心知识集合,如各种二次、三次信息资源。

(二)对信息类型的需求

由于不同的查阅利用习惯,不同读者需要的信息类型不同;同一读者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在研究的不同时期,需要的信息类型也不同。一般而言,老年读者倾向于在图书馆查阅纸质文献,而年轻读者习惯足不出户通过网络终端查阅数字资源。老年读者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专业底蕴深厚,主要利用图书馆查找一些有关的最新研究动态、外文资料及历史文献等。中年读者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频繁的学术活动,往往需要利用图书馆的目录和各种检索工具查找大量的与本学科和专业有关的信息,还希望图书馆能提供更高层次的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以了解国内外的学术动态[2]41-43。青年读者处于知识积累阶段,往往需要大量涉猎与本学科和本课题相关的专著、报刊等一次文献。在研究的不同阶段,读者利用信息资源的类型亦不同:如在选题阶段,读者会利用各种综述、汇编等全面掌握该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在调研阶段,读者会需要中外文文摘、题录、报道等了解本课题的全部研究成果及最新动向;在成文或具体设计的阶段,读者需要通过专著、报刊、特种文献等充分查阅原文,从中筛选可供参考的资料、数据、事例和方法。而研究型读者均比较注重查阅和利用外文文献和内部资料。

(三)对信息服务方式的要求

研究型读者在查阅和利用信息资源时一般希望过程比较省力、结果比较适度。针对读者的这种需求心理,图书馆在提供信息资源时应掌握如下原则:首先要快捷,即快速和便捷。一方面,信息服务响应速度要快,研究型读者要求在一定时期获得相关的信息资料,过了这个时期,资料的价值就会下降;另一方面,信息传递和表达方式要符合读者的使用习惯。其次要适当,即适量和恰当。信息提供的数量和范围要适度,信息内容的组织程度以及文献语种范围要适当。

二、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服务工作的特点

研究型读者服务工作指图书馆利用其信息资源及其他条件,通过组织研究馆藏、研究读者和研究服务,帮助研究型读者利用馆藏资源并从中掌握信息、获得知识,从而实现图书馆工作社会价值的一种专业工作活动[2]43。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服务工作具有基本稳定的对象和基本明确的内容。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研究型读者对象是,为本校承担了科研任务或从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那部分读者。其中以教师读者为主,而教师读者的范围比较稳定,学生读者除了每年新入校的学生外,其他学生读者的范围也不会发生变动。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也接受了社会研究型读者,但数量少且人员比较固定。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范围是比较稳定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网络登记系统、网络浏览日志、个性化网络信息行为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设备等获取读者的个性化要求,调整服务,尽量满足其对信息内容、载体、语种、提供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图书馆还可综合利用各种指标如h指数、影响因子等,在这个稳定的读者群体中,再评选出学校的“科研大户”即重点读者,为其提供重点服务。

研究型读者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研究生。教师读者比较固定,他们的研究领域基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研究生读者虽说流动性相对要大,但他们的研究课题和领域一般由导师指定,与其导师的研究活动是一脉相承的。总的来说,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型读者的研究领域和课题范围基本上比较明确,而且相对固定。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学校各院系和科研项目登记机构如科研处,了解到读者第一手的科研活动信息以及个性信息,并据此主动展开个性化服务。

三、从资源和服务入手强化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服务

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工作要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资源保障是基础,服务完善是关键。

(一)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

1.信息资源保障

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需求比较稳定和明晰,图书馆应以此为基点,将信息资源建设与读者的学科专业和研究项目相结合,以用户需求为最高宗旨,遵循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提高信息资源的保障率。

现阶段,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主体仍是实体资源,包括各种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这些资源主要通过购买获得,而如何合理利用有限的购置经费,就需要图书馆对各种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展开科学的评价和选择。图书馆还应利用已有资源充分开发制作各种专题,特色的二次、三次文献,尽量满足研究型读者多层次的需求,提高科研信息资源的保障率。

