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易良春
江西宜春学院 余三乡
什么是核心竞争力?西方学者鲍·埃里克森和杰斯帕·米克尔森,在研究成果中揭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组织资本反映的是企业管理方面的技术成果,社会资本是公司用来获取企业利润的那部分社会资源价值。两者互为补充,体现出企业在特定情形下,寻求提高组织活动效率的各项功能性指标。
在我国,不少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形成,是企业所拥有能力的整合,如市场开发能力、基础设施能力、多种技术能力等;也有认为是企业“核心技术、组织管理、市场知识”三大要素构成;还有运用“价值链分析法”,认为企业在参与价值链活动中,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竞争价值,只有那些处在价值链上的特定价值活动才创造核心竞争力。
可见,企业核心竞争力,说法尽管不一,但其构成要素不外乎五个方面:人力资本与人才结构模式,诚信度与内外环境形象,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它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很难赶超,另一方面又因为其创新的价值,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可以说,一个缺乏创新的企业,在竞争对手如云、市场争夺惨烈的情境下,决不可能形成在竞争领域中的核心地位。那么,如何通过创新来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笔者认为必须加大三个创新力度:
专家指出,21世纪我国已成为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中心,它决定着今后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竞争要素已不再是土地和资本,而是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源,依赖人的知识技能乃至人的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掘。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对“管理型、科技型、应用型”三类人才的培养开发,形成中国特色企业的人才结构新模式,这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选对策。
一要放手培育“创新力+决断力”的领军型人才。《当代中国名人成功素质分析》研究了500名领导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发现有9种素质最重要:功底与才华、敬业精神、特殊个性、人际关系与口才、观察力敏锐、决策果断、敢于创新、敢于挑战风险等。其中,创新力和决断力,是最重要的领导素质。如,美国贝尔·盖次,曾靠软件开发成为世界首富,但在互联网兴起时,他没有看到这个商机,当网景公司开发出“导航者浏览器软件”畅销世界,盖茨才意识到失误……后来盖茨总结“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可见,企业不进行创新,就会在竞争中淘汰,个人不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也会在知识经济大潮中落伍。所以,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军人才,是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
二要精心培育懂科学思维方法的原创型科技人才。原创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般由研究人员素质、数量,研发投入经费及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等指标确定。其中,善驾驭原创灵感、懂科学思维方法的研究型人才,是企业获得优胜竞争力的关键。什么是科学思维方法?王国维《人间词话》比喻非常形象:“众里寻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见,“灵感”就是知识信息的积聚与创意火花的碰撞,而呈现的思维飞跃。如,瓦特“蒸汽机”发明,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等,都曾有过着“灵感凸现”的传奇故事。所以,善驾驭原创灵感的科技型人才,也是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
三要大力培育“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南通市某职介市场,民企老总开出年薪20万的天价,竟然聘不到满意的高级技工。为什么呈现此种状况?一是社会追逐高文凭,中等技校盲目攀高,职业教育由盛转衰,直接导致技工人才短缺;二是企业急功近利,忽视员工再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三是技术进步,使传统制造业的车、铣、刨、磨、钳等技能要求,急速向知识型技工的深层要求转变。因此,重振技工人才辉煌,也是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战略。
总之,前者是领军人才,能有效整合诸多创新者智慧,实现集成创新的突破;后两者是科技人才和技工人才,是科技攻坚与应用创新的主力。只有将这三方面人才统筹开发,形成“三足鼎立”人才创新体系,才能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结构优势。
国内外研究成果表明,从管理创新角度考察企业内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加大创新教育力度。要让高层管理和基层员工清醒地认知,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特别是国际竞争中的作用,以“差异化战略”整合公司资源,使企业在经营管理、技术创新、销售与服务等方面,形成与同行的显著差异,而这些特殊价值的开发,往往是构成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二是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一个企业要形成优势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要清晰地把握本企业核心技术是什么,弄清哪些是一般技术、哪些是通用技术、哪些是专有技术、哪些是关键技术。然后集中人财物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项目,开展创新、攻关,形成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三是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核心竞争力大都成长在良好的环境土壤之中。为什么不少国有企业搞不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企业制度束缚。如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等,使企业无暇顾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故此,必须遵循“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现有体制弊端,创新发展机制,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升级,提供健全的制度保证。
四是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有位著名企业家说,“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惟独不能模仿我们的文化”。可见,公司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层要素,有了全员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在无形中就会形成对员工的超强激励,使他们终生为此奋斗,进而形成独具企业个性的核心竞争力。
如提升企业形象声誉,改进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建立巩固的企业联盟,拥有广泛忠诚顾客群等。形象声誉,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线。在产品市场上,是企业对消费者作出的不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承诺;在资本市场上,是企业对投资者作出的不滥用资金的承诺。如海尔“真诚到永远”的系列售后服务制度,不仅打造了海尔产品的优良形象,还形成享誉中外的品牌价值。营销技术是企业通过产品、价格、促销和营销渠道等整合,向顾客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如,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技术创新,在当前消费者主权时代,其绩效甚至比制造技术更具竞争力。营销网络是企业推销产品或服务的前沿阵地,如,将配送中心、营销网点、信息系统等统筹联结,形成覆盖较大区域的市场网络。企业一旦在消费者中形成这种通道,必将成为坚固的市场壁垒,使后入者必须花费大量广告与销售网的激烈争夺,才有可能获得一席之地。
企业联盟包括知识联盟和企业兼并。知识联盟有助企业之间专业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凸显其竞争力。企业兼并是扩大公司规模,快速进入其他竞争领域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兼并,可重新整合内部资源,构造新的企业经营格局和经营机制,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目标。发展忠诚顾客群,也是提升外部竞争力的重要渠道。顾客群越多,忠诚度越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越强。故此,必须重视企业各细分市场顾客群的忠诚度培育,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公关等各个营销环节入手,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诚然,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开发的人力资本和内外部创新渠道众多,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笔者例举的这些创新对策,仅仅是全部竞争力对策的部分管见。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摸到一点、总结一点,尽管会挂一漏万,但只要能对企业有所增益,就是我们的最大欢愉,也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应尽的一份职责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