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冬梅
(张家港市第二中学,江苏张家港 215600)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能“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虽然要求并不高,但对于在小学阶段完全没有接触过文言文毫无文言词语积累的初中学生来说也并不容易。此外为了与高中教学接轨,各地中考命题中文言文阅读的难度也逐年加大,更提高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而由于教学思路的滞后,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很陈旧主要靠教师的翻译讲解,教学手段很单一,于是造成了一种“教学难”和“学习难”的尴尬现状。怎样突破桎梏,使古老的文言文焕发生机与魅力成为一直困扰初中语文教师的难题。
最近我校承接了省级科研课题《网络背景下的课堂改革》,于是我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开始逐步探索在网络背景下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去解决文言文教学的弊病,收效很好。
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先教后练,每上新课都要求学生先自学课本内容。以往都是以下发讲义的形式完成文言文字词意思的疏通,而初中课本中的许多文言文注释并不详尽,给学生的预习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学生身边常有的工具书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为此我们利用局域网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文言文预习平台,把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和文言文翻译的技巧与学法指导放在平台上供学生搜索使用,如:我校利用校园网站有针对性分年级设立了初一文言文预习平台、初二文言文预习平台、初三文言文预习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在先答疑,还把讲义式预习作业改革成自测评分式预习作业,进行在线预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预习热情和预习的效果,培养了学生自行查阅疑难字词能力,把文言文预习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宋人朱熹说过:“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由此可见,要真正理解和吸收文言文中的精华,就必须让学生反复诵读。以往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听录音机和教师范读。录音机重于字词读音,教师范读重于情感表达。但如果教师先天诵读条件不佳或身体不适时,强行范读反倒给学生以负面引导,以至于事与愿违。而在网络课教室里,可以将朗诵制作为类似卡拉OK的软件,将老师或他人字正腔圆、激情澎湃的文言诵读制作成音频文件,让学生“亦步亦趋”,反复听范读录音,纠正自己错读的音,还可以将自己的朗读录音与范读录音相比较,从而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而其实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文言断句的训练,培养了一定的语感,对所读的文章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让学生比较聆听,从中品味诵读艺术的美妙之处。如:在教授《口技》一文时,我们就利用计算机录音技术和Flash动画技术制作了一个视频和音频结合的小软件,让学生像唱卡拉OK一样先放教师示范跟读,再自己诵读。
对一篇文言文而言,语文课的讲授重点主要集中在文言字词、诵读领悟、拓展延伸三个方面;而最为困扰语文教师的环节就是文言字词记忆和文章内容的领悟。以往以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而信息技术恰恰就能帮助学生打破时空界限,架起学生与文言文课文及其相关知识之间的桥梁。初中文言文的字词学习一般以篇章为单位,这就造成了文言字词具有多、散、乱的特点,学生如果缺乏合理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迷失在浩瀚的文言海洋之中,最终所得甚少。因此,在进行字词归纳时,可以将多义词用多媒体形式进行呈现,让学生进行判断,奖对罚错,激发学生对文言字词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发现其学习规律。例如:在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了一个词语的通关比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言文教学的现代化离不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手段,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渐走向成熟;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文言文教学互相交互、互相整合的“一体化”历程的逐步深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一个绚丽的前景。
语文学习必须广泛涉猎。一堂成功的文言课,不仅要有落实的字词教学、激情的诵读指导,还应该有饱满的学习信息。一般来说,学习文言文必须有历史背景、作家作品简介、前人对作品的评论及赏析等相关资料的辅助,若只靠教师在课堂上手忙脚乱的呈现,恐怕很难在学生的印象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而想让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仅局限于课本学习也是不够的,语文书中的文言文其实不过是一个例子,学生从中所学习到的方法只能作为阅读基础,更多的能力训练是在大量阅读历史典籍中。于是我们借助了互联网搜索引擎,让学生到网上去查询相关资料,因为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籍的原文(部分有解释)都可以在因特网上找到,虽然不尽准确,却不必担心没有选择的余地。教师只从旁建议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优秀的和他们阅读能力相匹配的浅易文言文,帮助从中汲取养料,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让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定格成知识与能力。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解放了教师,也锻炼了学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手段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是:学生所做的练习缺乏选择性,一份题目全班做,对错要等全部学生完成后,由老师公布答案,然后才能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学习缺乏了主动性和个性,其结果只能是使学生渐渐失去兴趣。为此我们利用“天空教室平台”给每一篇文言文课文都配备了大量的反馈练习。如正确识记字音字形练习,文言断句训练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自由选择难度、选择题型,学生可以当堂完成,提交后通过自动评分系统使成绩及时反馈到教师和学生身边,从而有的放矢,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文言文学习中可以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解决许多以往文言文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使文言文教学更精彩。
[1]卢敏玲,庞永欣,植佩敏.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蔡笑岳,雷晓云.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5]潘颖秋.北京地区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0,(6).
[6]顾德希.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J].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002,(1).
[7]赵明仁,王嘉毅.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8]孙爱秋.诵读:文言文教学不可缺[J]中国教育报,200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