随着出版物和数据库价格持续上涨,高校图书馆的实际购置能力已经日趋下降。而虚拟资源正成为图书馆馆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呈现出复合并存的格局。高校图书馆应整合多元化、分布式异构平台的信息资源,加强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构建一个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相平衡、融合的信息环境。目前,一些免费的开放存取学术资源正成为各馆虚拟馆藏建设的重要来源,有学者指出“开放存取资源(OA)在数字资源中的比例应不低于10%”[3]。通过对各种OA的评价和选择,图书馆应充分收集、保存各种开放存取学术资源并可供利用。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 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等各种全国性以及地区性的文献信息保障机构,为本校研究型读者提供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服务。

研究型读者需要的大多是面向知识单元和问题求解的知识服务。为了节省读者的查阅时间,图书馆应充分整合各类学术资源,构建学术资源门户,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知识服务。图书馆学术资源整合包括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的整合、OPAC与联合目录的整合、导航系统的整合、数据库跨库检索的整合、网络资源链接系统的整合,以及各种资源整合系统的再整合[4],并将所有资源都集成在“门户”之中。

2.人力资源保障

服务必须由人来具体实施。这些人负责与对口院系研究型读者建立固定联系,提供参考咨询服务,进行信息素养教育;跟踪了解对口学科发展动态、图书出版和发行信息,征求读者对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的意见与要求,为图书馆资源保障和服务完善提供决策支持;主动协助对口院系研究型读者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的信息检索,为重点学科研究和重点读者提供定题服务;试用、评价、甄别、开发和整合相关学科的学术资源,提供一站式知识服务。

能履行以上工作职责的馆员,我们称之为学科馆员,他们必须具备这样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图书情报+计算机网络+信息开发+外语[5]。事实上,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稀少,比较现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是通过引进、培养、外聘等方式组建一支这样的人才队伍。在引进人才时,图书馆一定要以研究型读者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注重人才知识结构的互补性,切忌盲目追求学历而重复招聘同一知识背景的人员。图书馆还要积极创造机会,选拔一批有条件的馆员,通过继续教育或业务培训的方式进行学科馆员的自我培养,坚持学习与实践、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图书馆还可以聘请各院系的学科专家参与,他们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深厚的专业学养和丰厚的知识积淀,对学科的信息资源建设和科研活动规律有深刻的见地和准确的把握,他们的加入能有效提升图书馆学科馆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软硬件设施保障

除了保证基本的硬件配置和各种应用软件等设施外,图书馆还应根据研究型读者的科研活动需求,充分整合各种软、硬件资源,将其集成在良好的空间环境中,帮助研究型读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课题探讨,以激发个人和科研团队的创造力。如开辟专门的空间设立个人工作间,为读者的科研活动提供独立的空间,配备常用的工具书,以及电脑、网络接口(或无线上网条件)[6];开辟协作研究室,供研究型读者进行合作研究,配备工作站、白板和放映机、投影仪、网络接口(或无线上网条件)、圆桌和椅子以及各种软件等;开辟电子教室,为研究型读者提供一对一的深层次帮助和培训,培训他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检索技巧[7]。

图书馆还可以尝试设备共享。211工程有一个“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CERS)的项目,就着眼于大型设备的共享。而“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 IS)已经开始了设备共享的应用,目前国外数据库设置在四大国家文献服务中心的镜像服务器就是一种设备共享,成员馆不需要购置设备,直接访问同一个服务器就可以了。为了保障资源的可用性,CADL IS正在向外商要求资源的保存权。因此,各成员馆只需购置有限的几套设备,就可以使自己的资源得到保障[8]。

(二)服务机制的完善

研究型读者较一般读者而言有更多、更强烈的个性化服务欲望,而高校图书馆能够拥有或利用广阔而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应用个性化信息服务支撑技术与学校各部门合作,获取必要的读者信息并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和行为。因此,高校图书馆面向研究型读者的信息服务可能且必须是多层面的、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和主动的推送服务。

