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一起享受语文之美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2010-08-15 00:51张立辉
中国校外教育 2010年23期
关键词:美的语文课堂教学

◆张立辉

(河北省沧县汪家铺乡第一中学)

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一起享受语文之美
——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张立辉

(河北省沧县汪家铺乡第一中学)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一项艺术性极强的实践活动。初中语文教材的多数篇目是极有分量的精品,并且涉猎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一篇文章,由于学生具有的生活阅历、修养不同,经常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局面,不同的欣赏者有不同的欣赏角度,所以捕捉到的信息,领略到的境味必然有所不同,因此,仅凭教师一张嘴如何能说清、如何能说尽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会补充教师教学的漏洞,还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美的享受,我们何乐而不为?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教师一起享受语文之美?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新课改语文教学学生教师

一、学生是永远的主角,教师只是引导者

如果把一堂语文课当作一台节目的话,老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持人,学生才是演员,是主角。作为主持人的老师,首先要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要摆正心态平视学生甚至仰视学生,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角。让课堂成为学生与教师互相交流的天地。

要让学生唱好主角,必须注意平时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励和赞赏是增强自信的最有效手段。学生自信了,才会积极思考、发言,当学生有了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毫不吝啬地使用“很不错”、“非常好”、“你真厉害”之类的激励语言,让学生感觉到每一次发言都有收获,每一次回答都很有价值。学生有时候发言不准确,尽可能做好引导、启发他(她)找到正确答案。如果引导还不能答出,要让学生自己相信,也让全体同学相信,下一次他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教师一定再给他机会让他能找回自己的风采。只有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喜悦,他才愿意回到课堂中,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要发挥好主导地位,引导要得法、自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语文课,要变着法子让学生读书、思考、发言,必要时还要学生练练笔,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切忌老师满堂灌。一般常规教学,老师的教学语言15分钟内为宜。重在引导、点拨。要么不说,要说就一定生动、精练,既课堂起穿针引线的作用,又给学生作很好的语言示范。例如,在学习《伟人细胞》一文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同课文中主人公是同龄人,相互之间有相似之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谈自己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实现理想打算怎样做?每个学生会根据自身的情况,畅所欲言,谈想法和感受。此时,教师要适时点拨,诱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二、每位学生都是老师,人人都是获知者

由于种种原因,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接受信息能力各不相同,“吃不饱”、“吃不了”的现状客观存在。针对上述原因,我首先根据学生自身的素质和智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优、良、一般三类,然后分成几个学习组,每组都含有三类学生,学习小组可以品味课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文字、思想情感、谋篇布局,等等。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你怎么评价某个人物?对文中的那些观点你赞成或不赞成,为什么?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可以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角度。这个流程很注重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小组)体验,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往的教学是“传授—接受”式,即使有启发,但大多数情况都是教师设计一个又一个圈套给学生钻,得出的结论也是大同小异,学生很少有自己的感悟,学生的思想是教师给的,这等于剥夺了学生对课文独特感受的权利。因此,教师要大力倡导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这种差异本身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因此,不仅要教会学生从书本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学习,还要从他人那里学习。

三、教师愉快的教,学生快乐的学

一堂好的语文课,既要愉悦学生,也能愉悦自身。老师乐教,学生乐学,教学才能出效果。要引导学生怀着兴趣来学习,首先,要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获取文化科学知识,增长才干,是学生求知的第一需要。这种需要主要来自教材内容本身。但是,有些内容并不一定是学生内在的需要,而是具有“外部强制性”的要求。解决这一矛盾,把“外部强制性”需要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能依据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创设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精心选择、巧妙讲授教学内容,使已定的内容组织成完全符合学生求知需要的东西,使学生产生新颖感,获得全新的知识,从而产生满足的情绪体验。其次,要满足学生成功的需要。学生进校求学总是希望学有所成。学生每一次成功需要获得满足,不仅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增强自信心和胜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缺少这种力量,教学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于实际;同时,适度地把竞争机制引进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竞争过程中满足“好胜心”的需要,从而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再次,要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的需要。教学中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可使学生审美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兴趣——快乐情绪。尽量发掘教材中蕴含着的美的因素或增添符合教材内容富有美感的东西,通过有情感地朗读或描述,都能满足学生审美的需要。同时,运用教学手段的艺术性,如语言抑扬顿挫、手势表情、板书工整、教具美感性强、教态大方自然等,都能构建出一种美的情境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让学生获得美的感受。

猜你喜欢
美的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