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芹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例析
刘 芹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高考现代文阅读常考的一类文本。《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考生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议论和说明类文章。其中,理解层次为B级,包括:(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综合层次为C级,包括:(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
研究近两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选文方面突出了两个特点:一是选文有较强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高考选文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二是选文一般内容单一,结构相似。如科技文是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他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总之,这类文章阅读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科技知识或作者观点的了解或掌握情况,而是从语文阅读理解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快速阅读理解与把握的能力。这类文章阅读的考查核心是思维能力,主要是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笔者对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作了横向的分析和纵向的比较,发现这类文章的命题一般集中在如下七个方面,下面我们对此作一简要梳理,以期对同学们备考能有所帮助。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词语)的含义。如2009年辽宁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第1题:
下列有关“文”和“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和“质”这一对概念在评论作家作品、概括时代文学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必须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
B.在中国古代,“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两个字从一开始就是用来评论人物的。
C.人们一般认为,“文质彬彬”就是形式和内容互相协调,其中“质”是指内在的道德,“文”是指外在的表现。
D.孔子认为,“文”有文华之意,“质”是质朴之意,“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文华与质朴相配得当才能成为君子。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这段话中的“文”、“质”,人们一般解释为:“文”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质”则是指“诚”一类内在的道德,“文”和“质”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文”、“质”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从选文的表述可以看出,“质”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在的道德,而“文”应该是文化知识等外在的东西。B项中的“‘文’是华丽有文采之意,‘质’含有质朴、朴素之意”,这个解释不合原文的意思。解答这类题难度并不大,只要能够找到原文中的表意语境认真比对,就能够把意思推断出来。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如2009年福建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尺度》第11题:
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决定“尺度”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维特根斯坦和袁中郎等人的“尺度”异于常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性独特,人生目标与众不同。
【解析】本考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在阅读时,考生应能看出作者对所论说的事物的观点和态度。作者对所说的事物是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的保留,需要考生分辨。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是分散在多处,考生只有在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得出正确判断。本题考查分析作者观点在文中的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作答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语:“结合本文”,是要求学生从文本整体角度出发考虑;“举例阐述”,是要求考生必须援引文本中的材料加以说明;“对……话的理解”,是要求考生必须先阐述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在组织答案时,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为什么说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文本中哪些事例是证明这一观点的,为什么你这么认为。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主要信息。如2009年广东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自由和科学》第14题:
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案】①主观因素:个人在思想上是否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是否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②客观因素:社会(包括学校)是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还是鼓励支持“内心的自由”。
【解析】不难看出,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依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范围,合理筛选相关句子,再加以提炼。答题范围在最后一段,找出符合要求的句子,如“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是主观因素,而“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是客观因素。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如2007年广东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创新与想象》第14题:
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
【解析】显而易见,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和思路的把握,能力层级为C。解答这道试题,可先从分析文章的思路入手:本文围绕“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话题,提出“科学与艺术应该交融”,“既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又要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的观点。围绕这一话题和观点,文章安排了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总起;第二、三自然段通过事例,分别论述了“科学性对艺术表达的重要性”、“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第四自然段则是对上两段内容的总结与深化,论述“艺术与科学有重叠、有交融”。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在上文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任何的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从而再一次回应了“创新与想象”的标题。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如2009年福建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尺度》第9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类”示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C.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D.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E.本文开篇提出“尺度”的话题,接着论述其“相对性”,在阐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个个性”。
【参考答案】B、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要点的归纳和概括原文的中心意思。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并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达到阅读的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内容要点,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本题中的B项,错在“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根据原文“尺度具有普遍性,但是也不时会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可知作者意在阐述尺度具有个性,而非普遍性。C项,错在“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属误将未然当已然,此项可从原文“据说随着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人除得享长寿外,甚至可以定制自己的器官形体,你大可选择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得出。同时,本项因果上还出现倒置问题。由此可见,我们解答此类题时,要能够从文本中找到原文,然后进行比对,最后才能选出答案。A项的原句在第一段,D项的原文在最后一段,E项属于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原文为每一段的中心句。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如2009年安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第3题: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历史热”可以扩大史学传播范围,传播范围越广,就越有利于社会整体智慧的提高,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
B.既然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就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
C.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种“走热”现象十分有利于史学终极功能的实现。
D.通俗历史应当由外在形式的变化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以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退化的现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能正确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题中4个选项涉及材料之第二、第三、第四段。其中A、B选项之阅读区间在第三段,C选项在第二段,D选项在第四段。A项之误在“从而完成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原文是说,史学“终极追求”这种目的决定了“史学传播范围与学科效应的正比例关系”,即传播范围愈广,对社会走向文明与进步、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大,丝毫未及“史学学科的全面建设”问题。B项之误有二:一是“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原文是“通俗化的历史几乎成为他们‘探寻过去’的唯一选择”,“几乎”一词故意漏掉;二是整个句子的因果关系有误,通俗历史讲说与著述的“趋热”应当受到欢迎和鼓励的原因是“‘通俗历史热’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有效传承,对史学社会功能的实现,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都是极为有利的”,而不是选项所言“通俗化的历史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探寻过去’的唯一途径”。
下面一步我们就是要对C、D两项做出取舍,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C项 “在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通俗历史就必然会‘走热’”这个判断,虽稍显武断,但依据在第二段首句:“通俗历史热”是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定会出现的一种现象。D项的错误其实比较明显:“通俗历史在外在形式变化的基础上,走向记述内容与历史观念等核心部分的变化”,其目的是使通俗历史得到“深入发展”,形成“更高层次的、成熟形态的通俗历史”,而不是改变“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的现状”;更何况,原文没有“通俗文化”或“通俗文化热”的现状是“低劣化、庸俗化或文化的退化”这样的表述。
(七)探究相关语段,梳理现象原因。如2009年安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关于“通俗历史热”的历史学考察》第1题: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俗历史以十分平静的讲说形式广泛流行于民间的历史已相当久远了。
B.市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业余文化的需求显著增长。
C.人们对久远的尘封旧事兴趣日益浓厚,对历史的“求解”欲望趋于强烈。
D.古奥难懂的传统史著和“学术模式”的现代史书,让广大民众难以“卒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某种现象的原因。考查“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阅读区间在第二段。第二段在内容上分前后两个层次:前3句一个层次,谈“通俗历史”古已有之,讲说这种历史很少“走热”;“但是”以后一个层次,谈“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原因大体上有3个方面,这和第1题后三个选项基本对应,个别句子次序上稍有先后之变,核心语句、概念没有任何变化。答案选A,显而易见。我们答题时一要抓住题干的意思,如本题是要求选出不能作为“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项,我们不要误以为是选作为“通俗历史热”在当今出现的原因的项;二要仔细探究相关语段,所选题项要与原文意思相一致。
安徽临泉靖波中学]