1.多层面服务

(1)文献服务。根据对口读者的专业和科研情况,学科馆员利用整合后的OPAC和联合目录制作学科专业书目清单,开发编制相关文摘、题录、书评信息;向读者推荐收录、编排合适的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特种文献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和参考型数据库;及时跟进试用数据库、开放存取学术资源以及其他共享学术资源。(2)信息服务。包括学科导航服务,集成和整合学科资源如国内外研究动态、学术会议、知识精英、学术资源;资源链接服务,将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参考引文知识点连接在一起;信息检索服务,提供集成检索门户,实现一站式检索以及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无缝连接,以及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养培训服务等,图书馆应充分整合这些服务并集成到桌面供每位读者定制。(3)知识服务。包括定题文献服务、查新服务、学术专题数据库服务、网络专题知识服务等。

2.个性化服务

不同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学历、工作性质及信息意识的读者,使用文献信息资源的习惯各不相同。学科馆员要根据每位读者具体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个性特征[9],采取适当的信息资源传递和个性化服务的渠道。学科馆员可开通一个本学科专业的QQ群或BBS讨论组,为研究型读者创造一个信息交流和知识激荡的虚拟环境;开通个人Blog,及时发布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信息,提供相关学术资料的下载;通过E-mail,为读者提供专门的信息资料;利用FTP或网页形式,发布FAQ信息,提供相关资料的发布和下载;开通手机短信服务系统,发布实时信息,接受定制信息;当然还需为不善于使用信息技术的老年读者,提供电话或传真的服务形式。

3.主动服务

研究型读者服务可以发生在图书馆的个人工作间或协作研究室、读者或学科馆员的办公室等场所,由学科馆员为研究型读者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服务;也可以通过网络虚拟环境由学科馆员为读者提供或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实时或异步的个性化服务。不管是在何种服务情境中,学科馆员都必须始终保持主动的服务姿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读者联系,运用高超的沟通技巧,了解读者心底的所想所需,选择最适当的信息交流传递方式,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主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学科馆员还可将自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感想、心得、体会,以及创造性成果,主动向读者传达,为读者的科研活动提供参考。对于学校的重点学科、重点课题、重点读者,学科馆员应开展有区别的重点服务,主动制作专题知识产品,主动参与他们的科研活动全过程,为他们提供实时的贴身服务。

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中要注意规避存在的法律风险,通过制定严格的保密制度,采取安全的文献信息传递方式,发表免责说明,与读者签订书面的保密合同和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来保护自身的权益,同时提醒读者遵守法律,避免发生侵权纠纷[10]。图书馆还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研究型读者个性化服务工作的服务原则及程序、工作守则,保证这项工作能长效开展下去,为研究型读者的科研活动带来真正的实惠。

[1]蒋霞美,蒋知义,邹凯.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J].图书馆杂志,2005(6):43-46.

[2]姚新如,刘迅芳.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黄如花.利用开放存取资源提升馆藏质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5):26-31.

[4]夏明初,强切云.我国高校图书馆资源整合的现状:调查与建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39-44.

[5]李庆芬.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4-7.

[6]姚乐野,蔡娜.研究型综合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以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1):43-47.

[7]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11.

[8]黄晨.突破边界:CADL IS创新模式探析[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3):2-5.

[9]于迎,仲超生.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1):37-39.

[10]王玉林.图书馆定题服务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114-118.

Abstract:Personalized services to research-type readers have became the focal point of services to readers of college libraries.Research-type readers search and use information resourcesw ith different goals and stages,and have strong desires fo r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resourcesand services.College libraries have stable research-type readers and clear services contents,based on this,the libraries can strength personalized services to research-type readers by ensuring resources and imp roving services.

Key words:services to readers;personalized services;research-type readers;college libraries

Study on personalized services to research-type readers of college libraries

JIANG Xiamei
(Library of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0,China)

G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9476(2010)04-0146-04

2010-03-08

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重点项目“高校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zknuqn200941)的研究成果。

蒋霞美(1982-),女,湖南岳阳人,助理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研究型读者的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研究型馆员个性化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以海洋环境保护课程为例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